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解型班级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80356
  • 作      者:
    陈振华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班级乃是学校基于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正式组建的学生群体,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 班级更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班级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度过的。 所以班级又可以看做学生成长的摇篮、人生的驿站、体验忧乐的舞台。
  要使一个班级环境有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健康成长,就必须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在人们高呼“ 理解万岁” 的时候,结合理解教育实验的多种举措,《理解型班级管理》提出了理解导向的班级管理理念。希望本书能有益于中国基础教育,烛照广大师生的生活和生命历程。

展开
内容介绍
  在21世纪的今天,在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教育和管理思想进行彻底的反思,特别要对传统和当下班级管理理念进行彻底解构,认真地清除它们的各种流弊,同时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学生需要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式。《理解型班级管理》应运而生,用新的概念框架去统摄好的意见和建议。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指出我国班级管理的问题,第二章讲述了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问题,第三、四、五章分别介绍了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特征、追求、模式,第六章讲述理解型班级管理的时代难题,第七章则提出了一些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策略,很有实用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引导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即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 沟通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离开了沟通,人与人就很难相处。 沟通与管理也有密切的联系,沟通是管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管理的过程主要是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不断沟通行为。 离开了沟通也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 所以有人说: “ ( 有效的沟通技能) 是良好管理的基础。”①也有人说:“ 管理的实质和核心是沟通。” 同样,师生相处也离不开积极的沟通,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班级管理工作, 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
  有的人把师生沟通分为信息沟通、情感沟通、心理沟通三种,但是在我们看来,师生沟通往往是三种沟通交织在一起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不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疏通心理,加强情感联系,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 情感沟通是最高层次的沟通,不同于三言两语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以心换心的交流,是真正深入到对方心灵深处的交流。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首先,沟通是向学生传达信息。 其次,通过沟通, 还可以了解学生情况, 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 再次,通过沟通,可以形成班集体的制度和目标,作出大家认同的决策。 最后,通过沟通,可以消除师生之间思想上的隔阂,加强情感联系,从而增加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因为正如人们所说的“ 沟通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 。 总之,积极的沟通可以促进师生相互理解,消除误解,统一认识,加强联系,激励士气,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沟通与学生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 有时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 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教师。 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 二泉映月》 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 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 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在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很少和学生接触,向学生传递学校信息时总是以命令的口吻,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至于学生的情绪和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教师是不关心的,因此教师很少有与学生沟通的意愿。 这样,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容易与学生心理产生分歧,师生难以对管理目标达成共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也难以形成心理相容局面。 与之不同,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则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因为没有沟通,彼此都难以了解对方的信息,更谈不上理解对方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离开了沟通,就没有理解可言。 既然强调师生之间的理解,强调把管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那么就必然要以沟通为基础。 而且,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强调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因为处于弱势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胆怯而不敢主
  动和教师沟通。
  理解型班级管理主张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 在周会、晨会、班会时,在班级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生活中,在校内、校外等多种时间和场合都可以和学生谈心,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 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生活小报、班级信箱、家庭联系卡、学生周记和日记、作业批改评语、手机、电话、网络等多种媒介与学生沟通。 面对各种沟通的手段和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等情况选择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在这个网络时代,教师应该掌握网络沟通技术,重视互联网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方面因为占据了学生很多时间的网络生活需要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加强师生沟通,促进班级管理。 因此教师应当熟悉网络化班级管理及其方法。 网络化班级管理主要通过在学校网站或者班级主页上建立班级电子档案( 班级管理信息库) 、网上课堂、虚拟社区、网上班队活动、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特别重视通过博客日志、班级论坛、电子邮件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网络化班级管理还强调师生双方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师生作为班级管理参与者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 体现了教育 “ 以人为本” 的理念。
  同时,理解型班级管理还重视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有效的沟通会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其中一方能体会到另一方的感觉,并接受这种感觉。 为此,教师在和学生沟通前需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成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有论者总结了有效沟通的五个标准,值得我们重视:
  1. 每一名学生的心里话能听到。 教师要和每一名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你面前能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谈出真实感受。 不仅要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也要有同学间的交往,还要有对事情的见解评价,更要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的吐露,也就是让学生把一切事情话语都能向你倾吐。 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2. 每一名学生的困难能想到。 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生活中会遇到困难,交往中会遇到困难。 教师应该能先于学生想到这些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帮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高效地学习。
  3. 每一名学生的不足能讲到。 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活泼好动,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表现出方方面面的不足。 教师要注意观察,善于分析,先于学生发现苗头和趋势,提前给学生讲到,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4. 每一名学生的心事能猜到。 每个人都有心灵的秘密存在,学生是未成年人,心中的小秘密会更多。 作为现代教师要具备敏锐的目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心事都能猜透,因势利导地帮他们化解。 这样他们才能无忧无虑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快乐地成长。
  5. 每一名学生的进步能看到。 歧视“ 差生” 是现代教育的大忌,可以说每一名学生都有上进心,只不过因种种原因,尤其是应试教育下,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看成累赘,视为不可救药,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打击了他们的上进心,导致他们“ 破罐子破摔” 、不思上进。 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走到教育日常工作中的今天,“ 差生” 的观念要尘封。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分为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学生没有差生和优生之分,只是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智能发展情况不一样而已。 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他们表现出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看到,进行鼓励,加以引导,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不断地进步。
  为了进行有效的沟通,人们不仅要懂得说什么和什么时候说,还要懂得怎么说。 要说得恰当,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说,而且不能说个没完,要注意倾听对方说,做到有诉说有倾听,有提问有回答。 只说不听,或只听不说,往往难以沟通。作为教师,特别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欲望和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叹息、诉说、抽泣和沉默中听到他们的快乐和喜悦,听到他们的焦虑、愤懑和悲哀,听到他们对进步、尊重、理解的渴望。
  在沟通中,教师要注意邀请学生合作,接纳并承认学生的感觉;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要时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使学生心悦诚服。 教师还应警戒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否定学生、给学生乱贴标签、唠唠叨叨、不能控制情绪等种种恶习。 这就需要教师真正懂得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欣赏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心交心,以情导情,真情交流。 有研究者建议教师学会这些策略:赞同、理解;使用亲切的语调;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采用积极的假设,比如“ 在讨论中,他经过认真思考得出了这些结论” “ 在目前的情形下,他表现出这种行为,其动机已经是最好的了” 或“ 他的出发点是很好的” ;用试探性的口气询问,比方说“ 我很奇怪……” “ 关于……你能再告诉我些什么吗” “ 我不确定我是否理解了……” “ 我想知道关于……你的意思是……”
  此外,理解型班级管理还强调教师特别要注意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积极倾听和反馈,不板着面孔说教,对学生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要有适当的欣赏,对学生的问题要积极指出和提出解决意见,使沟通成为和谐而有效的沟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班级管理的问题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一、班级管理思想的源头
二、我国班级管理的现状
第二节  当下班级管理的目的问题
一、应然的班级管理目的
二、实然的班级管理目的
第三节  当下班级管理的主体问题
一、教师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权威
二、学生:班级管理的" 当然" 对象
三、班外力量的缺失:班级管理的封闭化
第四节  当下班级管理的手段问题
一、教师的语言:霸权与暴力
二、教师的态度:冷落与歧视
三、管理的制度:监控与惩罚
四、各式各样的压力:巧妙的控制
第五节  结  论

