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实践哲学到历史哲学: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94829
  • 作      者:
    石敏敏,章雪富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石敏敏,1969年生,浙江工商大学哲学教授,主要从事晚期希腊和早期基督教的研究和翻译。曾访问加拿大维真学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等。出版著作有《希腊化哲学主流》、《古代晚期西方哲学的人论》、《古典基督教思想的自我观念》等,翻译《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基督教经典译丛》、《历史与思想译丛》、《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等,出版译著30多部。
  
  章雪富,1969年生,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研究。曾访问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罗耀拉大学、加拿大维真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等。出版著作有《希腊哲学史》(合著)、《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斐洛思想导论》(两卷)、《斯多亚主义》(两卷)等,主编有“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历史与思想译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实践哲学到历史哲学: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研究》旨在给出希腊化哲学和中世纪早期哲学“去希腊”的进程。希腊化哲学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宗教性洋溢着自然历史观念的基本形式;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试图挽救古典希腊哲学,却以其主体论建构使得他有关柏拉图的阐释远离柏拉图,也使希腊化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主体论哲学偏离古典希腊的实体论哲学。普罗提诺在“存在”和“行动”之间建立的关联有别于古典希腊哲学对“存在”和“实体”关系的聚焦,而为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提供了预备,直接引发了奥古斯丁的思想革命。奥古斯丁通过有选择地运用希腊哲学概念,切断了基督教与古典希腊哲学的最后一缕联系,把历史中的上帝与历史中的救赎作为哲学的事业,并使中世纪早期哲学真正地实现了“去希腊”的运动,终结了古典哲学的世界图景且开启了现代的世界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实践哲学到历史哲学: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研究》:
  第三章 希腊化哲学的自然历史观念
  怀疑主义对于希腊化哲学无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希腊化哲学的实践特性,使得他们不再把哲学探索的目光主要地投向形而上学领域,即不主要地投向单纯知识的领域,他们关注的领域主要是非形而上学领域,所谓的哲学的技艺乃是生活哲学的修辞,真理的踪迹彰显于自我的意愿领域。如果说雅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对于透过知识呈现真理抱着确定无疑的信心,那么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则是从个体知识而非先验知识去重建哲学的可能性。从雅典时期到希腊化时期,哲学也从形而上学时期进入非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时期,从城邦的哲学进入个体的哲学时期。寻找个体性知识促使希腊化哲学又逐渐从实践哲学中发展出历史哲学,哲学的个体性关怀成为希腊化哲学寻找历史性存在的思想根源。
  自希腊化哲学开始,哲学的历史意识开始萌芽,而在古代晚期哲学中开始日渐明显,并在中世纪早期成为哲学的主要特性。希腊化思想家已经着手从哲学的意义阐释历史观念,已经有所论述历史与存在之间的关联。虽然历史作为一种记忆人类自身的知识方式早就为希腊和罗马的先贤们所熟悉,他们早就发展出了今天称为历史科学的叙事方式,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人类活动的真实性,然而西方思想从哲学的意义展开人的历史性存在及其维度,却是较晚近的思想尝试。哲学家所表达的人的历史性存在与历史学家表达的人的历史性存在有着根本的不同。历史学家对于人的历史性的表述主要透过记叙事件并安排这些事件的时序的方式留下人类的记忆,哲学家们所表达的历史性存在则是透过重述有关记忆的思想的方式,即透过思想重组记忆并在其中建立身份的方式论述人的超越性。它并不主要在于唤起过去,而在于面向将来。哲学从历史的角度描述人存在的观念及其形态,相较于历史科学在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发展来说,其特性在于人的身份里面的未来属性。而凡是哲学的历史性思考,它必须不是单纯的形而上学思辨,或者它主要不是形而上学的思辨。历史哲学总是与实践哲学更密切地关联,因为实践里面的自我个体的活动使得存在成为一种切己的与生存更紧密相关的观念活动。希腊化思想家有关哲学的历史观念的思想提供了有关观念的另一种探究,使得历史观念成为西方思想的另一特质。哲学家们用它来描述存在本身以及人的生存,改变了古典哲学对人的自我认知及其意识,发展出一种新的哲学。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哲学的新趋势
二 自然历史观念和“去希腊”
三 主体历史观念与“去希腊”

第一章 希腊化哲学的怀疑主义效应
一 怀疑派与实体论的颠覆
二 怀疑派的批评与斯多亚学派的修正:从知觉到意愿
三 怀疑派的批评与中期柏拉图主义体系性想象的动摇
四 新柏拉图主义之于怀疑派的回应:从知识到实践

第二章 希腊化哲学的后形而上学:实践性和宗教性
一 希腊化哲学与后形而上学
二 自然与伦理
三 自然理性和神意
四 自然理性与宗教意识
五 哲学的实践性和个体的宗教性
六 从“是”到“应是”;从“知道自己”到“关心自己”

第三章 希腊化哲学的自然历史观念
一 雅典时期希腊哲学的“是”与“真”
二 希腊化哲学的“是”与“感知觉”
三 希腊化哲学的“是”与“行动”
四 斯多亚学派的自然历史观念
五 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终末论和时间意识
六 个体的历史实在性

第四章 存在和行动
——普罗提诺的古典拯救和解构
一 普罗提诺与古典的张力
二 “存在”和“行动”: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到奥古斯丁的“经世的救赎”
三 太一作为行动的本体与作为本体的“不是”
四 理智的实现活动与其所是
五 “神圣质料”问题
六 灵魂本体的主体性:“是”与“行动”的分离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历史和上帝
一 时间问题:从普罗提诺的古典到奥古斯丁的现代
二 奥古斯丁的历史观念和自我根源
三 作为“新该隐”的罗马和诸神的“共同体”
四 历史的终末论
五 位格的历史和历史的位格
六 “复活之子”和教会的公民性
七 “怜悯之地”和历史神义论
八 永久和平的共同体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