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然而,近代以湖南一省为范围自觉地整理湖湘文化遗产、塑造湖湘文化形象,却以湖南建省为契机。正是行政上的独立,催生了文化上的独立意识。通过科举分闱、编修省志、征文讨献、地方祭祀等文化工程,湖南初步形成了对本省的历史文化叙述体系。在此背景下,近代湘学意识得以萌发。第一节明清之际楚文化的自觉意识湖南古属荆楚,有时与湖北分别称为楚南、楚北。又因古属湘州府,地处湘水流域,故简称“湘”。唐广德年间,置“湖南观察使”,始有“湖南”之名。宋代湖南属荆湖南北路统辖,元代湖南属湖广行省。明朝因袭元制,设湖广布政司,辖湖南、湖北。万历二年(1574年),因征讨苗乱之需,设偏沅巡抚。偏沅巡抚半年驻贵州偏桥镇,半年驻湖南沅州,乃治理苗疆的最高长官。清初沿袭明朝的制度,湖南仍属湖广行省管辖。康熙三年(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移偏沅巡抚驻节长沙,“控制南北,领府九州四,屹然一大都会矣” 陈宏谋:《湖南通志序》,乾隆二十二年刻本,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本。。至雍正二年(1724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湖南成为一个独立的行省。但湖南巡抚受湖广总督节制。直到咸丰以后,巡抚职责渐渐提高,几与总督相埒。因此,“就中国本部18省而言,湖南发展成为行省,是晚近的事”。
在湖南独立建省之前,湖南地域文化是楚文化的一部分。周楚时期,以江汉平原及洞庭湖区域为中心的楚地文化高度发达,《楚辞》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高峰。但在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楚地被视为“风俗夷獠”“蛮越杂处”的荒僻之地,文化上落后于他地。宋代周敦颐出,成为理学的开山;旅居湖南的胡宏、胡安国、张栻等人在长沙、衡山一带讲学,开创“湖湘学派”。 一时学术之盛,无出于湖南之右者。这时的“湖湘学派”,所涉地域大体上在洞庭湖、湘江一带,也是一种模糊的称呼。至南宋末年,张栻去世,湖湘学派中未能产生与其他学派相抗衡的重要学术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的“湖湘学派”渐渐分崩离析,风光不再。地域学术文化意识一度中断。但流风余韵,渗透于三湘大地,影响着后世士子。下至元明清之时,湖南名家辈出,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文化。其时对湖南地域文化的叙述是包含在楚文化之内的,尚未形成以湖南为范围整理文化遗产的意识。明末清初,湖南士子如周圣楷、廖元度等已开始注意搜集整理本土文献。周圣楷(约1583—1643年),字伯孔,湘潭人,少有隽才,游京师,与竟陵钟惺友善。为文不趋时尚,故屡试不第。40岁后遂绝意科场。周圣楷好谈古论今,结交名流,于湘潭城东筑湖岳堂,辟帆园,与诸人讲学著述于其中。周圣楷留意楚地文献,网罗楚地古今藏书、名人胜事,纂成《楚宝》《楚才奇绝》及《湘水元夷》等书。其书大都毁佚, 惟存《楚宝》。 关于周圣楷的情况,可参见文鸣《楚志全书〈楚宝〉及其作者周圣楷》一文,《图书馆》2010年第5期。《楚宝》乃周圣楷穷十年之功而成,是书“载楚地、楚人、楚事, 皆有所论断, 不苟与昔人同, 又不肯为昔人作注脚”。全书共四十五卷,收录楚国人物和名胜, 分二十五门, “大致以人物为主, 而稍以山水古迹附之。既非传记,又非舆图”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一八,“传记类存目四”。, 在地理方志著作中别具一格,故被《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史部传记类。与以往的方志相比,《楚宝》一书旨在成为一部“楚志全书”,囊括楚地、楚人和楚事。何谓楚地?周圣楷追溯历史地理的演变,指出:楚地在春秋战国时“兼有陈、徐、吴、越之地, 延袤六千余里, 盖举今之大江南北, 以暨淮海尽入版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将楚国一分为三,而有西楚、东楚与南楚;自明迄今, 遂以湖北、湖南为全楚之界。其次,《楚宝》一书侧重表彰楚地先贤人物,其书名“楚宝”即喻楚地人,盖因地灵往往借人杰得以彰显。作者尽收明季以前楚地贤人名,然后按类编,逐一介绍,尽可能地复原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并予以评判。经过周圣楷的搜讨整理,“自皇古以迄前明, 上下数千年, 全楚人物可与白珩争美者, 条举胪列, 如叙一家谱。” 裕泰:《重刻楚宝序》,周圣楷:《楚宝》,岳麓书社,2008年版。清初,又有湘潭廖元度收集楚地诗歌,撰成《楚风补》,使楚地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整理。廖元度(1640—1707年),长沙人,号佣客,晚年又号大隐,诸生,通经史,善诗文。廖元度生于明末,长于清初。时局动荡,文献遭毁,廖元度引以为恨,发愤著书。因《诗经》有十五国风而独无楚风,廖元度于是“拟征楚人之什, 以补楚国之风” 廖元度:《楚风补·征诗小引》,《楚风补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经过“十易寒暑” 的广稽博览、钩隐搜遗,廖元度共搜集了上自远古、下迄明末有关楚地的诗歌谣谚共5000余首,命其名曰《楚风补》。是书乃汇集楚地古今诗歌的总集,为今人研究楚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后世反思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书在廖元度生前未能刊行,直到他死后四十年,即乾隆十一年(1746年),吕肃高任长沙太守,为之大力吹嘘,并聚集了谭之纲等人进行校刊,此书始得印行。李中华:《〈楚风补校注〉:楚文献整理的硕果》,《江汉论坛》2005年第5期。《楚宝》和《楚风补》的先后面世,表明明清之际楚人地域文化自觉意识的发展。与以往相比,他们更强调楚文化在全国的地位与价值。周圣楷就强调:先秦诸子书实际上开始于楚人所作的《鬻子》,老子、庄子的著作更是楚文化的瑰宝, 因而孔子在删改《诗经》时保留了许多楚地的诗歌。他还认为:文学上,《楚辞》是后代辞赋之祖;军事上, 楚地人是舟师和射法的创造者;政治制度上, 楚国设立的“令尹”这一职官实际上是后世宰相制的开始。一言以蔽之:楚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多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之一。而廖元度以《楚风补》名楚地诗歌总集,意在弥补《诗经》十五国风而无“楚风”之缺憾,为楚诗歌争得应有的地位。《楚风补》作为以一人之力而完成的楚地自古至明诗歌总集,卷帙浩博,舛漏众多,因而遭到《四库全书总目》的讥刺。但它的“意主夸多”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楚地诗歌成就的表彰意识,所成也堪称楚地诗歌之大观。以上两书作者均为湖南人,但因其时湖南、湖北尚未分立,他们对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体现为对楚地贤人、楚地诗歌的表彰上。随着湖南、湖北的分治,湘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发展为对湖湘文化的整理与表彰上。这首先是通过划分地界来完成的,即将对湖湘文化的叙述从对楚文化的叙述中分立出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