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7029
  • 作      者:
    林明进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林明进老师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入室弟子,孜孜矻矻半甲子,教学相长三十年,寓情寓理于笔端,讲述动人的生命故事,给予“学生”二字全新阐释,即学习陌生的知识、学习生存的能力、学习生活的趣味、学习生命的价值、学习求生的韧力、学习生生不息的使命。
  2、因学生一句“老师这么会讲,写篇作文来看看!”,林明进老师开始在facebook上写故事,随即大受欢迎。不仅网友纷纷转载点赞,更有文章被选入台湾当地教科书。
  3、台湾地区上市首月印刷十三次,二十余位著名作家、名校校长及社会知名人士联袂推荐,金石堂、博客来畅销图书。
  4、2014年夏天,林明进老师在北京辛庄师范为华德福教师讲授《大学》,以古老智慧及美德,点拨如何在时代变迁之际“从容进退、活出价值、升华自我”。
  5、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尽力去创造,人生才会快乐、安定;勤于检视自身,自己先做典范,才是做人最基本、核心的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林明进,台湾省宜兰县三星乡人。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台湾师大国文研究所结业。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入室弟子,从毓老就学三十余年。台湾教育部门高中国文课程修订委员。现任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国文科教师,每年进行各种演讲达百场。著有《学生》《创意与整合的写作》《林明进作文教室──训练篇》《林明进作文教室──技巧篇》《大块斋读易笔记》《成语辨正辞典》《古文观止鉴赏》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读书学习,无非是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学生”二字,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个身份,更是我们一生为人的学“生”之路。
  只读了一天就被退学的反叛少年,不失赤子之心,多年后成为外销工厂的老板;“照规矩来”的肄业生,诚信重诺,没拿到毕业证书,却拿到“专业经理人”人品卓越形象;边读书边养家的“小爸爸”,面对比自己小两岁的学弟,讲出“要做对的事,不要走错的路”;看似文弱的艺术才子,却敢于拒绝既定规则,为自己做主……
  《学生》六部分二十九篇文章,皆围绕“学生”二字展开。每个故事,每段述说,既是对青春的珍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一朵路边的野花有其澎湃的世界,一片翻腾的流云也有它婆娑的浪漫,每个人的一生,本来就都是在等着接纳自己,找自己的天空与价值。
  我们会离开校园,但始终都是“学生”。
  我们会面对坎坷,但仍然要学着如何过好这一生。
展开
精彩书评
  ★为什么起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书名(指《学生》)?原来他(林明进老师)的用意是要强调生。如果给生字打个双引号,写作学“生”,这个普通的词汇马上就变得有分量了。他奋笔写下教学生涯里见证的生命故事,他写出了生命的光辉、刚强、坚韧、活力,以及向善和向上的本能,古老的智慧依然可以活在今人身上。
  ——《新京报》

  ★有流氓学生为女友怀孕夜奔求助而知晓黑社会的陌生知识,写学生以其身障父母为傲而感生生不息的使命,写校园霸凌与同学间的特殊义气,以及每学期推举班级干部、征求志愿者的生活趣味,体验生活的价值,获得求生的韧性。娓娓道来的每个故事,皆传达现今台湾校园内仍存在的大小问题,也是每位师者、学子、家长须借鉴与深思的课题。
  ——《自由时报》

  ★(林明进老师)说,师道就有“尊”,老师管束学生,自己没办到,当他们犯错又怎能责怪?他认为,和学生相处是一门大功课,要怎么带,才能感动他们,才会有情感上的交流,最基本就是要学会“倾听”、“尊重”。
  他说人生本苦,快乐事没几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去创造,人生才会快乐、安定;他检视自己,凡事都要从自身做起,“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自己先做典范,才是做人最基本、核心的价值。
  ——《教育人》

  ★一个高中老师三十年来观看众生相写下的篇篇故事,不也是一种颇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民族志?
