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43302
  • 作      者:
    (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Elisabeth Young-Bruehl)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洛杉矶时报》传记类图书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

  《新京报》书评周刊-书评推荐(2017-04-08)

  《新京报》书评周刊-书情(2017-05-27)

  《北京青年报》青阅读:2017年5月月度好书榜

  《晶报》深港书评-周榜(2017-06-03)

  2017年5月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即使在黑暗时代,我们仍有权利期待某些火光。它们往往不是来自理论与概念,而是来自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那些不确定、飘忽并且经常是微弱的光,它们几乎在所有的环境下都会闪烁,chao越时间限制而永放光芒。——摘自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伊丽莎白•扬—布鲁尔是当代优秀的阿伦特研究专家,她是阿伦特的学生,与阿伦特有很密切的交往,曾在阿伦特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阿伦特的老师雅斯贝尔斯。

展开
内容介绍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作为一名与学术流派、政治党派及意识形态路线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家,阿伦特拥有范围持续扩大的读者。本书是西方学界较早、较著名的一部阿伦特传记性著作。作者从书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认识阿伦特的人那里收集资料,以传记的方式,展现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描述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书中,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阿伦特的故事折射着那个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本质来说,传记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思想的历史基础,是激发她进行思考的特定经验,是滋养她的友谊与爱,以及展示她的思维方式或思想风格。在阿伦特那里,对立的思潮碰到一起,这使她的思想丰富而又激越。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把握阿伦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观点。

展开
精彩书评

  ▲一本个人生活和思想的传记。它代表了目前较好的关于阿伦特的传记。——《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惊人的戏剧性的故事……最后,我们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阿伦特。——《新闻周刊》

  ▲只要是对阿伦特的生平和思想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必不可少。——《波士顿环球报》

  ▲一段从纳粹德国到美国成名的冒险故事……以及这段经历如何塑造了阿伦特敏锐的政治意识。——《里士满时讯报》


展开
精彩书摘


  当汉娜•阿伦特遇到海德格尔,一切就变了。海德格尔是来自罗曼司中的一个人物——天资好,有诗意,远离职业思想家和奉承的学生,特别地酷,只是穿着农人的着装,他喜欢教滑雪课,爱好滑雪。吸引汉娜•阿伦特的,远远不止是她在回忆中所说的生命和思想的结合。
  从她在海德格尔80岁生日上回忆马堡学习生活的公开讲话来看,无人会料到海德格尔曾不仅仅是汉娜•阿伦特的老师,也是她的情人。海德格尔掩盖得甚至更深。在1923年到1928年的那些时光,当他正在准备《存在与时间》和《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时,他只是公开地说这是他“最为兴奋、最充实、事情最多的时期”。那段时期结束的20年后,他向汉娜•阿伦特忏悔说,那段时期阿伦特是他创作的源泉,是他激情思考的动力。但他们把这段忏悔保持在两人之间,并约定细心封存,正如他们在1925年保守他们爱情故事的秘密一样。他们的往来情书将保存起来,不能让其他人看到。在未出版的文字中,阿伦特确实把在马堡的那些年写给海德格尔的信保存着。
  1925年夏天,在哥尼斯堡家中,阿伦特写了一个自我肖像《影子》,并将之寄给海德格尔。这个肖像,像她在随后的年月写的诗歌一样,是一个最后的嘱咐。阿伦特试图给她的初恋画上界线,以语言来控制它。她试图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将之归于过去。“如果你将她放进一个故事,或讲述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所有的痛苦都能被容忍。”这一魔咒并不总是成功。
  以保护意义的第三人称单数,充斥着抽象的辞藻和海德格尔式的术语,汉娜•阿伦特的自画像是让人震惊地支离破碎、充满苦恼。像她喜欢阅读的浪漫小说一样,肖像是“以那样概括的语言表达,它体现的只是一种情绪,没有实际的事件”。这种情绪在同一时期的一首题为《陷于自我沉思》的诗中可以看到。
  当我看我的手时——
  陌生的东西和我在一起——
  那时我无地可容,
  不是此时,也不是此地,
  无所支撑。那时我感到当对世界嗤之以鼻。

