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学引论》:
“迷狂也远胜于清醒,像古人可以作证的,因为一个由于神力,一个由于人力。”柏拉图把由神灵凭附的迷狂按其功用分为四种,每一种都由一位天神主宰,这四种迷狂及其主神是:寓言——阿波罗,教仪——狄俄尼索斯,诗歌——缪斯姊妹们,爱情——阿佛洛狄忒和艾若斯。每一种迷狂都有其特有的情状,那么,艺术家和欣赏者的迷狂即审美的迷狂是如何表现的呢?柏拉图指出,它有两种密切相关的表现形态:一是犹如身临其境,“失去自主,陷入迷狂,好像身临所说的境界”;二是感情勃发,“在朗诵哀怜事迹时,就满眼是泪,在朗诵恐怖事迹时,就毛骨悚然,心也跳动”。柏拉图对进行艺术创作或欣赏时的心理状态的观察和描述是十分细致和真切的。至于他把这种心理状态看作一种迷狂,且把它同巫师的迷狂相提并论,那是事出有因的。究其原因,巫术原是艺术的重要起源之一,而柏拉图生活在离艺术与巫术相分化还不太久的时代,艺术与巫术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证据是仅比柏拉图早一个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政治宗教团体。据阿里斯多克申那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用巫术治疗肉体,用音乐净化灵魂。而毕达哥拉斯派正是柏拉图的思想来源之一,罗素指出:“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柏拉图得来了他哲学中的奥尔弗斯主义成分。”奥尔弗斯是一个苦行的教派,这个教派以酒为象征,崇尚激情状态的沉醉,那是一种与神合而为一的沉醉,他们相信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用普通方法不能得到的神秘之事。所谓奥尔弗斯主义成分就是指这种神秘成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