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示与范例(第2版)
0.00     定价 ¥ 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875055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本书编写组。工会系统作者,熟悉工会政策法规理论,能够快速完成修订。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为“工会工作实务操作流程丛书”的一个分册,包含劳动争议处理总流程、劳动争议协商流程、劳动争议调解流程、劳动争议仲裁流程和劳动争议诉讼流程等内容。每部分流程以图示作为引导,按照图示解说、注意事项和范例展开详细讲解,最后辅之以重要政策文件,是一本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操作指导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申请与受理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并自愿选择调解的,应及时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只有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时,调解组织才可以主持调解。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对调解申请书进行审查,看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和范围。经审查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受理,并将调解的地点、要求等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对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或者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应当做好记录,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调查核实

调解组织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应做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调查工作一般包括:

(1)弄清争议的基本事实,即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争议的焦点等。

(2)了解与争议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规定,为判断争议的是非曲直和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

(3)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明是非,分析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意见。

(4)召开调解员会议,通报调查情况,讨论确定调解方案,确定调解意见。

(5)指定两名调解组织成员与劳动争议当事人谈话,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调解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掌握与争议问题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客观公正地分清双方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意见。

 

3.调解

调解组织根据案件情况指定调解员或者调解小组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也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调解员应当全面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但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长。

 

4.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

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调解组织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调解请求事项、调解的结果和协议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和调解组织各执一份。生效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做好记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并书面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仲裁组织申请仲裁。

 


展开
目录

劳动争议处理总流程001

劳动争议协商流程007

劳动争议调解流程016

劳动争议仲裁流程031

劳动争议诉讼流程077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摘录)107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12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1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三)1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四)145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15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