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通孔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2094713
  • 作      者:
    孔正毅,孔祥骅编著
  • 出 版 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孔正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编辑出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明代“京报”考论》《试析网络语言的编辑构成及其管理应用》《元代“邸报”新证》《“新闻”一词的出现及其流变》《关于出版学学科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科举制度及陏唐五代的图书出版事业》《论中国近现代报刊档案价值及其开发利用》《试论古代图书的版权保护》等。出版的著作有:《新中国60年学界回眸·新闻学发展卷》《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艺术传播概论》《孔子本纪·孔子百问》《庄子传奇·庄子百问》等。主持的科研项目有:“中国古代官报——邸报史”、“近代报刊与近代文化思潮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团队”、“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先师”,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言论汇编《论语》被宋代朱熹辑为“四书”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为政以德、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富贵有道、与人为善等。开创了教育的平民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心通孔子》:
  其实,所谓“野合”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二人年龄相差很大,不合周礼;其二,未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定婚姻;其三,叔梁纥家有妻室,不便在家中成婚,故另立外室;其四,成婚时不合“壮室初笄之礼”,而与乡鄙间“野人”的婚礼相近。但是,从先秦文献中看,老年男子纳少女为妻妾的事例很多,且均不以为不合礼仪,也不称之为“野合”,还被认为是一件好事,因此以上几种情况中的第一种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按“野”字在春秋时代可作“郊外”解,亦可作“民间”解,如“在野”;又可作“朴鄙”解。如《论语》中有“质胜文则野”“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野哉,由也”。《礼记。檀弓》“若是野哉”句之疏为“不达礼也”。此解认为礼仪未到谓之野,则此字又不单是指郊外。蔡尚思先生却以此而认为:“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这种说法是十分荒唐而难以令人信服的。
  在礼教未严的古代,不经媒聘而自由择偶同居是允许的。《周礼》上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见当时有这种风俗,这是远古自由婚姻的遗迹;不仅适行于未婚男女,也适行于已婚男女。有条件的男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取妾,古代男女在仲春会合时,往往要祭祀高楳和“祓楔”。
  高楳是管理人间生育的女神,“祓楔”是到河里洗濯以除不祥,以求子得福。②叔梁纥与颜氏女的“野合”,应解释为在乡野的未经正式婚聘的同居,叔梁纥的家在陬邑乡,尼丘在今曲阜东南约五十里处,这两地正是鲁国的被划为“野”的地域,他们就是在这一“野”的区域未经婚聘就同居,这种同居在《左传》中多有例证。在春秋时代,男女之间在公开场合可以相会,那时的女子较秦汉有更多的自由权和主动权,男女可以自由相会于仲春之月,这是古代段人遗留下来的自由婚配的风俗。
  据《礼记·月令》与古代学者的研究,“祷于高楳”的祭祀始于殷人女祖先简狄吞玄鸟卵故事,高楳就是简狄。《礼记·月令》上说:“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高楳的祭祀正是为了求子,后来又变作祭高山,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正是殷人求子的遗风古俗的表现。
  《史记》中的许多古先圣王的出生都有这种记载:商的祖先契,是其母简狄“行浴”于野外时,“见玄鸟堕其卵”“取吞之,因孕生契”;周的先祖后稷,是其母“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秦的先祖,是“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这都是一些野外怀孕、“野合”而生的传说。据《春秋纬演孔图》上说:“孔子母颜徵在,游大冢之陂,睡,梦里帝使请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党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故曰玄圣。”由此可知,所谓“野合…‘祷于尼山”而生孔子与殷周以来的古先圣王在野外感天、感神而生圣人的神话如出一辙。
  传说叔梁纥与颜氏女正是依当时“祷于高楳”的习俗,多次上尼山向天神祈祷生个男孩的。当他们同去尼山祈祷后下山时,生孔子于山下东侧的一个山洞里。古书上关于孔子诞生的神话很多,如《祖庭广纪》上说,孔母祷于尼山时,当她走进山谷时,连脚下草木的叶片都下垂引路,当她走出山谷时,草木的叶片才又抬起头来。后世传说尼山上的荆棘的朝下,是为了避免刺伤孔母与孔子,可见圣人的降生连草木也为之感动。孔子出生后,其父母给他取名叫“丘”,这是因为孔子刚生下来时,头的形状有点像圩顶,通常是人们形容山的周围高而中间平的形状,这种头型很像这种山,因此取名为“丘”。又别名“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因为孔子还有一同父异母的兄长,就是前面提到的跛足“孟皮”。
  三岁丧父尽管孔子降生的故事是那么神奇而不平凡,然而幼年的孔子在人世间的道路是十分不幸而艰难的。
  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就含着眼泪,怀着对小儿子的一片爱心与期望,离开了人世。
  ……
展开
目录
