随着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更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从“儿童是否有能力做哲学”转变为“儿童应该如何做哲学”。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全书以神话故事里的哲学、生活里的哲学以及未来哲学这三个主题为结构,分享了如何选取适当的素材、如何设计问题等教学环节,从而撬动孩子们潜在的哲学思维,展现出作者对儿童哲学的思考以及实践心得。
本书的撰写尤其注重儿童性与本土化。
推荐序 最好的启蒙是哲学启蒙,
最迷人的快乐是孩子的快乐 苏德超┈ 001
导 语┈ 009
神话故事里的哲学┈ 025
1.1 创世:盘古为何要开天地?┈ 026
1.2 人的定义:索拉丝的难题┈ 035
1.3 人的本质:看手掌纹,能预知命运吗?┈ 044
1.4 爱与喜欢:女巫故事引发的难题┈ 053
1.5 节日:圣诞老人存在吗?┈ 062
1.6 虔诚与信仰:人为什么要拜神?┈ 072
1.7 鬼神的证明:鬼存不存在?┈ 080
日常生活里的哲学┈ 089
2.1 虚实:甜甜圈的洞存在吗?┈ 090
2.2 善恶: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099
2.3 真假:善意的谎言与伤人的真话,你选择哪一种?┈ 109
2.4 好坏:存在绝对的标准吗?假如你是天堂的门卫……┈ 118
2.5 正义:隔壁咖啡馆里的全球正义┈ 129
2.6 勇敢:胆子大就是勇敢吗?┈ 139
2.7 友谊:人和动物能够做朋友吗?┈ 146
2.8 美丑:你能画出世界上最丑的画吗?┈ 156
2.9 性别:对男生心狠手辣,对女生心慈手软,谁被歧视了?┈ 167
2.10 公私:偷与拿的边界┈ 176
元宇宙时代的未来哲学┈ 183
3.1 人格同一:去火星旅游的张三是幸存者吗?┈ 184
3.2 基因技术: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基因超人吗?┈ 194
3.3 脑机接口:更“善良”的人,更好的世界┈ 203
3.4 人生幸福:
假如存在可以给你永久幸福体验的虚拟机,你愿意进入吗?┈ 213
3.5 素食主义:你的宠物猪想被你吃掉┈ 222
3.6 机器意识:假如机器人有情感与意识……┈ 231
3.7 火星公正:无知之幕下的分配┈ 239
3.8 未来学校:人还要上学吗?┈ 247
附录:给儿童哲学教育者的建议┈ 257
参考资料┈ 261
我一直关注哲学教育的前沿实践。颜志豪博士的这本书让我看到儿童哲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广阔前景。他将深奥的哲学思想融入中小学课堂,探索出一条独特且切实可行的路径。这本书凝结了他多年来的实践智慧和理论反思,是儿童哲学领域不可多得的著作。我相信,它不仅能启发一线教育者,也能为哲学教育的普及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强烈推荐!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志豪的儿童哲学教学,不是在对孩子们进行哲学培优,而是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用哲学去陪着孩子们成长,就是要持续呵护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鼓励他们去追问认知的前提、生活的逻辑和生命的边界。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国儿童哲学领域的一件大事。颜志豪自博士毕业后,选择了一条鲜有人涉足的道路——聚焦于儿童哲学。他践行“做哲学”的理念,将哲学带入中小学课堂,从启蒙儿童的哲学思维到培养教师的哲学素养,这一切都饱含他的智慧与热情。十年磨一剑,这本书是他近8 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既体现了哲学的深度,也注入了教育的温度。我有幸见证了这一过程,看到他如何以坚韧与创造力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教育可能性。
——翟振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