  如果它想就让时间走吧
  但不要在那里留任何标记。

  看,这就是我的手,
  我的,近得出奇,
  但还是——另一个东西。
  它比我还有更多的含义吗?
  它有更高的目的吗?
  这首诗和自画像都以相同的质问结束:她能战胜已经撤离的、阻隔的、不屑的距离?在《影子》中,阿伦特在一个沉重的、正剧的平衡上掂量其可能性:
  或许她的青春将把自己从这种符咒和她的灵魂中解放出来——在一个不同的天空下——经历了表达和释放,战胜了孱弱和失常,学会了耐心、简约和有机成长的自由。但更有可能的是,她将在无聊的试验中,在无规则、无边界的好奇中继续浪费她的生命——知道那个长久而热切希望的终点,让她惊讶,也给这没有必要、没有结果的事情划上一个武断的句号。
  阿伦特并没有言明引起这种失望情绪的实际事件。但汉娜•阿伦特确实给她的处境——她称之为Fremdheit,陌生或疏离——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也是更为直接的,是时间分割的事件,它也在诗歌中提及:“在青春完全绽放之前,她已经被那非同寻常、神奇的力量冲刷;结果她——以一种事实上后来让她害怕的方式——把她的生命分成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阿伦特和海德格尔的关系,仓促而让人心悸地结束了她的青春,带走了她的纯真。第二种解释是,她把她的陌生感归结为一种特性,经过漫长的时间后,它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她把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当最为实际平淡的事情来看。甚至当生活中简单共同的事情最深刻地影响她时,她在思想和感情中也从来没有怀疑:发生在她身上的是平淡的、一件每个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不值得注意的事,甚至不值得谈论。”
  她说,在成长的时候,她曾经意识到第二个习惯,因为她曾经过于“保守,并以自己为中心”。在更年轻时,她的自我中心曾阻碍了她的理解力。她“知道许多——通过经验和仔细的警觉,但一切恰好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只是沉沦到她灵魂深处,停留在那里,好像被冻结了一般。她的紧张和隐秘不允许她去处理这些事情,只是在暗淡的痛苦或梦幻似的、着了魔的孤独之中”。阿伦特没有忘记她曾经经历或观察过的东西,但事情“从视野中淡去,有些完全消失,有些变得模糊,没有规则或秩序”。
  汉娜•阿伦特说,她的习惯性的困惑“或许只是建立在一种无助反叛的青春之上”。它“在这种自我对自我的压抑中表达自己,以这种方式她把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了解之途阻碍、隐藏了”。用这种试验性的、复杂的方式,汉娜•阿伦特知道她已经受到了伤害:尽管她没有这么说。她说,她的压抑和困窘的结果是,随着她的成长,她“更为激进、孤傲和盲目”。
  自从少年时期以来,渴望与恐惧就伴随着阿伦特,以前,恐惧曾占据了较高的位置;但她又一次陷于恐惧的直接原因乃是她对“不同寻常与神奇”的驱除。她蓦地意识到,她的爱情故事,她的性觉醒,可能被其他人误解了,他们会认为她已经变得“更丑陋,更普通,甚至到了颓废和纵欲的地步”,因此她挣扎着宣称她“在这样的判断和争议上中立”的权利。但她确信它会被马丁•海德格尔这个不同寻常、让人着魔的人理解,《影子》正是为他而作,正是献给他的。
  当汉娜•阿伦特遇到海德格尔,并发展出《影子》中所说的“对一个人无限的痴迷”时,汉娜•阿伦特刚刚满十八岁。海德格尔比她要大十七岁,是一个基督教家庭培养出的人,已婚,并有两个儿子。即使他左右着对这位聪明年轻的犹太小姑娘燃烧着的爱情,他生活中的一切和他所追随的习俗都意味着不能完全接受之。他在书信和诗歌中表达了他的专一,他也让浪漫的爱情花朵吐露芬芳;但他不会让这一切改变他生命的进程。到1925年夏天时,汉娜•阿伦特已经认识到他要保持着一个陌生人的身份,无论他们多么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在一首诗中,她邀请他参加一个宴会,但不得不问:
  你为什么害羞地给我你的手
  似乎那是一个秘密?
  你是来自那样一个遥远的大陆
  竟不知道我们的佳酿?
  以一种忧郁但比《影子》要更为平静的笔调,她写了一首充满爱意的“夏日之歌”,它表明了她原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之可能,“表达和释放,战胜了孱弱和失常,学会了耐心、简约和有机成长的自由”的可能显示出来,尽管她有预感。她依然感到陷于一种非法的、不可能的恋爱漩涡中,它永远不会去“拉牧师的手”,但她决定使这段恋情带给她的欢愉保持鲜活。
  穿越成熟的盛夏
  我要走了——滑过我的手,
  我痛苦的肢体往下舒展
  向那黑暗与浑厚的土地。
  ……
  在马堡大学求学的那年结束之后,汉娜•阿伦特去弗莱堡大学度过了一个学期,在那里跟海德格尔的老师埃得蒙德•胡塞尔学习。有了更多的时间,有了一段距离,她可以用更为坚定的力量来反思她“对一个人无限的痴迷”,她确信即使她已经那样,还是深感悲哀,可她不想被摧毁,或失去“有机的成长”。这个时候,阿伦特写了一首诗,这是她的诗歌中最好的诗作之一。
  夜色将我包围,
  软如鹅绒,重如哀愁。
  我不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
  我不再知道田野成了红色,
  一切都想逃遁——
  是给我一点平和。