一没落贵族贫贱出身003
二三十而立办学成名014
三五十从政施展抱负020
四周游列国传道救世032
五晚年归鲁讲学洙泗046
六删述六经垂宪万世063
七获麟绝笔道贯古今080
八孔庙孔府孔林094
九孔子与世界104
孔子百问
一孔子其人、其事
(一)孔子先世知多少117
(二)孔子生于何时何地119
(三)孔子后人知多少120
(四)孔子弟子有多少122
(五)孔子是如何对待物质生活的126
(六)孔子的养生之道如何127
(七)孔子精神生活有何特点129
(八)为什么说孔子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人131
(九)孔子周游过哪些国家133
(十)孔子言谈有何特点135
(十一)孔子政治上有何业绩137
(十二)孔子有哪些外交才能138
(十三)孔子删定过《诗经》吗139
(十四)《论语》一书有多少章节141
(十五)《论语》一书由何人何时编定142
(十六)历代《论语》注本主要有哪些143
(十七)历代孔子年谱有多少145
(十八)《论语》成语、俗语有多少146
(十九)《论语》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149
(二十)历代京都孔庙是怎样建立的151
(二十一)怎样理解《论语》中的“人民”153
(二十二)孔子学说、学派何时被专称
为“儒家”“儒学”的155
(二十三)孔门学派有多少156
(二十四)孔子创办私学与春秋末期
“学术下移”有何关系158
(二十五)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十五岁
至七十岁的学术自白159
(二十六)《孔子家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161
二孔子与儒学
(二十七)孔子的天道观是什么163
(二十八)为什么说孔子所谓的“天命”是指客观规律164
(二十九)孔子之“道”与老庄之“道”有何区别166
(三十)孔子讲的“天何言哉”的“天”的含义是什么167
(三十一)孔子对鬼神是持什么态度168
(三十二)孔子仁学的主要含义是什么169
(三十三)孔子仁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171
(三十四)为什么说“孝”是孔子仁学的心理基础172
(三十五)孔子提出仁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174
(三十六)如何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175
(三十七)孔子仁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76
(三十八)孔子对仁的改造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哪里177
(三十九)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179
(四十)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仁的实践原则181
(四十一)孔子人性思想的内容是什么182
(四十二)孔子人论思想是怎样的183
(四十三)何谓“礼”185
(四十四)何谓“义”186
(四十五)何谓“廉”187
(四十六)何谓“耻”189
(四十七)什么是孔子的德礼之治190
(四十八)孔子的仁学义利观是指什么191
(四十九)孔子是怎样对礼加以改造和发展的192
(五十)何谓“现代新儒家”193
三孔子思想诸方面
(五十一)孔子是哲学家吗?他在哲学上有何贡献197
(五十二)怎样理解孔子的“中立”思想198
(五十三)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0
(五十四)孔子有哪些逻辑思想202
(五十五)孔子“正名”说在逻辑学上有何贡献204
(五十六)孔子对伦理学有何贡献206
(五十七)孔子的政治伦理学具有哪些特征207
(五十八)孔子的道德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09
(五十九)怎样理解孔子的复仇伦理思想210
(六十)何谓孔子文学观的“兴、观、群、怨”212
(六十一)《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213
(六十二)孔子的经济思想有哪些215
(六十三)孔子的民族思想有哪些216
(六十四)孔子教育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217
(六十五)孔子的“有教无类”作何解释219
(六十六)孔子有哪些教育管理思想221
(六十七)孔子对我国古代史学有哪些贡献223
(六十八)孔子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224
(六十九)孔子的法律思想有哪些227
(七十)孔子的法制观念的特点是什么228
(七十一)孔子的军事思想有哪些230
(七十二)如何理解孔子的大同理想232
四孔子与中国文化
(七十三)何谓“真孔子”与“假孔子”234
(七十四)怎样理解孔子的“万世师表”形象236
(七十五)什么是孔子的“为己之学”237
(七十六)孔子的知行观有哪些特点238
(七十七)孔子从哪些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240
(七十八)孔子怎样论“人格”与“国格”242
(七十九)在孔子那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才可称为“君子”244
(八十)为什么说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规范
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大贡献245
(八十一)孔子的世俗化思想主要包括哪几方面246
(八十二)如何理解孔子世俗化思想有利于
推进中国现代化248
(八十三)历代名儒有多少249
(八十四)孔子对孟子有何影响251
(八十五)“孔孟之道”是何人最早提出的252
(八十六)孔子思想与荀子思想关系如何253
(八十七)司马迁对儒学传播有何贡献255
(八十八)朱熹对儒学发展有何影响256
(八十九)“公羊派”对儒学发展有何作用258
(九十)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何砸烂孔子牌位259
(九十一)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是怎么回事261
(九十二)康有为是怎样改铸孔子的262
(九十三)研究纪念孔子有何现实意义26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