第二章  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问题
第一节  确立班级管理方式的依据
一、时代特征
二、教育目的
三、学生特点
四、学生观
第二节  班级管理方式的未来创新
一、时代特征与班级管理创新
二、教育目的与班级管理创新
三、学生特点与班级管理创新
四、学生观与班级管理创新
第三节  班级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
一、确立新的观念
二、实现角色转换

第三章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特征
第一节  理解的基本内涵
一、理解的含义
二、理解的民主性
三、理解的人文性
第二节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一、人文性的管理
二、针对性的管理
三、民主性的管理
四、发展性的管理
第三节  理解型班级管理与各种管理思想
一、一般管理理论及其教育影响
二、班级管理思想的变革趋向
三、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理论立场

第四章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追求
第一节  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一、创建理想的物理环境
二、创建理想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增加师生的愉快体验
一、增加教师的愉快体验
二、增加学生的愉快体验
第三节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节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原则
一、相互尊重原则
二、全面了解原则
三、情理结合原则
四、刚柔相济原则
五、因人而异原则
六、民主参与原则

第五章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模式
第一节  人性化管理模式
一、制定合情合理的制度与目标
二、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引导
三、利用温和的态度与语言
四、关照学生的合理需要
第二节  民主化管理模式
一、参与管理模式
二、自主管理模式

第六章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时代难題
第一节  学校教育管理的时代遭遇
一、大众传媒的快速影响
二、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
三、青少年次级文化的另类取向
四、家庭环境和结构的巨变
第二节  学校师生的时代症候
一、学生的时代症候
二、教师的时代症候
第三节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实践难题
一、理解学生之难
二、理解型管理之难

第七章  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  理解型班级管理策略的特征
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
二、行政性与民主性统一
三、常规性与创新性统一
第二节  创建理想环境的策略
一、心理契约策略
二、信任与尊重策略
三、民主与平等策略
四、爱护与关怀策略
第三节  增加学生愉快体验的策略
一、愉快氛围策略
二、我感信息策略
三、罚后安抚策略
四、情绪宣泄策略
五、情感融洽策略
第四节  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一、束缚破解策略
二、帮助解困策略
三、问题化解策略
四、积极关注策略
五、动机激发策略
六、有效教学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