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精)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28896
  • 作      者:
    作者:(英)基夫·班福德|责编:甘欢欢|译者:曹金羽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利奥塔是二十世纪极为重要的一位法国思想家,但在中国他并没有像福柯、德里达、德勒兹那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利奥塔的著作、研究利奥塔的专著没有被大量引入,导致国内对利奥塔感兴趣的大部分读者无法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利奥塔画像;《后现代状态》令利奥塔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却也造成了对他的误解和断章取义,“后现代”无疑成了利奥塔的标签,一个阻止读者进一步探索其广泛性、复杂性的标签;等等。

利奥塔的思想是复杂的,他所涉猎的领域也是庞杂的。理解利奥塔的思想,以及他思想中的某些倾向,对于读者而言充满了困难。本书作者班福德抓住了利奥塔思想中几个重要的特质,追溯了利奥塔迂回曲折的人生旅程,揭示了他哲学观点的主旨、他与思想的斗争,以及他在哲学和政治面前承担的写作与思考的使命,还探讨了他与政治、艺术、电影和文学的关系。这部评传非常精巧、透彻,兼顾深度与广度,实属难得。

 

展开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基夫▪班福德(Kiff   Bamford),利兹贝克特大学艺术、建筑与设计学院高级讲师。著有《利奥塔与表演、艺术、写作中的“图形”》(Lyotard and the“figural” in Performance,Art and Writing,2012)。

 

关于译者

曹金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主要研究西方社会理论、宗教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译有《用后即弃的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展开
内容介绍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复杂、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以《后现代状态》闻名于世。基夫▪班福德以利奥塔生活的时代为广阔背景,以动人而公允的笔触,追溯了利奥塔一生的不同阶段和重大事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精英教育;前往阿尔及利亚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思考着政治、战争和哲学问题;追随马克思的步伐又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延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路径写作《力比多经济学》;《后现代状态》所带来的国际声望,以及由此引起的误解与争议;始终对艺术保持着极大的兴趣,策划“非物质”展览,拍摄实验电影;《签名,马尔罗》显示出其后期对文学的关注;等等。班福德抓住利奥塔思想中最重要的几个特质——歧异、漂移、迂回、断裂,通过讲述利奥塔的生平和学术纪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以接近,进而尝试去理解的利奥塔画像。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对一位复杂却重要的思想家的权威介绍。

——安迪▪斯塔福德,利兹大学法国研究中心高级讲师

 

本书详述利奥塔的作品和文化背景,令人印象深刻,填补了利奥塔研究的一个真正空白……深有启发,掷地有声。

——斯图尔特▪西姆,诺森比亚大学批判理论中心前教授

 

非常精巧和透彻的研究……兼顾水准、深度和广度的思想传记,十分难得。

——罗杰▪麦基恩,《漂移作品集》编者及译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引言:警告

1978年,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为法国电视三台准备了一个简短的节目。在节目中,他拒绝遵守惯例,而是戏耍了通常的表现形式。他的声音从黑屏传来:“你将会见到他,也会听到他。但你不知道他是谁……”当图像出现时,它们多半与声音不同步;利奥塔开始批判自己的话语:为什么把他带到你面前?评估哲学家角色的标准是什么?“我敢肯定,他一点也不会告诉你他所做的事情,”——他打赌——他最后宣布,“这位哲学家拒绝以权威的面貌出现在你面前,尽管他被要求这么做……”

本书以一种犹豫、一种怀疑的方式开始。也许,在利奥塔的作品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对权威的不信任,因此,任何呈现这样一个人物的重要一生的尝试都必须谨慎进行。然而,由于没有任何写就的自传或传记可参考,这种对呈现可能被认为是全貌的东西的担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此,本书将有许多漏洞,也没有任何权威或深刻的主张。相反,我期待的是,这部评传将提供一些途径,让我们进入利奥塔的思想密林,并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看法。

在上述电视节目中,利奥塔对自己作为哲学权威的假定表示怀疑,同样,在这篇引言中我也想声明自己并非权威。我既不是法国人,也不是哲学家。当然,读一本语气自信、叙事语态不容置疑的书更令人安心。然而,我已经指出,这种犹豫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本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乎无知的立场使我更加意识到,有必要解释伴随利奥塔生活和工作的传统、习俗及差异。同样,本书也有意强调他的思想超越传统哲学范畴的意义。因此,重要的是,本书不是在法语语境中完成的——在那里,利奥塔被明确地视为哲学家——而是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经验,在这种经验中,人们很可能不仅会发现利奥塔在哲学领域,还会认识到他在社会学、文化研究或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此前,我已经详细地写过利奥塔的思想对于理解行为艺术的潜力,尽管这个话题他着墨甚少,但仍显示了他对未来工作潜在的启发,有时甚至是在意想不到的领域。

 

