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史砚芬传
0.00     定价 ¥ 27.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4227768
  • 作      者:
    陈惠萍,聂红琴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弘扬雨花精神,传承红色的经典读物,不少烈士为首次立传。

展开
作者简介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联合启动《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编纂工作,组织动员烈士籍贯所在地党史部门参与。本册作者为陈惠萍、聂红琴。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四辑之一,记叙了烈士史砚芬为革命奋斗的一生。1919年,正在中学读书的史砚芬投身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1927年春,史砚芬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发动农民运动和组织农民协会,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28年在雨花台牺牲。

展开
精彩书评

深刻缅怀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大力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营养,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引子宜兴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东濒太湖,西接溧阳,西北靠金坛,东北部与武进毗邻,滆湖镶嵌其间,南枕群山,与浙江、安徽交界。这是一片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物产丰富,历来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之美称。这也是一片神奇灵秀的土地,古往今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来贤臣良将,代不绝书;现当代名人,更是数以千计。宜兴籍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各类专家、学者遍布于华夏大地,直到海外异邦。故宜兴又有“书画之乡”“教授之乡”美誉。

宜兴西北的官林镇义庄村就是著名雨花台烈士史砚芬的故乡。这个古老的村落物产丰饶,风景宜人,英杰辈出,是中共在宜兴早期活动地区之一,有“红色堡垒村”之称。这里走出了史砚芬、史汉清、史熙光、史砚芸、史恒、史楚琪、史啸龙等一批革命者。他们积极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以挽救民族危亡、谋求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史砚芬是这个英雄群体中杰出的代表。

史砚芬家老屋

为了寻访史砚芬烈士的资料,或配合上级党史部门采访、拍摄等,已经记不清来过义庄村多少次了。每一次来,淳朴的村民都会围拢过来,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史砚芬的革命经历,但每一次都竭尽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断断续续地叙述着并不准确的史实,艰难地提供一些线索,或者参与一些镜头的拍摄。虽然无法从他们口中了解更多关于英烈的事迹和细节,但从他们的内心、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眼神里,我们还是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史砚芬的无比崇敬。从公路转到这条长长的村道时,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感觉灵魂得到了洗礼。几年前,省里相关部门拍摄史砚芬烈士的专题片,我陪同他们又一次来到史砚芬的出生地。走过参天的雪松底下宜兴市委、市政府于1991年树立的“史砚芬出生地”的大石碑,绕行进入故居。院落很大,通道的两侧对称着两座七架梁的木楼和两间五架梁的屋子,穿过天井还有五开间、十一架梁的主屋。这些老屋很多年没有人居住、使用了,年久失修,只余下黑瓦和红色的门窗框架。据说这是当年的祠堂,史砚芬还在这里上过学。令人惊讶的是,老屋虽然破旧,斑驳的墙上缠绕着枯藤,但天井里的植物却很茂密,岁月更迭,它们绿了、黄了,生长、蔓延。这是个深秋的午后,天井里低矮的植物已经枯黄,有几株高高大大的干棵形似芦苇,白色的穗头亦似芦花随微风轻轻摇曳。暖暖的阳光从屋顶的罅隙穿过,落在黄色、白色的不知名的植物上,为它们笼罩上一层金色的纱幔。眯着眼抬头看,似乎眼前还有一道七色光。拍摄的机器在“沙沙”作响,披着金纱的植物无节奏地舞蹈,老屋弥漫着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气息。突然,我看见一只黑底绿花的蝴蝶从废墟飞过,停歇在亭亭玉立的干棵上,鲜活生动,小小的翅膀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心底倏然一动。谁说从废墟上飞过的蝴蝶是弱小的?假以时日,当它蓄积了足够的能量,便能引起一场巨大的龙卷风!

早期的革命者不正如飞过废墟的蝴蝶吗?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们的力量虽然弱小,但他们迸发出的青春和力量,足够灿烂而美丽,他们不畏黑暗、不畏牺牲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足以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悲苦的家世/

第二章  曲折求学路/

第三章  接受五四新思想的激荡/

第四章  被迫远走南昌谋生/

第五章  迎接北伐军/

第六章  在白色恐怖中入党/

第七章  成为宜兴青年领袖/

第八章  参加领导教师索薪、农民抗粪捐斗争/

第九章  驱逐县长施方白/

第十章  筹备宜兴农民暴动/

第十一章  担任宜兴农民暴动副总指挥/

第十二章  出任南京市团委书记/

第十三章  “红五月”斗争中被捕入狱/

第十四章  狱中斗争/

第十五章  血洒雨花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