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50年,英国著名探险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两度穿越阿拉伯半岛南部沙漠“空白之地”,并赴阿曼、沙特等地完成了六次探险。《阿拉伯之沙》记述了他突破这片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严酷的地区的非凡经历,被公认为20世纪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塞西杰将冷峻的纪实与诗意的哲思交织,把危险与困苦转变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与信奉血统、勇气与力量的贝都因伙伴一道忍饥耐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坚持骑骆驼或徒步前行,与漫卷的黄沙、无尽的砾石和永恒的干渴搏斗,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残酷,并与既残忍又豪气的沙漠匪帮周旋。这场“最后的原始穿越”发生在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临界点,使其成为阿拉伯传统游牧文明消逝前珍贵的人文切片。
1950年,英国著名探险家与旅行作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在成功穿越阿拉伯半岛的“空白之地”后,又追随T. E. 劳伦斯等伟大探险家的足迹,前往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区开启了一段新的历险。继《阿拉伯之沙》后,他根据自己在沼地的生活经历写下《沼地阿拉伯人》。塞西杰的笔法质朴、平实,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深深地扎根于他踏足的大地上,与大地之上的古老民族与传统融为一体。在与沼地阿拉伯人一起生活的岁月中,作者乘独木舟在村庄之间穿行,记录下了当地令人印象深刻的风土人情。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深刻认同,对他们的热情、忠诚、勇气和耐力的敬佩,以及因其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消逝而产生的深沉忧思与怅惘。这一切使本书成为对一种古老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珍贵见证。
《阿拉伯之沙》对贝都因人传统生活的描述,可能让其成为有史以来关于阿拉伯世界最杰出的书籍,也是对一个已经永远消失的世界的致敬。
——《卫报》
威尔弗雷德・塞西杰或许是英国最后一位,而且肯定是最伟大的在阿拉伯地区的旅行家之一…… 这段叙述文笔生动,穿插着无数的奇闻轶事和动人细节。
——《星期日泰晤士报》
终结所有关于阿拉伯的书籍的书。
——《每日电讯报》
影响了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整整一代旅行作家。
——BBC
阅读《沼地阿拉伯人》与《阿拉伯之沙》经常让我想起非常喜欢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它们的文本都有一种不事经营的天然美感,作为读者,我们尽可以跟着它们在事无巨细又不乏趣味的博物学描绘里顺流直下,借用塞西杰自己的一句话:“一切都那么原始,一切都不舒适,但我感到满足。”
——杨潇(著名记者、作家)
《沼地阿拉伯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丽沼泽景观的想象,还让沼地部落永垂不朽,塞西杰曾有幸体验那些部落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生活方式。
——亚历山大•梅特兰(塞西杰传记作者)
一部兼具民族志价值的优秀旅行记录,向世界展示了伊拉克南部这个神秘的沼泽世界及其人民,在旅行方式和写作风格两个方面都足以为前现代保留菜光。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