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生命伦理学:生命科技发展与伦理学的碰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17891
  • 作      者:
    马中良,袁晓君,孙强玲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马中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编码RNA的调控与功能,承担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丽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在Oncotarget,Tumor Biology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修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生命伦理学”“微生物学”及“科学史”课程的教学,其中“微生物学”获上海大学精品课程及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称号。
  
  袁晓君,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博士,现为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担任“生命伦理学”“生命科学导论”及“植物与人类文咧”等课程的教学。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与植物遗传学研究,曾发表SCI论文5篇。
  
  孙强玲,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尊士。目前在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等与肿瘤化疗耐药、肿瘤转化医学相关的课题。先后在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多篇。2013年1月举2014年3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修。
展开
内容介绍
  聚焦器官移植、试管婴儿、一父两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人、人体与动物实验、知情同意、转基因安全等生命科学及伦理领域热点话题,普及相关常识,追踪前沿发展,了解生命奥秘,尊重生命价值,以架起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展开
精彩书评
  ★自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于《自然》杂志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生命科学领域无论在理论还是技术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我们从未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我们这些整天研究生命科学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广大的普通大众。我国从老一辈科学家王德宝院士等开始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算起,到当前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们的杰出成果,生命科学领域的很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超过国外的水平,然而普通群众的科学素养却令人担忧。本书在向读者介绍生命科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同时,着重讲解了目前大家关心的一些伦理学问题,希望它的出版能给我们的科普工作带来一丝清风。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劲松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有关生命伦理的论著,生命的伦理在书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生命的尊严得以彰显。本书是关心生命和科学发展的学者、学生必读之作,必将从中获益。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明远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生命伦理学:生命科技发展与伦理学的碰撞》:
  生育控制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包括对正常人生育权利的限制和对异常特定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前者往往是一个国家为控制人口数量而制定的一种普遍的政策和法令,如计划生育政策;后者往往是着眼于提高人口质量,对一些严重影响后代生命质量的特定的育龄夫妇实行生育限制。生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产、绝育等,其中涉及的许多伦理问题历来是生命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生育伦理道德问题中,最为引起争议的问题有二:一是生育控制与生育权问题,二是生育控制与生命权问题。
  1.生育控制与生育权问题
  所谓生育权是指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自然人拥有的决定是否生育、生育多少以及如何生育的自由或资格,它包括生育的自由和不生育的自由。在人口生育领域里提出生育权问题,其实质在于对社会生育方面的个人的自由生育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和干预。这是否侵犯了人的权利和自由?这种限制和干预有没有社会道德价值或者说在伦理道德上能否得以通过?
  个人的生育权利和自由是以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整体利益为前提和条件的。在防止人口盲目增长和个人生育自由的关系上,实际上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在这样的两难选择面前,只能是首先确保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同时也给予个人一定限度的生育权利或生育自由。这种选择从本质上讲不是剥夺、侵犯了个人的生育权利,而是保证了个人生育权利或个人生育自由的实现,是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另外,旨在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生育控制政策不可能完全建立在个人自主选择的基础之上。生育行为是在生育者个人或家庭中进行的,是一种个体行为;生育控制是一种政府行为,它体现为政府或社会的意志。
  2.生育控制与生命权问题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的生命权利。个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这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际存在着的有生命的人便都有绝对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
  尊重、爱惜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权利首先体现在对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身上,同时对“潜在的人”、“可能的人”、“正在成为人”的生命(胎儿)也要予以尊重、爱惜和保护。二、生育控制技术的伦理思考
  1.避孕带来的伦理思考
  避孕是现代人用来进行生育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一节育手段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公元前1900-公元前1100年古埃及的医学资料已记载有防止妊娠的药方。避孕在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许多国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有效手段。事实上,随着宗教的世俗化趋势,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宗教人士改变了先前对避孕的看法而逐渐承认了避孕的合理性。再次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历史上反对避孕真正站得住脚的理由是当时用来进行避孕的药物或装置不但无效,而且有害于人的健康,即不安全和有副作用等。随着高效、安全、无痛苦的避孕技术和方法的问世,人们已改变了对避孕的认识。
  2.人工流产带来的伦理思考
  胎儿是潜在的人、可能的人、能发展为“人”的人。因此,胎儿是以未来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说,胎儿的生命价值是绝对的。但胎儿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母亲,胎儿只是潜在的人、能发展为“人”的人,不是实际存在的人。因而,胎儿的生命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限的。因此,胎儿不具有与成人乃至婴儿同样的权利和价值,我们对胎儿的尊重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对实际存在的“人”的尊重。人工流产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杀人。
  胎儿的生命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区分早期人工流产与晚期人工流产的不同的道德价值,尽量避免晚期人工流产的实施,保护胎儿的生命权。
  当母亲的权利和胎儿的权利发生冲突时,即当胎儿的生存危及母亲的生命和健康生存时,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强调尊重胎儿的生命权而漠视母亲的生命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及今后的任务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诞生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热点问题

第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概述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后基因组时代:合成生命与生命伦理的思考

第三章 器官移植的发展及其伦理问题
第一节 器官移植的概念和历史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与保障制度

第四章 干细胞研究及其伦理问题
第一节 干细胞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第二节 当前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第三节 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主要国家对干细胞研究的态度
第五节 “一父两母”与基因编辑

第五章 试管婴儿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第一节 生育控制技术带来的伦理之争
第二节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国内现状
第三节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第六章 克隆技术与克隆人
第一节 克隆到克隆羊
第二节 克隆人及其伦理争议

第七章 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第一节 人体实验
第二节 人体实验中的伦理问题与相关机构

第八章 知情同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节 知情同意的概念及发展
第二节 知情同意权在临床医疗各个环节中的体现
第三节 知情同意实施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人体试验)的伦理学相关问题

第九章 动物实验与动物福利
第一节 动物实验
第二节 动物福利

第十章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第一节 死亡标准与脑死亡立法
第二节 安乐死
第三节 临终关怀

第十一章 公共健康与传染病——以艾滋病为例
第一节 公共健康
第二节 艾滋病

第十二章 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 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作物
第二节 转基因的安全性及其监管
第三节 转基因引发的重重争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生命伦理领域相关宣言及法律法规
青年学子眼中的生命伦理
生命伦理主题电影及演讲视频推荐
凌晨四点钟的上海大学(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