  ——林柏仪(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师友斜影
  建中一百一十四周年校庆,雨下得不小。小驼客们没把它当回事,闹热滚滚,跟每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一样,亢奋得很。从上午九点起,我就没有离开庄敬三楼的办公桌。一拨拨的学生来看你,一声声地亲切问你“老师好”。
  看到一个人:惊喜。想到一个人:惊悚。
  这两个人,只要是晚近三十年建中毕业的都该知道。做一个工友,可以像这个样子;做一个老师,就要像这个样子。
  红楼斜风,灰雨蒙蒙。最难得的是看到一个人——老工友阿猜。
  阿猜抱住我,我抱住阿猜。她跟我母亲一个岁数。庄敬楼二楼的老工友,退休整整已有十个年头了。中午,我们站着聊了一个多小时。几位年轻老师不晓得我眼前这位阿嬷是何等人物,看我和她手舞足蹈、口沫横飞的劲儿,该十分纳闷儿。他们不懂,那不重要。
  一九八四年八月来建中,她是我第一位认识的建中人。我的座位被安排在庄敬楼二楼大办公室的偏远角落,位置紧临阿猜的独立办公桌。我帮她接了很多电话,因此很快就认识了全校的师长。
  我和她成了忘年之交。
  她也告诉我很多的规矩、很多的秘辛——
  “这里的老师绝大部分是主任出身,你要有礼貌哦。”
  “这里的老师很多都从大陆来的,都是很有家学的。”
  “这里的老师只要把书教好就没事了,但学生很挑。”
  “这里的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学校非常自由民主。”
  老夫很快就进入状态。
  “你今年几岁?”
  “阿猜给你猜!”
  “四十八!”她自信笑着说。
  “你好准哦!”天啊,我当年只有二十九!
  那个年代初到建中执教的,大多四十来岁。
  十八年后,二〇〇二年那一年,阿猜退休。送别宴中,我再考她:“阿猜,你猜我几岁?”
  “你看起来大概四十五,哈哈哈……”
  她就是这么一位聪慧的老嬷嬷。
  阿猜不识字,全校两三百个老师的印章,她毫不含糊。我问过她:“阿猜,您怎么这么厉害,一个字都不认得,建中上上下下那么多个印章,您是怎么辨识的?”
  “不会难啦!印章的字比较好认啦!”她幽默得很。
  有一天,她帮我泡一杯花茶,跟我聊了起来。
  “当年,学校要把我放到现在的庄敬楼二楼,我阿猜哭了三天三夜。阿猜我不识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主任说要我历练历练,不能永远只是送公文跑上跑下。他不是要欺负我,可是到二楼面对的是所有老师,每一个人都有来头,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师,一些文书作业我怎么办?以前只消把公文从教务处送到总务处,不用脑都行,现在怎么办?”
  “你怎么办?”
  “哭完我就想,靠天公疼憨人,这样是不够的。天公应该最疼诚恳的人,咱要做给人家看,不能摇尾乞怜,求人家同情。我就每天五点多到校,把每一个桌子都擦得干干净净,七点多老师们看到我时,我已经满身是汗。喝茶的老师我给他泡茶,喝开水的我给他递开水,看能不能感动老师。原来老师不是我阿猜想得那么威严,这二十几年大家对我比对谁都要好。不识字没关系,要懂得人情义理,我阿猜真感恩。”
  阿猜不邀功,男男女女都打从心底称她“地下校长”。
  阿猜不恃宠,上上下下都乐意买她的账,有求必应。
  有一年,她的幺女考进了我好友担任高阶的公司。我面告公司总经理,这女孩儿的妈十分了不起。友人悃悃恳恳地说:“这质朴的新手非常卖力。”她在公司一待就是十五年,职位一步一步往上升。
  今天,阿猜握着我的手,讲到激动处老眼红眶。阿猜说:“多谢你给我女儿痛疼,多谢林老师。”老夫说:“我没关任何说,都是她给自己牵成。”
  一位目不识丁的阿猜,栽培了几个博士孩子。留学的留学,当教授的当教授,一下子全翻了身。一个干了三十余年的女工,最讲求知书达礼。乖巧的乖巧,智慧的智慧,一家子光耀门楣。
  “我阿猜没读书,但是我教咱子要做个谦卑的人、有用的人、有口碑的人。”
  “您一直没告诉我,印章是怎么记起来的?”我心里恭敬地注视她。
  “我怎么记得起来?哭出办法的!我不是要大家全部改成木头章吗?每一颗章我都画一个头,只有我认识……哈哈哈……”
  “阿猜,您够厉害,您最巧!”
