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大医张志礼(配增值)》:
(一)结缔组织疾病的治疗
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张志礼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七情内伤使人体阴阳气血失衡,气血瘀滞,经络阻隔,毒邪犯脏是这类疾病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初期因虚致病,复因病成劳,久治不愈又加重虚损。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重叠或混合结缔组织病等,均可应用补益脾肾法治疗。皮肌炎,中医称为“肌痹”,多因七情内伤,外感风、寒、湿之邪,使气隔血聚,瘀阻经脉;或因脾肾虚衰,毒邪犯脏所致。皮肌炎病机以脾虚为本,病久及肾,气血两虚,气血瘀阻;治则为健脾益肾,养阴益气,调和阴阳,活血通络。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南北沙参、山药、女贞子、菟丝子等滋阴益肾。此外,尚应配合木香、枳壳、陈皮等健脾行气、调畅气机,做到补而不滞,临床上常能收到良好效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因肝肾亏损,热毒入里,燔灼营血,瘀阻经络而致病。早期常为毒热炽盛、气血两燔的实证,但即使在早期,仍然是虚中夹实,本虚标实;后期则多见气阴两伤或脾肾不足的虚证,可表现为腰膝酸软、足跟软痛、心悸乏力、下肢水肿、肢端发凉,舌淡体胖,脉沉细。因此,张志礼认为“虚”是本病之本,“虚”始终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应该树立扶正重于祛邪的治疗原则,以补益脾肾、调和阴阳为本病的治疗核心。
(二)色素性疾病的治疗
水液在体内的运行靠肾阳温煦、蒸化和推动,故曰肾主水。黑色主肾病,肾水上泛或水衰火盛,皆可致颜面黧黑。皮肤科常见疾患如黄褐斑、黑变病、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等色素性皮肤病均与肾密切相关,不只是肾阴不足,肾阳亦有不足,故从肾入手治疗常可获效。另外,忧思抑郁,伤及心脾,心脾两虚,血弱不荣肌肤,也常常见于黄褐斑、白癜风等色素性皮肤病中,补脾之法不可或缺。
(三)毛发疾病的治疗
“发为肾之外候”,毛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而脾主运化,主饮食水谷的摄入、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斑秃、脂溢性脱发及少年白发等毛发类疾患均与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故常常应用健脾益肾法治疗。
张志礼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于使用健脾益肾法治疗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狼疮冲剂经十几年临床观察,不仅在治疗以脾肾两虚为主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以及天疱疮等大疱病、慢性湿疹等多种皮肤病中收到显著疗效,而且在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疖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狼疮冲剂”主要由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女贞子、菟丝子、仙灵脾等药物组成。芪、参、术、苓合用可补元气、益心脾、利水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可使T淋巴细胞比值恢复正常,延长淋巴细胞寿命,促进干扰素生成等;可增加心搏出量、心输出量,提高每搏指数、左心室有效泵力及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可纠正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紊乱,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对抗外源性激素对体内肾上腺皮质醇分泌高峰的抑制,拮抗外源性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女贞子,《本草备要》称之能“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髭发,补风虚”。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经,功能补阳益阴、固精缩尿。仙灵脾,《本草备要》谓之能“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上述3药合用,肾阴、肾阳兼而补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肾药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可抑制T淋巴细胞对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使DNA、RNA合成率恢复正常,并可稳定机体内环境,影响并调节激素代谢、能量代谢、水电解质代谢、造血功能及细胞受体水平。在狼疮冲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中发现,治疗后96%的患者原来低下的皮质类固醇水平恢复正常,31。6%的患者倒置的T淋巴细胞比值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健脾益肾疗法的良效。
(四)其他疾病的治疗
其他一些皮肤病,如白塞病、急性女阴溃疡等,也可应用补肾法治之。白塞病与《金匮要略》中所描述的狐惑相似,系由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所致,治疗时紧紧抓住这个病因病机特点,并根据各人不同情况,治以滋补肝肾,佐以健脾利湿,或佐以清热解毒的药物常可收效,必要时可配合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治疗比单独应用激素治疗者疗效高、疗程短,且激素减量或激素停用后反跳现象也比较少。急性女阴溃疡相当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阴蚀”,系由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或肝肾阴虚、兼感毒邪、蕴结肌肤而发病。临床上常分为湿热型和阴虚型,补肾法常用于阴虚型的患者,以滋补肝肾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的药物;湿热型在清热利湿的同时,一定要健脾以助水湿的运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