在本书跨学科的研究中,利奥塔的多元兴趣得到了呼应,除了探讨法国思想的哲学传统和关注点外,本书还探讨了他的思想与政治、艺术、电影和文学的关系。利奥塔作品的多面向反映在他自己生活的复杂性上,他拒绝遵循法国学者所共有的清晰轨迹,而是选择了拖延、曲折,15年的政治参与成了其首份“职业”。假装利奥塔的生平符合传统传记的惯例,就等于忽视他许多哲学论点的主旨,这些论点驳斥了一种线性发展的假定,后者是一系列指向最终目的地的点。然而,他与思考的斗争,他和差异性地写作、思考哲学任务的对抗——总是政治性地——发生在一系列非常特殊的背景下,并回应着重要的人和地方。利奥塔通过政治、教育,以及与艺术家、作家和其他思想家的持续对话,使他的作品发生变化。用他的学生、朋友和家人的说法,或者像休▪J. 西尔弗曼(Hugh J.Silverman)用“才情横溢的情感性”描绘的那样,利奥塔以一种温暖和热情的方式将回应与挑战结合,进而去反对或回应他人。

让哲学家在电视上表达自己——“像往常一样,每个周一,这是我们的知识分子”——是众多倾向于陷入传记式犹豫的俗套之中的例子之一,利奥塔拒绝玩这种游戏。为什么没有利奥塔的传记(生于1924年)?这一缺席使得利奥塔在“关键人物”(Critical Lives)“关键人物”是一套丛书,展现了当代主要文化人物的作品。丛书中的每本书都探索艺术家、作家、哲学家或建筑师的生活,并将其与他们的主要作品联系起来。——译注中脱颖而出,这套丛书中的很多作品都是根据权威传记改编的,或者是同一传记作者作品的缩减,如大卫▪梅西(David Macey)所著《福柯》(Foucault),他也是《米歇尔▪福柯生平》(The Lives of Michel Foucault)的作者。利奥塔的同时代人都很受欢迎:除了米歇尔▪福柯(生于1926年),雅克▪德里达(生于1930年)也有好几本传记,利奥塔的同学、同事吉尔▪德勒兹(生于1925年)同样经常是传记写作的对象。然而,对法国以外的人而言,在那些构成“法国思想”(French thought)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中,利奥塔相对被忽视了。“法国思想”一词指的是由一群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主导的思潮,在20世纪下半叶,他们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流行起来。这一术语本身表明,他们的著作在学术领域(通常在哲学之外)尤其受到欢迎,翻译、出版和流通的过程往往偏离他们最初的想法。“法国思想”在美国受到欢迎,并被记录为一个文化现象,而利奥塔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的欢迎,以及他在法国之外客座教授的角色,将成为这个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利奥塔被认为是法国思想的主要人物之一,但他的作品并不广为人知,除了有时与“后现代”颇有问题地关联在一起。利奥塔的名字与这个词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后者也与20世纪80年代特定的文化生产有关。因此,很难把利奥塔排除在该特定历史时刻之外。后现代的主导,掩盖了利奥塔作品的许多方面,对此本书会有所涉及,而关于他生平的内容仍然鲜为人知。本书在20世纪下半叶更广泛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下讨论利奥塔的核心思想,旨在揭示利奥塔作品中一些鲜为人知的面向。

阅读利奥塔,就是要面对风格和形式的无情转变:似乎每一部作品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这不是为了新奇,而是为了让写作成为思想的有意识部分。当受邀给《利奥塔读本》(The Lyotard Reader, 1989年出版的利奥塔作品英译合集)写前言时,利奥塔思考了这样一个事实:文本的作者也是文本的第一个读者,因此你能听到自己在写作。但这太直白了:当你倾听自己写作时感觉怎么样呢?“当对自己的写作风格没有信心时,你就会停止倾听自己的写作”——也就是说,当你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干预之时,这种怀疑和不确定的模式会让“你觉得不值得、焦虑”。6它可能会导致不断重写,惹恼读者,但这样的担忧是好的,因为它们表明你“不确定自己在哪里,或完全迷失了方向”,这是一种体现在写作中的消解。因此,常常很难辨别利奥塔的声音——似乎总有一个对话者,无论是戏剧对话中的虚构人物,还是哲学家、作家或艺术家,利奥塔所处的位置,都可以适应他自己的目的。例如,在《歧异》(The Differend)一书的结尾,他引用了哲学家文森▪德贡布(Vincent Descombes)的一句话:“你不可能言尽一切。”(德贡布, 1977年)——失望?你想要吗?或者至少有什么东西——“语言”——想要它?想要展现它的全部力量?意志?生命?欲望?缺乏?这么多满足的目的论,或是未满足而致的忧郁症。面对这种讽刺的、不屑一顾的语气,当我们开始任何写作计划,任何语言的使用——无论是写还是听——我们的意图都面临挑战。因此,有时咄咄逼人的利奥塔吓跑了那些追寻他人生故事的人,就不那么令人惊讶了。利奥塔嘲笑我们想把一切都说出来,想知道一切的欲望,警告我们不要对思想进行任何整理或是将其封闭;他的力量来自对不确定性模式的开放,后者有着不同的名称:漂移(Dérive)、1968、非物质(Les Immatériaux)、童年。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不是向理解利奥塔的生活和工作迈出的一步,而是支离破碎地展现其焦虑的片段。它迫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在追溯生命的过程中,不屈服于对满足的渴望,或不因未满足而感到忧郁?

 

展开
目录

 

引言:警告001

1开端006

2政治022

3阿尔及利亚及其后037

4  1968  053

5漂移070

6“关于知识的报告”086

7非物质103

8“盲点”122

9无尽的童年137

注释157

参考书目185

致谢19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