  那位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像个红番鸭的老阿猜,在我眼前笑呵呵地离去,熟悉的右手往天上一挥。老夫戏谑地说:“阿猜,这次走路像天鹅哦!”
  阿猜傻笑着答:“鸭母就是鸭母,讲得那么好听。”
  她的背影像极宜兰老家的母亲。我忘了再抱她一次……
  听着咳咳的笑声,看着摇摆的身躯,我给阿猜下了注脚:
  如果,只能做一片叶子,不必妄想造一片森林。
  可是,一片叶子一声铿锵,也能是伟大的归宿。
  骤雨不歇,晚出的噩耗,穿雨入耳。最难过的是想到一个人——石厚高老师。一位数学老师走了。学生一代传一代,大家知道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上他的数学课,文学、史学、哲学、科学、玄学,学生都听得入神。他为理想在建中度过晚年,最后在书店看书倒下,从此没有醒来。
  跟他共事那么几年,竟然没跟这位数学大师讲过几次话。他有腿疾,不便于行,手握钝重的拐杖,一跛一跛地走。反复不断的儒师身影,竟是我日积月累对他唯一的记忆。
  《数学传播》月刊,期期有他的文章,细说中华数算史。国文科以外的学科,中文学养丰赡的建中老师比比皆是,数他最特殊突出。《历史月刊》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他的文章,从明清的数算到近代我国数学大家,他如数家珍。逻辑能力可以从数学鉴别,也可以从国文的表达力窥知。国文跟数学,在建中讲台上,他自搭自唱,唱起了逻辑力。
  这位出身建中初中部、高中部,最后定居建中的数学家,除了是建中老教员,当年也在东吴化学系兼过很长时间的课。亲切聆听他的教诲,竟然是他退休多年以后,刻意找我。有一天在三楼上课,霍然见石老师拄着杖,立在门外。
  “你的《易经笔记》我看懂了,证明你真懂,接着写……接着写……”
  “林老师,这是我从福建带回来的田黄石,送你。”
  天啊!我何德何能,让敬畏的偶像意外赠物?没想到,《建中学报》连写十八年,竟开展出我俩浓浓的情谊。
  这一期有没有登出遗作,我尚未得知,也没去闻问。只是听到他走了,走得意外,也按照他的方式走了。这位一生嗜书如命、杏香盈盈的前辈,走得离奇。听说他正在书店专注阅览的兴头上,喊一声“好痛”,就没了。
  我跟他不熟,映眼的,只有一拐一拐威严的身影。
  我跟他很熟,深邃的,他那慈蔼的眼神鼓舞了我。
  记得他退休前三月,我送他一支笔,上镌“算数学天地,游人文江湖”,难得一张沧桑的老脸,他笑纹纹地握我的手,连呼谢谢。有一天,我上完第八节课,石老师在夕阳圆红绚烂的傍晚,约我去吃建中牛肉面。他是老建中人,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他也习惯吃那种“有汤没有肉”的牛肉面。“老张,各加一个卤蛋,三块豆腐干。”他吆喝着。带着几分自信,边搓筷子边说,我洗耳恭听,听老驼客说传承。
  “小老弟啊,我是非常纯的建中人,我在这里从青春到老。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建中没落了!’——就有人这么喊了。听了几十年下来,建中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建中还是建中,红楼依然是红楼,兴亡盛衰都不到,这里是个自在的王国。过不了几天,我就届龄退休了,你还年轻,这里的日子还有得过。对这些狂傲青年要有信心,要拿出本事让他们服你,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打马虎仗。我们认真教,他们也认真听。他们是第一流的学子,我们得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第一流的老师。批评建中才子很容易,让他们服服帖帖很难。想搞定他们,要拿出真本事,我没一天在讲台打混过!”
  “谨遵教诲!”
  “你说个什么嘛!教他们人品学,教他们领袖学,教他们智慧学,才是正道,才是王道。想在建中教好书,什么都要下功夫。后浪会推前浪,不要让建中才子瞧不起。”怎么有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师长?
