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法治路径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447462
  • 作      者:
    徐实
  • 出 版 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实,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摩尔法学院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网络平台法制化工作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法治路径》系统探讨了智能时代数据治理法治化进程,共分两编:第一编聚焦数据治理法治演化与实践,分析宏观态势、制度建设行业特征、网络安全保险及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第二编围绕数据开放规范与实践,探讨公共数据开放治理、政府数据开放价值路径及体系架构。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法治路径》从宏观、微观双重视角,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立足中国现实,融入国际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且与国际接轨的数据治理法治体系。通过分析数据价值与安全平衡、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及技术挑战应对,为数据治理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数据治理:法治演化及多维实践
  第一章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宏观态势
  一、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基础格局与发展现状
  (一)国家战略引领下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数据法律制度体系,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简称《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明确了数据处理活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为数据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数据“新石油”,国家制定了战略规划,并不断稳步推进。国家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包括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等,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为数据治理指明了方向。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明确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我国正在进行数字化变革,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数据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互相交织,变得更加隐秘和复杂,数字治理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各种数据泄露问题层出不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数字要素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数据治理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窃取、泄露、篡改、破坏以外,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形态,诸如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的非法采集和滥用等,对个人、组织社会公共利益甚至国家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甚至外溢到政治、科技等领域。而且数字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信息化手段储存核心信息已成为普遍选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延伸出新的数据产生方式、数据应用方式和数据类型,数据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一旦出现数据风险,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范围是传统数据风险所不可同日而语的。事实上,数据发展与数据治理问题相伴而生,社会信息化导致的数据爆炸式增长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数据泄露、勒索攻击、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窃取重要数据与核心数据等问题正在蚕食我国数据战略资源,尽管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的数据治理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呈现深化细化的立法趋势,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威胁,有必要为更灵活的技术标准、市场科技伦理等多元化治理工具形成更为体系化的数据治理框架。
  (二)数据产业生态与技术应用发展评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数据治理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数据治理技术在应对复杂多变、原因交叉的数据治理风险中不断进步,从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分支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技术体系。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度,也反映了社会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高度重视。
  数据治理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SQL注入、数据库安全防护、认证与访问控制、加密、审计、去标识化等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加速落地,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技术为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数据脱敏数据识别、数据标记、数字水印等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隐私计算技术也在试点中取得进展,包括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和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这些为数据共享、流通和交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国家在数据治理产业的顶层设计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部署大数据产业的开发和数据的开发利用,国家对数据治理产业进行了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多部数据治理法律的出台和区域性数据治理政策的发布,为数据治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这些政策和法律不仅规范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共享,还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数据治理的行业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数据治理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准则。数据治理专业组织平台的建立,推动了行业自律和经验交流,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此外,数据治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更加深入,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吸收全球发展经验,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数据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数据治理:法治演化及多维实践
第一章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宏观态势 2
一、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基础格局与发展现状 2
(一)国家战略引领下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2
(二)数据产业生态与技术应用发展评估 3
二、数据治理的理论框架 4
(一)数据价值释放与权益保护的平衡机制 4
(二)多元协同治理的理论范式创新 6
(三)全流程数据监管的法治逻辑 7
(四)平台主体责任的理论基础 8
三、数据治理的国际比较与协作机制 11
(一)美国:市场驱动型治理模式演进 12
(二)欧盟:统一立法下的规制体系发展 14
(三)全球数据治理合作机制现状评估 16
第二章 智能时代数据治理的重要制度与监管实践 19
一、数据治理的法治保障体系构建 19
(一)以《数据安全法》为核心的规范体系 19
(二)以国家数据局为中心的监管体系 20
二、数据治理中的关键制度设计 21
(一)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 21
(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与安全评估制度 23
(三)应急响应制度 25
(四)数据中介服务信息留存机制 26
(五)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27
三、数据治理的执法实践分析 28
(一)移动应用个人信息保护监管 28
(二)平台数据安全责任落实 30
(三)数据治理中的行政执法 31
(四)数据犯罪治理司法实践 32
第三章 不同行业数据治理的关键挑战与需求 37
一、行业数据治理的差异化特征 37
(一)行业数据风险类型化分析 37
(二)行业特色治理措施比较 38
(三)跨行业治理协调机制构建 40
二、重点行业数据治理实践 41
(一)工业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41
(二)保险业数据治理创新 48
(三)医疗健康数据治理探索 50
(四)交通数据安全治理实践 55
第四章 数据治理的保障机制:网络安全保险的介入 60
一、网络安全保险的制度定位 60
二、保险机制与数据治理的衔接路径 62
(一)保险合同的风险管控功能 62
(二)强制投保的制度设计 64
三、网络安全保险的责任认定 66
(一)商业数据泄露的保险责任 66
(二)个人信息侵权的保险救济 70
第五章 数据跨境流动治理规则的动态演进 74
一、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规则发展 74
(一)WTO框架下的治理机制 74
(二)自由贸易协定的规则创新 75
(三)国际组织的治理倡议 79
(四)国际论坛的软性规则塑造 83
二、主要国家数据跨境治理比较 85
(一)亚洲国家治理模式分析 85
(二)俄罗斯治理体系研究 89
(三)欧盟数据流动规制演变 91
(四)美国治理路径考察 97
三、智能时代中国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方案 99
(一)现行制度与实施路径 99
(二)区域性试点创新探索 103

第二编 数据开放:规范构建与实践经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