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穿越千年的叮咛:《颜氏家训》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058690
  • 作      者:
    高方著
  • 出 版 社 :
    海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朝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家教类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已沾溉世人一千四百余年。虽说《颜氏家训》之前就已经有了诸葛亮《诫子书》、嵇康《家诫》、杜预《家诫》、陶渊明《责子》等为数不少的家教文章,但这些作品或者过于短小片面,或者未能很好流传,都不如《颜氏家训》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原籍琅邪临沂,生于江陵,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文帝期间,卒年不可确考。因为入隋不久即去世,人们仍习惯称他为南北朝人,甚至有人因其在北齐生活最久而直呼其为北齐人。颜之推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因九世祖颜含随东晋司马睿渡江有功而位列士族。
  颜之推七岁开蒙,九岁丧父,在兄长的教养下长大。他十二岁在当时的湘东王、后来的梁元帝萧绎座下听其讲解老庄之学,但自己却对《周礼》《左传》和文章之学更感兴趣,“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侯景之乱中,已经入仕的颜之推在萧绎军中兵败被俘,萧绎即位后任散骑侍郎,奉命校书,并因此读到很多皇家藏书。西魏入梁,梁元帝被杀,颜之推被掳。当他心怀故国想要经北齐回到梁朝时,却听说陈霸先代梁自立,遂留仕北齐,二十年间官至黄门侍郎,并曾主持文林馆事务,主编《修文殿御览》。这一时期也是他的学问得到最大增长的时期。北周灭北齐时,四十七岁的颜之推被遣送长安,授以御史上士之职。隋代周后,颜之推被隋文帝太子杨勇召为学士,《颜氏家训》即成书于此时。大约数年之后,颜之推病世。关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在《家训》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
  颜之推的一生是由南入北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在《慕贤》篇中也说:“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正因为颜之推的“身历南北”“闻见已多”,他才能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识所感为自家子孙及诸多后人留下《颜氏家训》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家训》共七卷二十篇,涉及了日常生活中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世、求仕治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二十篇的篇目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我们在本书中展开论述的段落均出自二十篇的重点部位,先原文,后解说,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家理解《颜氏家训》的精髓、偏颇甚至谬误,从而使这部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家庭教育。
展开
作者简介
  高方,黑龙江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致力于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曾有多部论文著作发表出版。级科研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涉及了日常生活中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世、求仕治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二十篇的篇目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高方的《穿越千年的叮咛——颜氏家训解读》中展开论述的段落均出自二十篇的重点部分,先原文,后解说,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家理解《颜氏家训》的精髓、偏颇甚至谬误,从而使这部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家庭教育。
展开
精彩书摘
  润物无声的身边教化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序致第一)
  上述百余字是颜之推所作《家训》第一卷的第一段文字,可以说于全书具有开宗明义的意味和意义。细细品赏,真如唇齿间含了一个千斤重的橄榄一般,令人备觉回味无穷。
  当人类以赤足穿越深山草莽,以兽皮遮羞取暖,以火把开荒取路,从幽暗的地穴来到开阔的水滨,一步步走过野蛮和蒙昧时,当人类的婚姻制度经历了群婚、对偶婚的杂处进入到对象稳定、相对文明的阶段,家庭这一重要的社会单位便应运而生。在西方,恩格斯曾专门以长篇文章论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提出了与其时代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理论。在东方,对早于他一千三百年的颜之推的时代而言,一夫多妻制在文化上仍具有理所当然的合法性和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但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同样释放了热情的家庭对社会的意义。
  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支撑,人们习惯将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概括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人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夫妻之间当存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所以,人们大多习惯将忠、孝、忍、悌、善作为“五伦”关系的准则。
  明眼人一望可知,“父子”“兄弟”“夫妇”均依于家庭而生,先就占了“五伦”之三,是绝大多数。而中国古代的社会是视“家庭-家族-国家”为一体的“家国同构”格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提并论的理论主张早就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君臣关系的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可以说是“家国同构”最直接的表现,而最为古人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更是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
  颜之推所作的是“家训”,这里的“家”不是先秦所言卿大夫之家的家,而是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由父母夫妻兄弟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古人所崇尚和一直在进行的修身教化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颜之推也承认“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但就自身所处的时代而言,他先是表达了对所谓“时贤”的不满,说魏晋以来所著诸子说的都是彼此重复的大道理,就像在房子底下盖房子在床上又架床一样没有意义,进而说明了自己作此《家训》所存的整顿家门、教诲子孙的愿望。
  “屋下架屋床上施床”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意谓前代圣贤之书在教化方面已经很完备了,魏晋诸子的言论只是在无谓地重复前人,虽然用尽心思,却只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并没有提出新的可行的方法。而自己如今的举措则不然,因为人的特性大抵都是“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更愿意相信自己亲近的和信服的人所说的话。这句话不仅是颜之推旗帜鲜明的观点,也揭示了千古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别的真谛之所在。亲近者之言我们更容易接受,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毫无私念一心为“我”的初衷;信服者之言我们更乐于接受,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做事能力与处世之道,而他们的成功也可以复制为我们的成功。这些身边的人和事是如此的温暖而真实,而切近受教者身心的教育与轨范有着大而化之的社会道德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力量和优势。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是颜之推为佐证自己观点所举的事例,具体、有趣且可信度极高。“傅婢”就是富贵人家照管幼童的婢女,“傅”是辅佐的意思;“寡妻”指的是妻子,而不是身为寡妇的妻子,一般有嫡妻或贤妻之意。《红楼梦》中,贾宝玉不听塾师的规谏却能为袭人的软语所箴,就是“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人们所熟知的乐羊子妻断匹劝夫的故事和邹忌之妻诫夫客观评价自己的故事,虽与真实的斗嘴争吵无关,却在更加宏阔的意义上使女性成为了丈夫的人生导师。不知颜之推在举例时是否想过,“傅婢”也好,“寡妻”也罢,他们所行的都是柔和的劝诫,而不是声色俱厉的数落与责难。这或许也是颜之推在不动声色中给我们的一处小小的提点。
  ……
展开
目录
一  教子篇
  润物无声的身边教化
  “胎教”与“早教”
  关键的“养成教育”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莫逞口舌之利
  爱不可偏
  不做“痴人
  重组的家庭
  名声的“正能量”

二  修身篇
  学贵专一
  百业皆尚勤学
  问学之妙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过犹不及的奢与俭
  君子必慎交游
  修身:实至名归
  杂艺唯养心性
  乐以明礼

三  思想篇
  性命不可苟惜
  读书当求甚解
  术业有专攻
  不可贵远贱近
  宜重文武,当戒征伐
  文章的实用与怡情
  文章之“本末”
  养生在道不在术

四  民俗篇
  “抓周”与“庆生”
  男尊?女卑?
  金兰之好结义情
  巫术之有无
  离别总关情
  佛教的力量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一方水土一方人
  生有养,死有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