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罐头(实用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心理状态都会受场合影响,即使是同一个话题,在不同环境中,同一个人就会给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在天安门广场庄重的升旗仪式上,就算是平时习惯开玩笑的一些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场合是一种心理暗示,当我们置身于某种场合时,就被暗示应该做出某种行为。丧礼上,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表现出悲伤的一面;婚礼上,闷闷不乐的客人是不受欢迎的。在两个亲密朋友的私下交谈中,再打官腔就会被看作不真诚。场合就是这样,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时刻看准场合。
场合有庄重和随便之分,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公开与私下之分,喜庆欢乐和悲伤哀痛之分。在不同的场合应该说与之相应的话,这样才能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同一句话,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说,但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就不能说。如果不注意场合,说一些不适宜的话,不仅会影响交流的效果,甚至会把事情搞稽。
在轻松愉快的场合谈论那些严肃的话题或枯燥无味的学问,肯定会惹人厌恶;而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开那些无聊的玩笑,就会让人觉得你太过轻浮,不识大体。
有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国会开会之前,为了试验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就说:“先生们请注意,5分钟之后,我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满堂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其不当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这说明,在庄重严肃的场合是不宜开玩笑的。
在正式场合说话应当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随便乱扯一气。在正式、公开的场合,比如说在作报告、演讲、谈判、辩论、会议发言、答记者问、主持节目、讲课。以及外事活动等情况下,就应该尽量选准词语,把握分寸,绝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特别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这种场合更要注意。
在非正式场合,说话就可以随意一些,就像聊家常一样,这样才更有利于感情交流。比如说,家人、夫妻、密友之间的私人交谈,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闲聊,三五朋友在酒席宴会上的横扯竖侃,师生同事邂逅相遇的问候致意,就可以随便一点儿,轻松一点儿,措辞不必那么讲究,就算出点儿格,也没有大碍。
有些人在非正式场合说话文绉绉的,而有些人在正式场合说话俗不可耐,这都是没有把握好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界限造成的。
一般来说,说话应该与场合的整体气氛相协调。
在喜庆的场合,干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在悲痛的场合,你就不应该说那些逗乐的话,也不应该说一些比较轻佻的话。
从前,有一个很不会说话的人。经常得罪人。这一天,邻居家的孩子满月,他也去贺喜喝酒。临行前,妻子叮嘱他说:“你不大会说话,到了那里只管喝酒吃菜,别多说话,就不会得罪人了。”到了邻居家,他果然依妻子所言,只管低头喝酒吃菜,不曾说一句话,邻居一家原来非常担心,见他未曾说出不吉利的话,便非常高兴。酒宴结束了,众人要回家了,主人将客人送出大门口,这时,他大声说:“今天我可一句丧气话也没有说,将来你的孩子死了可别怨我。
”众所周知,结婚是人生大事,举办婚礼的日子是喜庆吉祥的日子。由于小伙计说话水平有限,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把喜庆欢乐的气氛给弄僵了。幸亏司仪反应灵敏,能说会道,一句好听的话又给圆了场。
某地有个老太太在家里去世了,亲属们围在—起商量怎样办后事。老太太生前要求土葬,可土葬有点儿不现实。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个人看法。老太太的孙子说:“这么办吧,人死了不是埋掉就是烧掉。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我看烧掉得了,又省钱又省事。”这一番话让大家十分恼火,可又骂不得打不得,当时毕竟不是教训年轻人的场合。如果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会说话,他会选择一些适合这种场合和气氖的话来说:“奶奶走了,我心里很难过。现在,遗体停放在屋里,得赶紧料理。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又不可能,我看还是赶紧安排火化好。我是晚辈,只是提个建议给大家参考,大主意还得请伯伯婶婶们拿定。”有些人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说话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对这种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