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宗心性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85632
  • 作      者:
    谢劲松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禅宗心性论》稿从存在、思想和语言三个维度阐明了惠能禅思想的构成。通过追问心性的渊源、区分禅与禅定的差异、惠能禅思想的重构、禅宗审美如何可能的回答、对美在意境的分析等方面的分析,试图回答的是心性何以是一个美的问题,提出要以参禅的方式进入对禅宗美学的理论建构。
展开
精彩书摘
  《禅宗心性论》:
  佛陀早期所教导的法主要是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作为声闻见道的法是断我见,心性思想不是主题和核心。断我见与断疑见和断戒禁取见是断三缚结证声闻初果的内容,而五蕴非我是断三缚结特别是断我见的核心,因此讲五蕴无常、无我、变异。佛陀这样讲,只是在有为法、不了义法上讲的,讲这个无常与非我时,他还同时知道有一个与五蕴和非我不同的不变异、恒常存在的本际。非我中还有常住的“我”。只是这个时期的重点,是肯定五蕴的无常,而非证实有一个真实不变异的常。因此他在《杂阿含经》中讲:
  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就是强调真心与五蕴之假我是非一非异。”非我”、“不异我”中之”我”就是对真“我”的肯定,是肯定有一个真正的“我”区别于变化中的五蕴假我。
  佛陀的五蕴说是人之身心关系说。蕴的梵文含义是“聚集”与“和合”,他认为“我”乃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并无独立不变的实在,把五蕴认作实在的“我”,并执着五蕴是一主体就是无明,就是我见,就有痛苦。在此说五蕴无我时隐含着一个真我的存在,佛陀讲五蕴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五蕴除色是指物质和能量,色身就是肉身、身体外,五蕴中其余四蕴都是指心的不同作用。“受”是心的感受,“想”是知觉、‘行”是身口意之活动、“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认识和了别功能。五蕴和缘起论都是有为法。有为法是关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生灭变化,无为法讲无因缘关系、亦无生灭变化,如无相、无念、涅檠等关于第八识的法。佛教中的“法”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缘起是说“法”是因条件而生。缘起性空,是说性空是真正的缘起,而性空是第八识之体性,真正的缘起是第八识。
  十二因缘说是讲人生过程彼此互为因果的联系与环节,是身心关系说。“无明”指心的迷暗无知而不明事理,因而无明而生“行”,行是心的动向,“识”是认识和识别作用,“名色”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即作为人的个体,“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触”指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接触,“受”是苦、乐与不苦不乐的感受,“爱”、“取”指对外部世界的爱恋渴望与追求执着,‘有”指果报与生存环境,“生”指轮回而来世再生,“死”是再生之因。此十二因缘前九个都和心相关,第一个“无明”是初因,因此断除无明是关键。这些理论一直被后来的佛教所继承,虽然是声闻法和缘觉法,却也是佛菩提道的基础知识,佛菩提道涵盖了声闻法和缘觉法,但声闻法和缘觉法却不能涵盖佛菩提道。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心性与禅
第一节 禅是大乘佛教
一、坛经题记
二、一心二门
第二节 外道中的心性
一、外道
二、梵我
第三节 早期佛教心性
一、我与无我
二、五位心法
第四节 大乘佛教心性
一、如来藏心
二、如来藏性
三、心性本净

第二章 心性渊源
第一节 思想的区分
一、印度佛教
二、中国文化
三、心的区分
第二节 经典中的心性
一、《楞伽经》
二、《起信论》
三、《心经》
四、《金刚经》
第三节 惠能前的心性
一、楞伽师
二、黄梅禅
三、法融
四、神秀

第三章 禅与禅定
第一节 禅宗谱系
一、谱系
二、法脉
第二节 禅非禅定
一、禅定
二、禅
三、禅宗

第四章 智慧之禅
第一节 心性
一、心之名
二、心之性
三、心之德
第二节 菩提
一、菩提心
二、佛法僧
三、无相忏
四、无相戒
第三节 语言
一、不立文字
二、无言之言
三、自然思维

第五章 般若经验
第一节 顿悟
一、去迷
二、明心
三、顿悟
第二节 般若
一、般若
二、定慧
第三节 无念
一、体性
二、起念
第四节 实证
一、唯证乃知
二、三量互证
结语 如禅生活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近著
三、其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