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子《易》注考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8701148
  • 作      者:
    赵文源著
  • 出 版 社 :
    语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文源,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现在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任教。
展开
内容介绍
  《语言接触与汉语研究丛书:朱子<易>注考源》以朱子对《易经》词语的全部注释为考察对象,通过语源的考辨,字义的疏证,来揭示朱子的易学思想。朱子在融裁诸家《易》说的基础上,以还《易》本来面貌为指归,创建了与以程颐为代表的义理学和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鼎足而立、气象迥异的理—数—占易学体系。该体系以太极为最高范畴,以占筮书为《易》之基本定位,以由象数生发义理为一贯理路,是朱子在重新梳理历代易学象数系统,整合北宋五子易学成就的基础上,集大成的创造。
展开
精彩书摘
  2.2朱子易学的基本精神
  朱子易学颇多建树,在易学和哲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朱子易学著述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太极图说解》《周易参同契考异》《朱文公易说》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与论学书信中也有大量讨论易学问题的篇章。如果将朱子的学术归结为“道问学”与“尊德性”两个方面的话,那么朱子易学不仅为这两个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而且成功地将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
  朱子易学的基本理路是以占筮书为《易》之定位,由象数生发义理。朱子追本溯源,认定《易》本为卜筮之书,从而考察了三圣作《易》的区别与联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易学的象数系统,整合北宋五子的易学思想,集诸儒之大成,建构了以太极为最高范畴的易学思想体系。2.2.1《易》本卜筮之书
  朱子最鲜明、最重要的易学观点就是他反复申说的“《易》为卜筮之书”的命题。朱子作《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的目的就在于还原《周易》占筮的本来面貌,这种勇猛求实的探索精神,强烈地冲击了当时义理、象数两派的《周易》学说。朱子说:“如《易》,某便说道圣人只是为卜筮而作,不解有许多说话。但是此说难向人道,而今人不肯信。向来诸公力来与某辨,某煞费气力与他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说。只做放那里,信也得,不信也得,无许多气力分疏。且圣人要说理,何不就理上直剖判说,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人不可晓。又何不别作一书,何故要假卜筮来说?又何故说许多‘吉凶悔吝’?此只是理会卜筮后,因其中有些子理,故从而推明之。所以《大象》中只是一句两句子解了。但有《文言》与《系辞》中数段,说得较详,然也只是取可解底来解,如不可晓底也不曾说。而今人只是眼孔小,见他说得恁地,便道有那至理,只管要去推求。”
  “《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其实并非朱子发明,其说早见于史乘,《汉书·儒林传》:“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禁,故传受者不绝也。”宋儒中,欧阳修认为六十四卦的功用本为占筮,欧阳氏《易或问三首》:“六十四卦,自古用焉。夏、商之世,筮占之说略见于书。文王遭纣之乱,有忧天下之心,有虑万世之志,而无所发,以谓卦爻起于奇耦之数,阴阳变易,交错而成文,有君子、小人、进退、动静、刚柔之象,而治乱、盛衰、得失、吉凶之理具焉,因假取以寓其言,而名之日《易》。至其后世,用以占筮。”苏轼也附和班固之论,苏氏《易论》:“《易》者,卜筮之书也。挟策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而非圣人之道也。圣人之道,存乎其爻之辞,而不在其数。数非圣人之所尽心也。然《易》始于八卦,至于六十四,此其为书,未离乎用数也。而世之人皆耻其言《易》之数,或者言而不得其要,纷纭迂阔而不可解,此高论之士所以不言欤?夫《易》本于卜筮,而圣人开言于其间,以尽天下之人情。使其为数纷乱而不可考,则圣人岂肯以其有用之言而托之无用之数哉!”不过至南宋,持此论者已寥若晨星,朱子有感于斯而作《周易本义》,力图从占筮的角度来注释卦爻象与卦爻辞,实际上发扬光大了班固、欧阳修、苏轼“《易》为卜筮之书”说。
  首先,朱子以确凿的史实论证“《易》为卜筮之书”。朱子认为正是因为《周易》的本义在占筮,所以《易》只掌于太卜之官、孔子也不曾传授《周易》。他说:“且孔子当时教人,只说‘《诗》、《书》、执礼’,只说‘学《诗》乎’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元不曾教人去读《易》。但有一处,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也只是孔子自恁地说,不曾将这个去教人。如周公做一部《周礼》,可谓纤悉毕备,而《周易》却只掌于太卜之官,却不似大司乐教成均之属样恁地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缘起
1.2朱子易学研究的回顾
1.3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角度
第二章朱子注《易》特色
2.1朱子易学的格局
2.2朱子易学的基本精神
2.3朱子注《易》特色
第三章朱子注《易》发例
3.1太极
3.2阴阳
3.3八卦
3.4三才
3.5上卦下卦(二体)
3.6卦象
3.7卦德
3.8卦体
3.9互卦
3.10卦主
3.11十二辟卦
3.12变卦
第四章《周易》上经
4.1乾卦第一
4.2坤卦第二
4.3屯卦第三
4.4蒙卦第四
4.5需卦第五
4.6讼卦第六
4.7师卦第七
4.8比卦第八
4.9小畜卦第九
4.10履卦第十
4.11泰卦第十一
4.12否卦第十二
4.13同人卦第十三
4.14大有卦第十四
4.15谦卦第十五
4.16豫卦第十六
4.17随卦第十七
4.18蛊卦第十八
4.19临卦第十九
4.20观卦第二十
4.21噬嗑卦第二十一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