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存款保险制度被认为是美国的一项制度创新,也被认为是“罗斯福新政”留下的最宝贵制度遗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为各国学习效仿的对象。本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广州十三行联保制度、1829年纽约稳定基金的深入研究,用详实的历史事实证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想法实际上源自中国,对广州十三行制度、联保制度、存款保险的历史等,提出了新的历史解释。
本书在研究历史的同时,结合十三行联保制度和纽约州稳定基金的失败、鸦片战争的爆发、现代金融体系中“大而不能倒”等问题,对可能存在的政府隐性担保责任、道德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了近代历史上的一些教训作为参考。
第一章 导 言
1. 主题和框架 / 3
2. 既有的研究 / 9
3. 1829年纽约州的危机 / 14
4. 中国广州港的危机:1829年 / 16
5. 作为序幕的1829年危机 / 17
第二章 广州担保制度的起源
1. 征服与平定 / 20
2. 从事海上贸易商人的组织 / 34
3. 集体担保责任的官方根源 / 42
4. 中国传统中的集体担保责任 / 50
第三章 广州担保制度的演进
1. 海上对外贸易的官方管理 / 57
2. 保商制度和集体责任的起源 / 63
3. 海上对外贸易的正式规制 / 74
4. 广州体制下的债务回收 / 95
5. 1780年危机和集体担保的强制实施 / 113
第四章 基金耗尽(1780—1799)
1. 行商(1780—1799) / 129
2. 政府的需索(1780—1799) / 131
3. 贸易环境(1780—1799) / 135
4. 债务集体担保(1780—1799) / 141
第五章 三大灾祸:战争、海盗和诉讼(1800—1814)
1. 行商(1800—1814) / 153
2. 政府的需索(1800—1814) / 157
3. 贸易环境(1800—1814) / 160
4. 债务集体担保(1800—1814) / 163
5. 1810年会隆行(Gnewqua Ⅱ郑崇谦)与达成行(Ponqua倪秉发)接管的流产 / 165
6. 1813年中小行商的接管 / 170
第六章 复苏和鸦片时期(1815—1828)
1. 行商(1815—1828) / 174
2. 政府的需索(1815—1828) / 177
3. 贸易环境(1815—1828) / 179
4. 丽泉行潘长耀的经历(1796—1823) / 181
5. 债务集体担保(1815—1828) / 192
第七章 广州体制的最后岁月(1829—1842)
1. 行商(1829—1842) / 202
2. 贸易环境(1829—1842) / 210
3. 债务集体担保(1829—1842) / 216
第八章 从稳定基金到银行存款保险
1. 约书亚·福尔曼 / 230
2. 启发的力量(立法建议的思想渊源) / 233
3. 纽约州的银行业危机 / 236
4. 1829年纽约州稳定基金条例 / 240
5. 早期的州政府银行担保计划 / 248
6. 美国全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 / 252
第九章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80 年
1.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 / 266
2.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进展 / 270
第十章 结语 / 276
附 录 / 294
Appendix 1 The Original Five Regulations (1760) / 294
Appendix 2 The Original Five Regulations (1760) / 298
《防范外夷规条》(1760年) / 303
Appendix 3 The Eight Regulations (1831) / 305
《两广总督李鸿宾、监督中祥疏》(道光十一年二月) / 315
Appendix 4 The Eight Regulations (1835) / 319
《两广总督卢坤、监督中祥疏》(道光十五年正月) / 331
Appendix 5 The Eight Regulations (Per W.C. Hunter) / 336
参考文献 /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