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了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之间的互生关系。空间研究起自18世纪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和“地方”是该研究的两个基本命题,“空间”具有全球性,“地方”则有亲缘性。稿中探讨了三个层面的问题,分别是新媒介文化如何重构了全球化空间和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化空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深刻冲突,以及新媒介如何提供通达“希望的空间”的文化路径以化解冲突。本稿内容分两大块,一是空间,作为阐释工具的空间理论;二是新媒介,作为阐释对象的媒介形式。空间分地方空间和全球空间,地方的空间即民族的和国家的空间,全球的空间指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空间。
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正在渗透入各个学科,城市研究、媒介研究也不可避免地空间化了,甚至有“新城市社会学”之说。新媒介文化重塑了空间与地方,全球化空间生产除了遵循资本的拓殖逻辑之外,也为媒介拟态文化重新定位。
本书从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新媒介文化如何重构了全球化空间和地方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化空间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深刻冲突,以及新媒介如何提供通达“希望的空间”的文化路径以化解冲突。结合网络文化、消费文化、粉丝文化、影像文化、AI文化、青年亚文化以及迪斯尼代表的后现代都市文化,通过演示全球化与地方性之间的冲突及其演化,本书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分析路径与可能的乌托邦都市愿景。
1/绪论文化转向:媒介、空间与地方
3/一、新媒介时代的空间生产
9/二、空间与地方
14/三、“类城市”
20/四、“希望的空间”
25/第一章神话、迷群与消费文化
27/第一节媒介作为神话
39/第二节“迷文化”的当代迷思
63/第三节“负性幻觉”:“佛系”与精神分析
71/第二章网络、技术与仿真社会
73/第一节网络时代的存在论
84/第二节技术“歹托邦”
92/第三节仿真社会的“媒介挽歌”
107/第三章地方、民粹与风险世界
109/第一节“地方”的畸变
118/第二节网络民粹:一种“空间政治”
124/第三节空间焦虑:城市空间与网络空间
133/第四章人工智能、机器与情感
135/第一节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写作
154/第二节机器的情感:观点、语义与联觉
160/第三节从“情感机器”走向诗性语言之思
175/第五章影像、在场与视域转向
177/第一节纪录空间转向
194/第二节影像的“希望之乡”
205/第三节无言的空间
230/第四节问题与实事:街头影像亚文化
245/第六章迪士尼、奇观城市与快乐哲学
247/第一节作为主题公园的城市
261/第二节乐园经济的“中国模式”
277/第三节以快乐哲学重构都市社会
290/第四节都市唯乐大同主义301/结语
310/参考文献
327/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