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朱子学研究的新开端: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论集》:
朱熹通过对理与气、太极与阴阳、道体与器物的并行不悖的体认和诠释,而综罗百代,又通过理体气末、太极阴阳动静、道体流行的变易生生的体认和诠释,使理气、太极阴阳、道体器物三大理念之间的融突得以和合。又使三大理念各自内部关系得以理顺而有序,从而构成了其互相交感、对应相资、体用一源、阴阳和谐、超越流行的道体学理论思维逻辑结构。
三、物—理的格物穷理
朱熹哲学理论思维逻辑结构的理(太极、道)→气(阴阳)→物(器)演化次序,当其落实到,即安放在物上时,并没有执着,即无住,而是启用“格物穷理”的程序,由物回归到理,即返回到原点。这便是理(太极、道)←气←物←理(太极、道),由下推上来的逆向推演程序。这个范畴逻辑的复归运动,由即物穷理、知先行重、持敬思诚等环节融突和合构成,是其道体学知识论和修养学说的展现。
《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把儒家哲学从自然观到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概括了。可是《大学》本文所提出的八条目,对于“诚意”以下的六条目都有说明,唯独对于“格物”、“致知”没有解释。因此,对它的解释,便成为当时论争的重要问题。
朱熹以此为缺文,于是作《格物致知补传》如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即物穷理何以可能?是因为主体人心的“灵明”是有知的能力,天下的万物都是有理的。主体人心之灵与客体天下物理如何沟通融合?他认为必须通过格物,不断穷极事物的理。久而久之,就能“豁然贯通”,达到对理的体认。朱熹在《补传》中,把认知分成格物与致知两个层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