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学术词表”是按照一定的学术词汇选词标准提取而成的词族或词条的有机集合。它是学术词汇教学和研究的必备基础,可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词汇学习目标和评价依据,还可用于分析学术文本难度、研究词汇能力发展、开发学术英语读写教材、设计词汇学习和测评软件等。国内外学界虽已创建了不少学术词表,但创建方法存在弊端,适用性也较低,而且词表的理论研究视角单一,应用研究极度缺乏。本书是国内外该领域的前沿专著,研究成果具有理论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本章主要回顾背景知识,辨析核心概念并介绍全书的框架。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40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其间经历过多次教学改革,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发展机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流大学创建和新学科建设等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正在由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转向学术英语。卫乃兴(2016)指出学术英语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合法的重要地位,其研究涉及严谨的概念界定以及可操作的实证方法。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将学术英语纳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体系,并指出大学生应该获得在学术领域或专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大学英语的核心内容应是学术英语这一观点已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蔡基刚 2018a;卫乃兴 2016)。
学术英语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有很多不同视角的定义。从理论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定义强调学术英语是一种变体和特殊用途英语。例如,纳吉和汤森(Nagy & Townsend 2012)给出的定义是:学术英语是一种特殊用途语言,用于学术语境下的具体专业学习和交流。卫乃兴(2016:271)的定义是:学术英语是“学术人员为推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知识构建、信息交流与学术传播所使用的英语变体”。达德利-埃文斯和圣约翰(Dudley-Evans & St. John 1998)从课程论的视角给出定义:学术英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专门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课程。蔡基刚(2014)从教学论的视角给出定义:学术英语通常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习者进行专业学习和参加学术活动的能力。根据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学术英语的教学活动培养的是学习者的听学术报告、记笔记、做学术报告、做学术演讲、读学术文献、写学术论文等一系列的学术交流能力。以上三种视角的学术英语的定义让我们了解到学术英语是一种在特定领域使用的英语变体,对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学习学术英语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在学科领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用英语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术英语教学已成为研究热点(蔡基刚 2019;刘芹、刘鸿颖 2020;王守仁、姚成贺 2013;卫乃兴 2016;邹斌 2015)。学术词汇作为学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如 Coxhead 2012;Durrant 2014;龚嵘 2014;马蓉 2017;吴瑾 2011)。学者不仅从理论视角探讨了学术词汇的概念分类、结构类型和语篇功能,以及学术词表的创建,而且从习得视角分析了学习者的学术词汇使用特征及能力发展等重要议题。这些研究让学界对学术词汇这一课题的前沿现状有了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学术词汇的相关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如核心词汇、通用学术词汇及专业学术词汇的概念界定(Paquot 2010;de Chazal 2013),还有 AWL词表和专业学术词表的创建方法及应用价值(Hyland & Tse 2007;Neufeld et al. 2011)等。
何莲珍(2020:16)在阐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修订要点中指出:“《指南》(2020版)的教学要求有机融合《量表》的相关内容。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于 2018年由教育部发布,之后在全国开始实施。学者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但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研究“严重不足”(李玉龙、辜向东 2019)。在学术英语教学领域,《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本书重点描述采用语料库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创建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并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的大学通用学术词表的过程和成果,并阐述和论证该词表在大学英语教学、学习、测评、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后对学术词表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本书选取非英语专业大学通用学术词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近年来的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主要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推广,针对的学习者是全国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其数量非常庞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在不断迅速增长,聚焦这些学习者进行学术词表的创建和应用研究,可为学术词汇教学开发有用的教学资源,受益的学生更为广泛。第二,本书聚焦通用学术词汇,是因为通用学术词汇是不同学科领域通用的共核词汇,也是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和评价结果必须使用的词汇,在学术语篇的出现频率很高,在语言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Coxhead & Nation 2001)。第三,AWL词表和专业学术词表在学术英语教学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大学通用学术词表适用的学生涉及各个学科和多个学科群,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
