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本义》:
【本义】扬弃不确定性,走向现实性却面临不确定性,可能获得现实性的各方不相容。
【解读】《无妄》六爻构成螺旋式上升循环的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不确定性不断被扬弃而走向确定。从前五爻的分析表明因为孤立所以存在不确定性,正固于更高的体系则可获得确定性。不确定性的不断扬弃过程就是正固体系不断展开过程。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从有限到无限,在螺旋式上升的展开过程中趋近绝对的确定性。
“行有眚”和卦辞“其匪正有眚”含义相似。
“无攸利”则是不确定性根源,可能获得现实性的各方非此即彼的零和导致孤立的任何一方都无法完全确定的获得现实性,如果能突破彼此孤立走向整体正固,则从整体而言可完全确定的获得现实性。
【演绎】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在《无妄》卦看来只不过是孤立地看还是整体地看。如电子衍射现象,单个电子落在哪个点是不确定的,按波函数给出的概率分布,但大量电子所生成的衍射条纹则是确定的,亮条纹处对应电子出现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处对应电子出现概率小的地方。所以如果孤立地看待单个电子则该电子的落点不确定,如果从电子整体来看则完全确定。所以扬弃不确定性的实质就是扬弃其孤立性而迈向全体、全面。
像战争可谓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在《无妄》看来不同战略层面的指战员其所面对或所掌握的不确定程度是不一样。面对战争的不确定性,我们往往面临这样的矛盾,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假如某战略层面的将领可以考虑打五六成把握的仗的话,那么更高战略层面的将领就应该考虑七成把握以上的仗,这是因为,一方面更高战略层面的将领肩负更大的责任,因而需要更慎重的考虑;另一方面,处于高战略层面的人比处于低战略层面的人掌握更多对冲风险的手段,因而没必要去冒不必要的风险。总而言之,战略层面越高越具对冲风险的能力,因此理想的全局性战略应该是零风险。
如《无妄》九四所解读,对冲是扬弃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对冲理念由来已久,在政治、军事乃至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人们都可以找到对冲理念的影子。像管仲和鲍叔牙在“非纠即白”的形势下,哥们俩两边押注,这也可看作是一种政治上的对冲,以更确定的实现自己心怀天下的抱负。对此,子路、自贡都质疑其不仁,但孔子却从天下人民这一高度给予肯定:“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因为在孔子心中,天下人民比君王重要,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只能舍鱼而取熊掌。这说明,对冲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才能运用,如果仅为一己之私,就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老百姓有意无意间都在践行着对冲理念。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这样一句话:“不成功,便成仁”。人们在讲这句话时不经意间已经站到了精神的高度。对于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先贤来说.三不朽就是精神的高度,“不成功,便成仁”意味着必得其一,从而可以完全确定的实现'人生追求。
从“不成功,便成仁”这句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道德在对冲中扮演着重要的对冲力量。对于这点,我们可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进程来加以分析。从古至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由于总是存在不确定性、风险、邪恶、黑暗、各种各样的限制等等,导致人生因而难以完整,人们总觉得在人生过程的每一环节总有所欠缺。这种不满足促使人们不断追寻其完整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