  晚阳渐落,他拄着拐杖,一长一短的脚缓缓走出校门。他一丝不茍的勉语,是鼓励也是警惕。他正以这种热情,收拾天边的余晖,挥了挥手,转眼不见。
  已经想不起什么缘由,在他荣退时,我竟斗胆在《教师会讯》为他写赠别之文。睹文思人,不胜感慨之至!那一跛一跛的坚毅,已成永恒。我会记住您!我们要大声地说:
  “厚高先生,做一个老师,就要像您这个样子!”
  如果你读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很容易捕捉到阿猜鲜明的形象,就能领略这位不识之无却通达人情世故,没受过教育却圆融、友善、智慧的老妪,有多历练的生存哲学。她以真诚感动代替奉承示好,好有分量、好结实、好母性、好懿德的工友。诚恳是她圆融的深厚底蕴,亲切是她真挚的强大魅力。书读多了,如果多的是伪善,书读高了,如果高的是巧诈,这就白读了。阿猜没读书,却像个巨人。
  如果你喜欢读黄土高原来的侠客,那铁铮铮的汉子,那虬髯髯的义士,那黄扑扑的风霜,一手拄着沉甸甸的铁杖,一手执着雪白白的粉笔,石老师就是温文尔雅的儒者,也是铁汉柔情的侠士。教数学也教人生,说天文也说地理,指数对数中更粘紧了历史的得失,三角函数也蕴含人文的教化。这就是他的春风化雨,一生就这样一阶一阶地走向典型。
  尊严是自己给的,典范是别人封的。一位是工友,一位是老师,他俩都从自己的位置走出了生命的价值。
  妈妈的声音
  我教过一位洗肾的资优生,脸色蜡黄,个儿委顿瘦弱,洗肾洗出他的坚韧与勇锐。“蜡黄”是他的绰号,每周上医院洗三次,同学笑谑说他:“你连心都洗得干干净净了。”他不以为忤。跟他熟要到高三以后,印象中没别的,只有他没缺交过作文。
  资优班一班只有三十人,个个都有来头,头上都闪着奥林匹克金牌的光芒,数理化生物资讯地科,十八般武艺都有高手,蜡黄的成绩较弱,国文亦然,他的专长在电脑资工。导师说蜡黄洗肾时间长,很耗精神,要我作业给他宽缓些。老夫规定作文迟交一天扣五分,红楼才子没放在眼里,蜡黄却从不缺交作业。
  印象中他不太能写,文章写不动,字数也多不起来。蜡黄蜡了两年半依旧黄,我没特别跟他深谈,人家作文都准时交了,你还想怎样?
  高三上,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声音”,副标题“一次聆听声音的经验”或“一次聆听声音的感受”。资优生们意兴阑珊,普遍写得不理想。我狠狠面斥他们一顿:“上天是公平的,给你们数理‘资优’,就给你们作文‘资忧’!”老夫下令重写,才子们吐大气,心沉了下来。
  凑巧熟识某私人妇产科医院院长,乔了半天,勉强同意我安排一个校外教学,让学生在待产室外,隔着门听一听孕母待产的声音,自以为是个特殊的经验,学生会喜欢。一组四个很快接近指定位置又很快离开,我随机做了生命教育,并洋洋得意地说:“这就是声音的好素材,你们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上回或别的材料,但是必须要去现场倾听,回来再写。”一周后交作业,我问全班,除了最会写作文的阿督仔和蜡黄外,没人选这个素材。老夫十分沮丧,显然是个失败的安排。
  阿督仔文字曼妙,仿佛天上来,是他一贯优质的笔调,见多不奇,没觉得他写得精彩。那天晚上,我依惯例第一本就改到蜡黄,他是一号。吃完冬至汤圆,肚子暖烘烘的,记得我是站着一口气看完的……
  声??音
  ——一次聆听声音的感受
  聆听妈妈的声音应该是一次美丽的经验,这种经验只应天上有,这种经验只能梦里寻。天上的妈妈怕路途敻远,舍不得我神往,所以幽渺高古的世界我并不熟悉,梦境是我最好的期待。
  很小的时候,阿姨总叮咛我:“只要乖,妈妈就会在半夜,从天上来跟梦中的你说话……”阿姨说的都是真的,从小到大,只要我听话,妈妈三不五时就会到我床前来。天上的妈妈总是在很深的黑夜里,沿着天梯而下,而且很快就在我眼前,妈妈知道我想她,她会摸摸我的头,然后像很多妈妈一样抱着我或者拍拍我的背,她也会哼着摇囝仔歌:“婴啊婴婴困,一暝大一寸。婴啊婴婴惜,一暝大一尺。”“摇啊摇,惜啊惜……”跟阿姨一样唱得很好听,可是一醒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妈妈那么好听的声音,如果能余音绕梁,那该多好。妈妈哼哼唱唱的嘴形我记得,声音就模模糊糊,始终抓不准。愈长愈大,妈妈就愈少进入我的梦乡了。