此外,本书拟采用统一的选词标准、规范的提取程序和科学的统计分析创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可为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学术词表及专门用途学术词表的创建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也为词典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做贡献。大学通用学术词表的创建可为我国学术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如帮助教师设置词汇学习目标、评价词汇知识及发展、分析学术文本的难度和丰富度、开发学术英语读写教材、设计词汇学习工具等(Nation & Webb 2011)。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本书所做研究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通用词汇、核心词汇、非核心词汇、学术词汇、通用学术词汇和专业学术词汇等。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图1.1)。
图 1.1本书所做研究的词汇分类
通用词汇(general vocabulary)指在多数语言使用情境中可以使用的实义词和功能词,如 against、desk、smile、upon等。通用词汇也可称为非学术词汇或非专业词汇(non-technical term)(Goodman & Payne 1981)。通用词汇可分为核心词汇和非核心词汇两类。
(1)核心词汇( core vocabulary)指在多数语言使用情境中高频使用的实义词和功能词,其基本特征为语用中立,如 some、suggest、lesson等(Paquot 2010)。
(2)非核心词汇指核心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学术词汇在本书中的理论定义为,在学术英语中出现的用于知识建构、信息交流与学术传播的专门词汇,既包括单个词,也包括发挥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其操作定义为在学术文本中除核心词汇以外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Paquot 2010)。学术词汇这一术语在学术英语教材和二语习得相关参考书籍中使用非常广泛。按照学科用途,内申(Nation 2013)将学术词汇分为两大类:通用学术词汇(general academic vocabulary)和专业学术词汇(technical academic vocabulary)。
(1)通用学术词汇又称准专业词汇(sub-technical vocabulary)(Cowan 1974;Yang 1986;Baker 1988;Mudraya 2006)或半专业词汇(semi-technical vocabulary)(Farrell 1990),指进行研究、分析数据和评价结果所使用的词汇(Martin 1976),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均能适用,如 adult、 analyze、chemical、consist、contrast、formula、parallel、transport、volunteer等(Coxhead 2000)。
(2)专业学术词汇指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语义专门化和语义不变性的特征且无精确同义词的科学知识词汇( Mudraya 2006),如生物学领域中的 abiotic、alleles、chromatid、cytoplasm、genotype等。
在厘清各类词汇的概念基础上,本书将聚焦通用学术词汇,并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创建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及其分级词表。
1.3 全书框架
首先,本书梳理应用语言学领域中学术词表研究的学术史,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阐述创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本书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及其分量表《词汇知识运用能力量表》,建构大学通用学术词表的理论框架和创建方法。基于此,本书创建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的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包括主词表、分级词表以及其他子词表,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学术词汇的学习需求。*后,本书探讨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在教学领域、测试领域和研究领域的应用,包括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学术词汇教学与测试、阅读与写作等程序的软件开发、词典编纂、语料库文本覆盖率分析、多维学术词汇习得研究等,力图为我国学术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本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包括第 1~2章;第二部分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创建的理论构建,包括第 3~4章;第三部分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的创建及其效度验证,包括第 5~6章;第四部分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在教学和测试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第 7~9章;第五部分为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在研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第 10~11章;第 12章为全书结语,展望未来研究。
1.4 小结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把学术英语纳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体系,学术英语教学的地位愈显其重要。本书所做的研究是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学术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实践。创建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的大学通用学术词表,并探索该词表在学术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是一项极具意义的课题。本书所做的研究,首先,有助于服务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可为学术英语分级教学和测评提供参考,提升学术英语教学质量,推进国际化人才教育,助力实现“双一流”;其次,有助于服务研究者、教学材料设计者、教材出版商,可为学术词汇研究、学术英语教材及教辅资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选材依据;*后,有助于服务词典编纂者、网络软件设计者,可为词典编纂、学术词汇学习软件设计提供目标词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