  我想到他,想到爱——
  似乎那是在一个遥远的大陆;
  “来与给”都是外来的;
  我不知道何物将我束缚。

  夜色已经包围了我,
  软如鹅绒,重如哀愁。
  反抗无从发起
  朝着新的哀伤与欢乐。
  朋友们例如安妮•门德尔松,知道汉娜•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恋情,她们同情她,并试图理解海德格尔看重他的义务,尤其是对妻子和家庭的义务的决定。
  在《影子》中,汉娜•阿伦特以她具有特色的概括和坚定称自己的经验已经教给她的东西:“一切都好,结果是坏的;一切都坏,结果却是好的。很难说哪个更难容忍。因为准确说来,这是最无法容忍的东西——如果人们在无限恐惧中想到它,它将使人窒息,这种恐惧打破了沉默,使个人无法感到如在家中:相遇并了解,时时刻刻都以无所不知和玩世不恭的心态去了解:甚至对最极端的痛苦,一个人也必须心存感激,那确实就是一种劫难,但它是一切事情的要点和报偿。”汉娜•阿伦特总结说,这就是生活之道:充满了相遇,希腊的悲剧作家说这些相遇带来了智慧。她的结论很接近于拉尔•瓦恩哈根所得出的结论:“我正在做什么啊?什么也没做。我是让生活的雨点落在身上。”
  汉娜•阿伦特从她的一段不可能的爱情经验中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相遇是一切事情的要素和报酬;她感到自己对世界“羞涩的温柔”已经被毁,她已经被剥夺了如在家中的感受。正如她在一首献给朋友的诗中所言,她是一个“无家可归者”。
  阿伦特与正统的海德格尔家人保持距离,努力避免产生闲话,避免强化爱尔弗里德•海德格尔的敌意。她一个人住在大学附近的一个阁楼房间里,在那里接待海德格尔、约纳斯和她的哥尼斯堡朋友们。当她在海德格尔的监护下在学术上起步并发展时,汉娜•阿伦特学术上的过人之处对所有认识她的人来说都变得越来越明显。正如汉斯•约纳斯所言,在马堡,学术上的聪明人并不少见,但在汉娜•阿伦特那里,学生们发现了“一种强度,一种内在的方向,一种独特的品质,一种对本质的洞悉,一种对深度的探查,这使她身上有了一层魔力”。
  在她离开马堡去胡塞尔那里学习之后——与海德格尔保持距离——阿伦特就没有再回来。她无法跟海德格尔写博士论文;这种安排的个人困难除外,他们的联系如被发现,两人都要遭殃。因此,海德格尔推荐她去海德堡(Heidelberg),那里,他的朋友卡尔•雅斯贝尔斯取得了哲学教席。

展开
目录

中译本序言1

第二版序言1
前言1

第一部分1906—1933
第一章  我们的孩子(1906—1924)5
哥尼斯堡人5
阳光童年遭遇阴影12
艰难和悲伤的年代19
狂飙突进27

第二章  影子(1924—1929)44
激情的思考44
“非同寻常的”与“神奇的”52
邻人间的爱62

第三章  一个犹太女性的生活(1929—1933)84
哲学的保卫者84
作为自传的传记92
转向政治99
白天和黑夜105
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反抗109

第二部分1933—1951
第四章  无国籍者(1933—1941)125
她的人民125
海因里希?布吕赫133
法西斯主义的教训150
在移民的路上159

第五章  忠诚是真实的标志(1941—1948)178
方向,义务178
为犹太人军队的建立187
时代的重负:“最终解决”的岁月194
慰藉203
极权主义的起源213

第六章  公共生活的私人面(1948—1951)230
欧洲人230
“面向现在”的政治理论241
玛萨?阿伦特的去世251
确认257
未来哲思的基础268

第三部分1951—1965
第七章  在这世界如在家中(1951—1961)286
双王制286
各种形态的反共产主义299
美国和欧洲:思考革命310
欧洲的“颂词”322
在美国的论战331
Amor Mundi(对世界的爱)341

第八章  延迟的治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1961—1965)357
审判的报告者357
恶的平庸366
艾希曼论战377
反响385
未回答的问题392第四部分1965—1975

第九章  黑暗时代的美国(1965—1970)427
共和国427
在公共场合露面433
论革命442
再评极权主义450
1968年的《论暴力》455
告别雅斯贝尔斯465
道德和政治行动468
布吕赫473

第十章  “不再”与“尚未”:心灵生活(1970—1975)487
哲学的慰藉487
思考事务497
De Senectute(论老年)505
最后一年509
理解的工作517

附录 阿伦特博士论文概要529
部分译名对照540
译后记55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