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光:南海历史灯塔纪事》:
由于表角灯塔位于汕头外港水道进口之处,就曾有许多船只在此段海岸遇险,漂泊的船员必向汕头迈进,而路途所经,就必定会先向值守表角灯塔的灯守员请求援助。根据档案记载,向该灯站求助的船员较中国其他灯塔多很多,其中不乏外国船员,中国的渔民旅客因为所乘坐的船舶遇险而来此求救的就更多了,而表角灯塔的历任灯塔管理员均能尽量为他们提供衣物、粮食、金钱等帮助,因此,在当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2005年7月12日这一天,一位特殊的客人——澳大利亚作家Joanne Michele Golack来到了表角灯塔,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带来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揭开了守灯人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Isaak Golack是白俄罗斯人,1928年至1945年间曾在我国表角灯塔、遮浪灯塔等十个灯塔担任管理员。1943年,由于痛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并且为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而感动,富有正义感的Isaak向中国军方提供了日本船舶进出港的情报,也因此被日本侵略者抓走,精神与肉体上都受到了极大的煎熬;然而即使在被迫穿上象征屈辱的囚衣、遭受十指剥甲的酷刑的痛苦时刻,他也没有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而是不屈不挠,守口如瓶,自始至终未向侵略者透露情报对象的任何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恢复了自由,然而不幸的遭遇已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摧残,并使他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最终只能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离开自己心爱的守灯事业。而他的孙女Joanne,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正是为了通过实地的考察体会,挖掘先人高尚情操背后蕴含的深意,体味先人对于这片土地、对于这里的人民的一片深情,同时搜集资料,理清思路,撰写书籍,纪念祖父的传奇人生。
守灯人,守灯,守心,守民,守护寂寞、守护安宁,而环境的恶劣,更是成就了他们坚忍刻苦、不屈不挠的精神。灯塔情结穿越时空,守护事业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航标人前赴后继,共同经营着这造福千家万户的伟大事业。
而如今,守护好望角的是守灯人汕头航标处职工——徐明河。
广澳东端的“好望角”俨若一柄青锋探向蔚蓝的大海,她与汕头市区隔海相望,成掎角之势,稳稳地把住了汕头海湾的门户。
“好望角”出奇的宁静,除了一阵接一阵的涛声外,能听到的也唯有隐隐约约的羊咩了。好望角没有房屋,只有灯塔;好望角也没有人家,只有4位守灯人,他们分成两班轮流镇守着“好望角”上的表角灯塔,4个人当中守塔最久的是徐明河。从24岁开始,19年来徐明河就在这宁静的好望角上与表角灯塔为伴。徐明河说,从外海经过或者进入汕头海域,最早看到的就是表角灯塔,船员在茫茫的大海上,只要看到这个每隔8秒闪亮一次的灯塔,就知道已经到了汕头了,心也就安定了。
徐明河说,现在守灯员的生活好多了,用上了煤气炉和桶装矿泉水。表角灯塔还利用太阳能发电,也可以收看各种电视节目,遗憾的是电压不够,冰箱还不能用。不过上好望角的路好走多了,晴天的时候可以天天骑自行车去买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