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安全立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95288
  • 作      者:
    徐汉明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徐汉明
  1951年10月出生,湖北鄂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zui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应用研究基地”、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社会治理法治、检察实务及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在《中国法学》《法学》《管理世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新论》《中国反洗钱立法研究》《当代中国检察文化研究》等著作20余部;主持完成“网络安全立法”“司法管理体制”“诉讼检察监督效力”“检察保障体制改革研究”等20余个国家ji重点课题;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重大课题;参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课题调研。
展开
内容介绍
对网络安全的治理涉及法的两个价值考量——自由与秩序,本书从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立法建议、言论表达四个部分,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探讨了当下网络安全治理的困境及解决之道。
展开
精彩书摘
  《网络安全立法研究》:
  二、网络安全立法的国际经验 
  步人21世纪,各国都把维护网络安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战略抉择。美国自“9·11”事件后,率先通过《爱国者法案》,授权国家安全、司法部门和警方对涉及化学武器等恐怖行为、计算机欺诈及滥用等行为进行电话和电子通信监听、有权查询电子邮件通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可以监视公民网上交流;情报机构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监控、跟踪乃至删改互联网上不利于美国家利益的信息,从而颠覆了美国自建国以来所倡导和主张的个人利益至上,隐私等权利平等保护等民主法治原则,把国家安全的利益原则作为首选原则。《国土安全法》则增加有关监控互联网和惩治黑客的条款。美国在联邦调查局内部设立了专门负责调查利用网络信息犯罪的部门,一旦发现某个网址有恶意传播病毒、儿童色情等内容,侵犯知识产权、危害国家安全、有组织犯罪活动和网络欺诈等犯罪行为的,在与司法部的合作下,通过法律途径能直接关闭该网站。2003年2月,布什政府发表《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将网络信息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成立网络战争司令部,提出“攻防一体”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备战网络信息战争。2010年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法案》,法案提出壮大高素质的网络安全队伍;增加联邦政府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认识;积极参与制定形成国际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等具体的安全保障措施等。2010年5月21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网络司令部”正式启动,其以网络防御作战为主要任务,编制近千人,负责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安全、开展网络战等与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美国还在白宫设立“网络办公室”,并任命首席网络官,直接对总统负责。2014年2月,总统奥巴马又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美国在大数据时代为应对国家、民族生存危机与挑战,所进行的一系列网络安全顶层制度设计与实践,给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上了一堂深刻的顶层制度设计课。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网络治理:国家安全优先兼顾自由——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安全立法模式的思考——以“棱镜门”事件为视角
论被遗忘的权利——网络信息安全的立法价值取向
中国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发展历程与展望
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范围界定
加拿大的网络安全战略和法律问题
虚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向和谐虚拟社会
网络实名制立法的博弈与选择
国外互联网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研究——兼论对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立法的启示
论行政指导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网络社会视角下我国应对公共事件的法治思维转型
从网络公共领域看网络立法
“网络审判”:要素、效应与应对策略
传播新技术扩散和使用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例的考察
从“棱镜门”事件看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及立法问题
智慧治理:信息社会社区治理机制创新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关于网络安全立法的几个问题
《网络安全法》立法研究报告
关于新型恐怖活动的研究报告

第三部分 立法建议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网络安全法》建议稿

第四部分 前沿聚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安全立法模式国际研讨会”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