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打工文学”的多重功能而言,它首先是一个“地方文化符号”。深圳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奇迹,对于一个如海市蜃楼般突然出现的“国际大都市”而言,最大的焦虑来自文化与历史的匮乏。因此,创建文化符号来回应“深圳是文化沙漠”的批评与质疑,也就自然成为深圳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文学”的命名与推广,与这种文化焦虑不无关联。作为一张城市文化的名片,“打工文学”这个含义模糊的称谓,既切合了深圳独特的城市身份,也为各种文化诉求的表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说它已成为深圳文化人筚路蓝缕的文化实践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本书收录多位名家作品,如张伟明、安子、王十月、郑小琼、郭金牛等名家的小说及诗歌,以及杨宏海、谢有顺、张颐武等学者的相关文学评论,加之相关媒体关于“打工文学”的报道,充分呈现“打工文学”作为深圳名片的底气与份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