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构建的是由抽象推及到具体的思想体系。道论是关于世界的最高抽象,德论论述“道”的表现,人性论论述的是“道”和“德”在人身上的表现,这就从抽象走向了具体,再进入社会生活和人生修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德”时,就更为具体了。
社会历史论由历史发展阶段论和社会管理论构成。
1.历史发展阶段论
老子将以往的历史发展按领袖和民众的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上古代、古代、近代和现代(这里说的近代和现代都是相对于老子的时代而言的)。这四个阶段的内在逻辑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说的“太上,下知有之”,就是上古代,相当于我们说的原始社会早期的氏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亲之誉之”阶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部落社会时期,也就是中国古代史中说的尧、舜、汤、禹时代。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畏之”阶段,相当于我们说的进入了阶级对抗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老子当时生活的时代。这个阶段的统治者,老子将他们称为盗魁贼首!
《道德经》赞扬早期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由于以人为取代自然,人的本性逐渐堕落,社会越来越远离大道,造成历史的倒退。老子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本性越来越丧失,这个观点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历史倒退论而加以批判和否定,而应该看重其警世的意义。
2.社会管理论
《道德经》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社会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由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国家管理、民众管理组成。
一是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在老子看来,社会治理那么复杂的事,归结起来,不过就是“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项,“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如果这三项还说得不够清楚的话,那我们可以再将它概括起来,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是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道德经》提出的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其合理内核主要有:首先,社会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培育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社会管理必须避免“上之有为”;最后,无形的管理比有形的管理更重要。这里说的“有形”管理指管理机构、条例、章法、奖惩措施等;“无形”管理则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榜样示范效应、社会文化环境及管理心理状态等。管理者真正做到了“为无为”,天下也就“无不治”了。
三是国家管理。《道德经》认为,国家管理必须“以道莅天下”。让“道”的法则处在莅临天下的最高地位,就能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
国家管理主要涉及下面五点:第一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乎”?治国的根本是要做到公平平等;第二是“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让民众“自化”、“自富”、“自正”“自朴”,概括起来就是通过自我管理形成社会自组织系统;第三是在管理政策上,国家的政策法令只要有总体原则和轮廓就行了;第四是对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权力必须限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第五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要努力做到“两者各得其所欲”的双赢;出现争端时,要坚持“其事好还”的指导思想。
四是民众管理。对民众管理,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主要是治理天下必须以民生为重,使民众“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改善民众的居住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安居乐业。
五是“治人事天莫若啬”。“治人”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天”指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莫若啬”指最基本的原则是爱惜和节俭。因为这样才能“早服”,即及早服从“道”,按“道”的要求做事,使各种矛盾和问题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