  每天早上起床,当我打开眼睛的第一刻,我总是不自觉地走到书桌面前,去看一看这位天下最美丽女人的照片。妈妈年轻清纯,秀发披肩,眼窝深邃,两颗秋水般的眼眸像射出的箭,高雅的气质很吸引人;樱桃小嘴,笑起来两边嘴角微微上挑,齿如白贝,十分优雅;鹅蛋形略大的脸样儿,搭上平整的脸颊,自然透露着良善的温柔。阿姨说妈长得漂亮,这是千真万确的……这张老照片历历分明,逼在眼前,可是她又是多么的遥远;这张老照片清朗明丽,多么具体,可是她又是多么的不真实……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人间生命的工厂。依稀仿佛听到别人的妈妈,正在为新生命的诞生而备受煎熬。有的在呻吟,有的在痛哭,有的在哀号,有的在谩骂——“都是你害的……”声声动人心扉,哪一个声符最像您,您能告诉我一声吗?妈妈,你是听见我哇哇大哭后才放心走的呢?还是模模糊糊中离开人间?
  我可以想象得到:当天下的妈妈,在经过人间最大的痛苦之后,就为家人带来了笑声,带来了生命的喜悦,成就了天伦之乐,同时也伟大了自己。
  不幸的是,妈妈!十八年前当我这个新生命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却也是妈妈你结束人生的一刻。妈妈!我这个从小就没娘的孩子,对你有好深好深的歉意。如果没有我的来到人间,也许你就不用赔上一条无辜的生命。
  妈妈!可是我总是比别人少了一个母亲。妈妈,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十八岁了,这十八年来我想看的看不到,我想听的听不着,这一趟是我最接近你的一刻,但是,我依然落空了。此时此刻,忽然间我有一个强烈的渴望,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好想……结结实实的听一次……妈妈的声音……
  我焦急地打手机给资优班导师:“蜡黄母亲不在了?”
  “是,听说生他难产,走了!”
  “父亲呢?”
  “他很小就不在了。”
  “跟谁住?”
  “阿公、阿嬷,还有没嫁人的阿姨。”
  “他洗肾多久了?”
  “进建中前就有了。”
  记得当时,蜡黄我教了近三年,都快毕业了,文章写不长,很少超过四百字,作文分数也没有上过七十,唯一的印象是他始终没迟交、缺交过作业。我为我的小气与对他的冷落,十分自责。
  第二天,我急急把他唤到走廊。
  “蜡黄,你很能写文章。以后可以迟交,补交也不扣你分。”
  “老师我真的很不会写作文,可是妈妈我很爱写。”
  冬阳阴弱,我近乎枯竭的老泪,正七彩沸腾中。
  “你娘一直都在,你听得到她的声音。”我拍一拍他羸稚的肩膀。
  他笑得快哭了,蜡黄的两排牙也是蜡蜡黄黄的。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学生之机
推荐序 传道的日常
推荐序 气度——《学生》前言
自 序 梅雪真精神
一 学陌生的知识
翁阿志明
刀客生涯
一根扁钻
热热一巴掌
“忘”子成龙
二 学生存的能力
元本山
一方石印
留校再看看
渔父
给红楼新贵一把刀
三 学生活的趣味
祭信文
九一四七
爬墙
志愿的请举手
嫌疑犯

四 学生命的价值
照规矩来
师友斜影
哈佛小子啤酒蓝
教我诚实的老学生
五 学求生的韧力
小爸爸的天空
合掌之诲
钢铁人
妈妈的声音
大红神主高高挂
妈妈握着我的手
六 学生生不息的使命
他是我爸爸
精神科二诊
相信我就能及格
聘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