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求学与治学
我的人生从这里起步
“新群”教诲与“雅礼”精神
豪情满怀的中学时代
走进心理学
师恩难忘
国外求学的岁月
从知觉研究到汉语认知研究
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
语言障碍的研究
博采众长
“开张”和“关门”
退而不休,争当明白老人
什么铸造了人生的轨迹
选择和探索中的兴趣问题
选择中的进与退
人生中的“不怕”和“不悔”
第二编 人才培养
教学相长
研究生应该学习什么
研究生如何做好研究
科研中的人格因素
创新要高于前人,又要基于前人
我为什么提出百篇高端刊物论文阅读计划
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献报告的质量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前前后后
知难而进,合作双赢——听开题报告有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享用丰盛的“方法学套餐”
论文评审中的烦恼
学位论文要避免的一些错误
我又当了一次论文评审中的“恶人”
从论文撰写和答辩中学习到什么
我对“研究逻辑”的一些认识
宽严有度,实非易事
科研中的苦与乐
师生情谊深,铁杵磨成针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数据积压是科研工作的最大浪费
我们的第一篇文章是如何“被”掉价的
我们的这项研究为什么中途停了下来
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发表在《Science》上
挑战传统观念的一项研究
言语交流中一项重要而有趣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的贡献
再谈硕士研究生在科研上的贡献
我高兴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我们实验室的张大姐
向罗倩学习什么
我的泰国留学生林勇明
教师节是教师自己的节日
回味2013年的教师节
重读韩愈《师说》
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一部教你成为“智者”的好书
学会处世、做人的策略
杜拉拉“职场经验”的普遍价值
道光皇帝的几次“面试”
第三编 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的学科建设
记忆中的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
《脑科学与儿童智力潜能开发》咨询报告的由来和影响
脑科学引起的教育观念的变化
参加“973课题”的“苦辣涩酸甜”
汉语认知研究20年
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一个词汇阅读模型的提出和反思
语言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兼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汉语认知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关于心理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打好基础、受用终生——普通心理学课程建设经验和体会
普通心理学CIC教学模式
时代要求、人才需要——《普通心理学》教材的第一次修订
《普通心理学》教材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普通心理学》教材(第四版)修订中的“扫尾”工作
海峡两岸学者友谊的象征——《认知心理学》出版始末
“我们是读您的书长大的”
附录
一位探索心灵奥秘的学者
基础心理学的一次成功转型——记彭老师在脑成像研究方面的探索
“做人之道”与“治学之道”——访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彭聃龄教授
“口吃”与脑神经通路的异常有关
壮心不已的彭聃龄先生
一位快乐的探索者——记我的导师彭聃龄教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