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工会工作实务操作流程系列丛书”的一个分册,包含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综合与生产型竞赛、技能型竞赛、智能型竞赛的具体流程。每部分流程以图示作为引导,按照图示解说、注意事项、范例的逻辑结构展开详细讲解,最后辅之以重要政策文件,是一本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操作指导用书。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竞赛的组织领导机构一般称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或称劳动和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确定竞赛方式、内容和目标,制订竞赛规划,审议竞赛预决算,决定竞赛奖励方案和表彰竞赛优胜者等。
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一般由企业行政领导人和工会及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有的地方由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工会,负责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日常组织、管理等具体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是:提出劳动和技能竞赛计划、目标,制订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和考核、评选、表彰奖励办法,总结、推广竞赛活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指导竞赛活动健康发展。这种竞赛组织领导体制有利于从全局出发作出科学决策,有利于统一领导、统筹安排,有利于多方协调、形成合力,有利于解决竞赛的经费问题,推动劳动竞赛顺利开展。
2确定竞赛目标
确定竞赛目标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创新发展方面的问题,在促进生产经营任务完成的同时,注重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确定目标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既不可定得过高,也不能定得过低。目标过高容易使人失去信心,目标过低就会失去竞赛的意义。
3制订竞赛方案
竞赛目标确定后,就要制订竞赛方案。竞赛方案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而言,竞赛方案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竞赛名称;竞赛指导思想;竞赛形式;竞赛内容、要求、标准和目标;参赛范围和人员;竞赛起止时间;竞赛考评和奖励办法;其他。
竞赛方案的制订要体现群众性、可行性,为大多数参赛者接受,力求做到指导思想明确、竞赛方法规范、竞赛程序合理、评比奖励公平,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参赛者的积极性。
4组织实施竞赛
竞赛方案经过一定程度正式确定后,就进入关键阶段——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实施前的准备,主要是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让参赛职工明确开展竞赛的意义、方法、目的和要求等,使大家有一个良好的竞争姿态和参赛心理,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要做好竞赛过程中的组织指导工作,包括通报竞赛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交流经验等,以保证竞赛活动按照竞赛方案顺利进行。
在竞赛过程中,还要分阶段或定期进行总结,考核竞赛目标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和实际贡献,并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
5竞赛评比和表彰
评比和表彰是劳动竞赛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评比和表彰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一是评比力求准确公正,要把那些在劳动竞赛中真正优胜的集体和个人评选出来。二是对优胜者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要与贡献相适应,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职工的作用,使劳动和技能竞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对于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奖励问题,1994年全国总工会、财政部、劳动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劳动竞赛奖金列支渠道的通知》规定:“劳动竞赛奖金从企业依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工资总额中支付,具体支付办法由企业工会与行政商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竞赛的奖励力度正逐步加大,奖励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6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重要环节。通过总结先进经验,把竞赛中创造的先进技术、先进工具、先进管理法、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操作法加以推广,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核心竞争力及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是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目的之一。推广先进经验的方法有开展成果评选表彰、举办培训班、进行现场表演、组织集体按先进操作法工作等。推广先进经验,还要重视发挥先进人物的品牌效应,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同时要注意保护职工的知识产权。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要防止产生麻痹思想。生产型劳动和技能竞赛一般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对于这类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内容、组织形式与运行程序,人们一般都比较熟悉,容易产生一些疲惫或者麻痹的思想认识。二是认为劳动和技能竞赛可搞可不搞,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一家的事,生产任务不忙时可以搞搞,生产任务重时可以先放放。三是认为劳动和技能竞赛只追求轰动效应,并不能很好地促进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不大、效果不好。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和调研,并通过在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组织上、制度上、内容上、形式上不断创新和实践,让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服务企业发展、提高职工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而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广泛参与,筑牢群众基础
广大职工是开展生产型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的内在动力。要注重全员参与,不仅要在一线职工中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还要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劳务派遣工都组织到竞赛活动中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交叉性的良好态势,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全过程。要坚持竞赛活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把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一种经常性工作,使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使劳动和技能竞赛更加富有活力、富有成效,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内生动力。
3紧扣中心,把握竞赛主题
新时代、新形势下,生产型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开展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深入开展针对性强、内容集中、富有特色、效果显著的主题竞赛。做到哪里有生产关键,哪里有重点工程,哪里就有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载体灵活的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劳动和技能竞赛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公司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集团中心工作,全面适应新体制要求,大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为企业安全高效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要求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劳动和技能竞赛成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力量。紧扣创新发展这个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百千亿工程企业”中切实发挥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把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与提高素质、保障职工权益统一起来。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在组织动员全体职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3)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用工方式多样化以及职工队伍结构变化条件下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不断增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4)坚持把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贯穿于劳动和技能竞赛全过程,推动竞赛深入发展。要坚持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与开展劳动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发现和及时选树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参赛热情,努力营造崇尚劳模、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推动竞赛活动广泛深入发展。
三、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时代建功立业活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在生产系统,主要围绕现行产业和培育发展新材料的要求,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活动,推动有潜力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2)在服务系统,要围绕创优环境、服务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以创优美环境、创优良秩序、创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三优”竞赛,促进服务工作争先创优。
(3)大力选树培养优秀职工和优秀技术人才。在各单位普遍开展“首席员工”“优秀工匠”选树活动;组织50名技能人才(或现有劳模、先进工作者)开展师徒结对。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单位普遍建立劳模(优秀工匠)创新工作室。
(4)加快建立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见,健全充实公司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全面开展“三级教育培训”工作。
(5)深化职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活动。在各单位普遍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着力抓好重点单位节能减排达标竞赛,促进节能减排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到××××年年末监督员人数达到20人,选树节约型标兵5人。
目录:
第一部分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图示与范例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筹划流程003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管理流程022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评比表彰流程037
第二部分 综合与生产型竞赛流程图示与范例
生产型竞赛总流程049
安全、工程等专项竞赛流程063
“安康杯”竞赛流程082
车间、班组竞赛流程102
第三部分 技能型竞赛流程图示与范例
岗位练兵流程115
技术比赛流程129
第四部分 智能型竞赛流程图示与范例
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流程153
合理化建议活动流程168
创新工作室创建流程191
附录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215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227
中华全国总工会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的指导意见238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意见243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中作用的意见252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262
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五小”活动的指导意见267
关于加强劳动竞赛机制建设的意见274
关于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劳动竞赛的指导意见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