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4860
  • 作      者:
    谭树林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谭树林,1966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及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教学科研工作。已出版《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2004年)、《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活动研究(1834-1857)》(2010年)等著作,在《世界宗教研究》、《文化杂志》等境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是否知道,中国近代出版印刷技术、大学教育等方面的革新与这些传教士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针对这种理解和研究上的缺憾,《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史学丛书》进行了深入的查漏补缺的工作,探索了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出版文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有利于促进基督教对客家传教事业的发展。客家人虽以“客家”自称,但他们一直反对客家“非汉族源起说”。而毕安、肯比尔等在客家地区传教的传教士,在客家源流论争中,均坚持客家为纯正的汉族血统,肯比尔甚至宣称客家是中原具有辉煌历史的世族的后裔。实际上,中国北方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出现血缘上的混合,原本是一件极其自然、丝毫不值得羞耻的事情。而传教士所以坚持客家的“纯汉族血统”,无非是想向世界证明客家不是没有来历的无根之萍,而确实是沐浴过中原文明之光的汉族后裔。再者,传教士都对客家的勤苦耐劳、耕读为本的传统给予了一致赞誉。这些无疑都提高了客家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客家人与基督教之间的亲近感,为基督教在客家人中顺利传播创造了契机。而基督教在客家人中的成功传播,又对客家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使客家人的凝聚力增强,而且启蒙了客家人的思想。近代客家人中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与基督教的影响有着重要关系。
  然而,日本学者中川学却认为传教士宣扬客家“纯汉族血统”论,并不仅仅是藉此取悦客家,以利于其传教,其实尚别有用心。他说:“身为中国的侵略者,在此时而出现的欧洲人,眼看着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被倾全力镇压后,为其运动中心势力而败北的客家,天国灭亡后,在广东又陷入于和广东人互相屠杀的泥淖中。亚罗号作战的侵略者(指英国军队),痛感他们万一团结起来而对付自己的危险,所以到了战争的后半期,认为土客对立,已于自己有利时,乃赞扬研究陷于失败的客家,为‘纯血的汉种’。由此将土客械斗,导人为土、客融和。一面又以客家即为纯血的汉族人之说,使汉族与少数山地民族的反目感情加以激化,使侵略对象的力量四分五裂。站在最前线,一面现出满面笑容而赞赏客家的,另一方面其实又是一直在于建立没有血泪的殖民地支配思想体系之情况的,这就是从前世纪后半期,到本世纪初期,欧美人研究客家的历史的本质。”他进而指出:“即使是主观的出自善意,但被如上的时代性所束缚的历史现实中,结果欧美人的客家研究,还是成为稳定帝国主义殖民地化的道路。因为被他们赞美客家的甜言蜜语所吸引,燃起了客家知识阶层的自尊心,助长起所谓客家的民族主义。”
  ……
展开
目录
新教传教士篇
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
马礼逊汉语教学活动述论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研究
《中国丛报》考释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海外传教组织
——关于恒河外方传教团的创建及其对华影响的考察
近代教会学校开设儒家经典课程原因初探
中美《望厦条约》再研究
——以美国传教士伯驾与《望厦条约》的关系为中心
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华医疗事业及其影响
卫三畏与中美文化交流
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
——以欧德礼、毕安、肯比尔为中心

天主教传教士篇
利玛窦易服问题再研究
晚明赴京使臣与朝鲜西学之发展
——以陈奏使郑斗源一行为中心
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翻译《四书》刍议
清初在华欧洲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海外留学
沈福宗的欧洲之行及其影响
晚明南京教案起因再探
——以西方殖民活动为视角
鄂本笃之旅研究

东正教及其他篇
北京传教士团与俄国早期汉学
马士及其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研究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西文化交流
——以在华出版活动为中心
也谈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的原因
——以李鸿章对幼童留美计划的态度转变为中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