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2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哲学宗教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76617
  • 作      者:
    作者:李涛|编者:吴元梁|责编:刘艳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卷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主要对以下理论问题做出了叙述、分析和评价: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约瑟夫·狄慈根的哲学思想;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与普列汉诺夫对恩格斯哲学观念的继承;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苏联“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初步形成;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以及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确立;“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蜕变;苏联解体后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等等。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多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与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二 约瑟夫·狄慈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三 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四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与普列汉诺夫对恩格斯哲学观念的继承
第二章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十月革命之前)
一 列宁论哲学和世界观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三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
四 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第三章 苏联过渡时期(1917-1936)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二 过渡时期苏联哲学领域的斗争和争论与苏联哲学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三 苏联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四 过渡时期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 苏联斯大林时期(1936-1953)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二 斯大林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三 斯大林时期苏联哲学领域的一系列批判运动与苏联哲学管理体制的确立
四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五 斯大林时期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第五章 苏联后斯大林时期(1953-1986)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变化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出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三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
四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第六章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986-1991)和当代俄罗斯(1991年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二 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结论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评价问题
参考文献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