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从教学各环节及具体内容人手,探索学业效能提升的策略与微观技术;
③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部门、学校三方作用的发挥上,探索学业效能提升的机制与策略;
④在行动的基础上,归纳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并形成典型的学校个案。
(3)构建测评框架,探索测评方式
①在分析把握学业效能内涵的基础上,对基于学业成就、学习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模型进行研究,形成具体框架;
⑦对学业效能测评的操作方式进行研究,包括数据搜集方式、数据分析模块、结果反馈等,并对学业效能长期、系统的监测机制进行研究。
反思与启示
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全球性、发展中的问题,但国内形势的严峻状况使我们认识到,学业课业负担更是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突出瓶颈问题。多管齐下、“久治不愈”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其蔓延和加重的态势更凸显了其危害性。因此,关注与重视课业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焦点。
但是,如何审视课业负担过重以及如何破解课业负担问题,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就相关课业负担问题的材料分析发现,议论性内容多,基于个案报道的内容多,相对缺乏实证性的研究。课业负担过重,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应该基于更全面和开放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减轻课业负担也并非几道行政命令就能化解,更应该标本兼治,刚柔相济。同时,减负问题的解决既具有共性的一面,也具有个性的特点,各个地区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基础与能力因地制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由机械约束向刚柔相济发展
有一幅漫画描写“减负令”最终会像气球一样飞走①,这说明仅有行政命令并不能有效或彻底解决减负问题。因此,在进行以行政命令式的刚性约束减负的同时,加强以专业引领与支持的柔性指导减负非常必要,特别是充分发挥地区教育研究、培训机构的功能。
2.由盲从经验向基于研究发展
现实中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行动(或行为)不少,但较多是基于简单的经验,而缺乏长期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课业负担问题是一块“硬骨头”,既不能望而却步,也不能轻描淡写,关键是加强科学的研究,提升行动质量,寻求破解之道。静安区申报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并非为了追求课题的形式,更是为了突出研究在区域发展和问题破解中的功能与价值。
3.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发展
对于造成减负困局的原因,相关的研究分析并不少,但缺乏一个整合的视角,更缺乏对根源的挖掘,结果成为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问题,成为一个无解的多元高次方程。问题的责任在老师一学校一教育局地方政府一高考一社会发展阶段之间推来扯去,谁也不接这个球。当前需要采取系统观和问题分解的手段,在整体的视野下从某个关结点开始着手破解。
地区所具有的职能及减负职责显示其是减负的主导与突破点。这不仅是我国以区、县(市)为统筹的财政体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人权、事权、物权、财权所决定的,也是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减负中所特有的上下互动、桥梁枢纽作用所决定的。充分发挥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减负中的职能,有利于减负工作的推进及落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