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一手资料,行文流畅好读,以客观的笔触串联起传主的人物生平、心路历程
收录50余幅丁玲颇具代表性的珍贵照片,还原历史之真实与人物之真实
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复杂人物波澜壮阔的风雪人生
《丁玲画传》为“女作家画传书丛”一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新文学史料》杂志郭娟主编。丁玲卷为丁玲研究专家、晚年丁玲的秘书王增如及资深研究员李向东合著。简练又富情绪的语言,围绕丁玲从出生到病逝的82年人生,串联起丁玲与领导人、作家、学人、革命者等交集,再现传主波澜又传奇的一生,以小史见中国。
该人物传记立体而丰满,不粉饰、不妄言,对比此前出版的丁玲传记文学,本系列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性不失可读性,为文学爱好者初步了解中国文学史、喜爱文学史的好读本。
一、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
湖南多水,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湖南多壮士,孕育了中国近当代史上一批著名革命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中,丁玲1904年10月12日出生在沅江边的常德,她的祖籍却是临近澧水的安福县,后来改称临澧。
丁玲本姓蒋,父亲起的名字叫蒋冰姿,但从未正式用过。母亲为她起的名字叫蒋伟,丁玲上中学时自己改为蒋玮。她小时在家叫冰之,这个名字应该从“冰姿”而来。安福县蒋家是一个有钱的大家族,父亲蒋保黔是个纨绔子弟,几乎把家业败光,留下一堆债务病逝。4岁的丁玲,最深刻的记忆是白色的粗麻布孝服和黑色的棺材,是上门来讨债的凶狠面孔,其中不少都是蒋家的长辈。母亲卖掉田产还债,领着丁玲和刚出生的小儿,携一肩行李,悲悲切切奔返故里常德。
母亲余曼贞,丈夫去世后改名蒋胜眉,字慕唐,好学上进,自立自强,回乡后考入刚创办的常德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遇见同学向警予,深深被她吸引,接受了进步思想,并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结为好友,但又囿于环境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丁玲的弟弟蒋宗大10岁时因患急性肺炎夭亡,母亲懊悔不已,悲痛欲绝,从此便将希望寄托于丁玲,尽己之力,资助支持丁玲的文学事业与以后的革命活动,她是对丁玲影响最大的人。
丁玲跟随母亲,先后在常德、长沙和桃源念完小学,1919年考入位于桃源县的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在这里感受到五四运动的余波。丁玲积极参加游行、讲演,还在贫民夜校教珠算,因为个头矮小,被称为“崽崽先生”。她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几乎门门功课都考第一,一年后转学考入长沙名校周南女子学校。语文教员陈启民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毕业生、毛泽东的同学,待丁玲很好,鼓励丁玲多写。丁玲在他的影响下,阅读《新青年》《新潮》,读胡适的文章、诗和翻译小说,读翻译小说《最后一课》,读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作文能力也大有长进。一年后,丁玲又考入岳云男子中学,与杨开慧等在同一个班级。1922年春节过后,曾在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同学王剑虹来看望丁玲的母亲,并动员丁玲去上海的平民女校。王剑虹比丁玲大一岁,在桃源女子二师中是学生领袖,临机应变,言辞尖锐,丁玲那时就深为佩服,被她吸引。王剑虹这时已经在上海担任了《妇女声》编辑工作,丁玲愿意跟随她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在母亲支持下,她放弃了半年后就能拿到手的中学文凭,和王一知等同学一起去往上海。
第一章 上海;文学与革命的起点
一 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
二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三 创办《北斗》
四 幽禁南京
第二章 陕北:十年蜕变
一 从保安到延安
二 西战团主任
三 陈 明
四 边区文协副主任
五 编辑《解放日报》文艺栏
六 在整风中
七 毛主席表扬《田保霖》
第三章 晋察冀;孕育两部长篇
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 三访东欧
三 进北京
四 欢乐的多福巷
五 《在严寒的日子里》
第四章 从北京到北大荒
一 厄运突来
二 风雪人间
三 回北京
四 心系北大荒
第五章 壮美夕阳
一 看世界
二 舒心的几年
三 《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四 创办《中国》
“传记作者曾在晚年丁玲的身边工作,状写作家的音容笑貌,刻画其内心的欢欣与苦恼,多有感性经验作为依据,不同于一般仅凭文献推测悬想者。”两位作者不想把自己的写作停留在作家印象记或回想录层面,而是以历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查阅、搜寻有关丁玲的文献档案,细致梳理,精心考核,且以社会学研究者的勤奋精神,踏查丁玲足迹所至之地,寻访相关人士口述笔录,用以和文字文献比勘对照,故屡有新的发现。
——《中华读书报》
丁玲这一辈子,很明显地呈现波浪形发展的态势,人家说三起三落,她是四起四落甚至五起五落:左翼文学运动中崭露头角,创作丰硕、政治上成为左联党团书记,这是第一个高峰;接着被捕,幽禁南京三年,跌入低谷;这是第一个波谷;到了陕北,受到罕有的高规格接待,成为文协主席,主编《解放日报》文艺版,星光闪耀,是第二个高峰。但很快遭受第一次批判,加上审干,成为反面教材,这是第二个波谷;到写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又一次风光无限,是第三个高峰;紧接着被打成反党集团、右派,这是第四个波谷,而且这次打得最惨,看看几乎永世不得翻身了。好在终于“文革”结束,丁玲竟然又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晚年办《中国》使她又一次站上时代潮头,但是最终还是黯然熄灭。时而风光,时而悲催,大悲总是紧追着大喜,这就是丁玲的一生。
— 解玺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