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动物
眼睛的形成是动物进化的里程碑,光学系统能够传递的信息远比化学系统丰富、快速、准确,眼睛的进化加剧了动物的生存竞争,眼镜是一部精密的光学仪器,代表了进化的最高成就。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
虽然人类生就了平庸的鼻子和耳朵,却有不错的眼睛。人是一种视觉动物,人的眼睛几乎有哺乳动物中最好的色彩感觉,通过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可以清晰地感觉红、绿、蓝三基色,并由此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这全赖于人类祖先要在密林中寻找水果所赐。
以种子和虫子为食物的鸟类,对色彩的感觉远远强于人类,除了红、绿、蓝三基色,很多鸟类还有处理紫外线的感光细胞。猫科动物虽然眼睛明亮,但对于色彩的感觉比人差很多,我们眼里鲜艳的颜色在猫科动物眼里只有平凡的色彩。而在鸟类看来,人则是色弱动物,鸟类的眼睛要找寻微小的种子,要和拟态①的昆虫进行竞赛,枯叶蝶从形态到颜色甚至纹理极其类似一片枯黄的树叶,而在鸟的眼里隐藏得也许不是那么完美。如果仅仅有人类这样的眼睛,鸟类获得细小的种子和各种昆虫要困难很多,恐怕早就饿死了。
识别色彩,首先是为了挑选食物。大多数的门店招牌都是红的,其次是黄色,绝大部分儿童更喜欢红色的,人们之所以喜欢红色和黄色,因为这是大多数成熟水果的标志色,这种颜色是祖先的食物的颜色。
解剖学认为色彩识别能力和夜视力是此消彼长的。眼睛通过柱状细胞感觉光的强度,通过锥状细胞感觉色彩。锥状细胞多、柱状细胞就会减少,所以夜视能力强的动物色彩的感觉都比较差。喜欢夜间捕食的猫头鹰眼睛中没有锥状细胞,完全是色盲,但它看清东西需要的光线强度仅为人类的1/100。像鸡这样的色彩感觉超群的东西光线一旦暗下来就成了睁眼瞎了。
生存方式所产生的进化压力决定了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要达到较高的灵敏度通常需要较大的体积,就像昂贵的相机体积都比较大一样。夜间捕捉老鼠的家猫眼睛比人还大,如果人的眼睛比例像猫那么大的话,直径将达到15厘米!很多昆虫眼睛比头还大并不稀奇。当然,也不能机械地理解眼睛大小与灵敏度的关系,在天空翱翔的金雕,眼睛的体积也不怎么大,但视力极好,可以看清距离一公里外的一只兔子。这是它获得食物必需的本领,在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之下,进化出不可思议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这么稀少又完美的动物也摆上了广东人的餐桌。
视觉对于生存斗争的意义对于绝大多数体型不太小的动物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什么样的东西是合适的食物,什么样的东西要避而远之。获得食物、躲避敌害是眼睛进化最主要的压力。
对于人而言,视觉多了一重意义,常被用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长期的群居生活方式中,眼睛已经进化成传递情感、观察同类最重要的器官。
小学生都知道青蛙的眼睛只对运动的东西敏感,食肉类动物也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些都是有利于生存的进化。人类自身的眼睛也不是一架照单全收的相机,像青蛙一样,眼睛背后的传感系统也是有选择地把信号传给大脑。在我们眼里千人千面,不需要特别注意很自然地就可以区别出来,如果我们看斑马就会觉得它们长得都一样。而在斑马眼中正好相反,它们可能无法区分人的面孔的差异,但对每个斑马特定的花纹一眼就能看出来。
人是一种视觉动物,不仅仅因为他们在硬件方面不错地、均衡地硬件配置,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生殖乃至后来文明社会演化出的需求都相当地依赖于视觉系统。
无论是文学上对人的描述,还是我们平时观察、评论一个人大多数都离不开有关眼睛的描述。我们评价一个人,也常常看他的眼神。在东北描述一个人机灵常常说他有眼神,意思是他能看出门道来。“察言观色”不仅仅是一个常用的词汇,而是每个人天天用到的技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