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闯关东人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23189
  • 作      者:
    曹保明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曹保明,汉族,1949年9月11日生,文化学者、民俗学家。中国文联全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第七、第八届副主席,中国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民间文艺奖“山花奖”成就奖获得者,2000年中国民协德艺双馨会员。已出版《松花江河灯》《最后的渔猎部落》《最后一个猎鹰人》《东北亚丝绸之路》等专著140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闯关东人》闯关东文化记载着当年从中原地区到达东北的中原移民的整体迁徙活动过程和生活民俗艺术特征,它是一次重要的人类文化的交流。在《闯关东人》中,作者把这种文化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人类在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互动当中如何形成的这种文化类型进行了探索、思考和归集。
展开
精彩书评
  ★二十余年来,在投入民间文化抢救的仁人志士中,有一位与我的关系特殊,他便是曹保明先生。这里所谓的特殊,源自他身上具有我们共同的文学写作的气质。
  每逢年节,合家团聚,我知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如果中国多几个曹保明,我们的文化将会保护得多好啊。
  ——冯骥才
展开
精彩书摘
  《闯关东人》:
  官庄前期来的人一般是满族的旗人,接着,也有朝廷放来的“朝臣”和一些他们的族人,因此,朝廷对这些人的条件很苛刻。官庄除壮丁耕种土地外,还有招佃地,官庄的庄头是土地的经营人,由他直接管理招佃。庄头除直接管理壮丁外,还支持着佃户。
  官庄的佃户,有永佃户和现佃户之分。永佃户又称老佃户或世袭佃户。
  永佃户一般是官庄设立初期就参加了开垦和垦种的农民,他们取得了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不必按年签契约。
  现佃户是以口头约定耕种官庄土地的这部分佃户,一般是承种庄头所管的土地或壮丁分耕的庄租地,租期往往为一年。地租往往是采取先交租钱后种地的方式成交,年末预交第二年的租钱或租粮。
  乾隆年间,清王朝为了稳住官庄壮丁,曾下旨禁止虐待壮丁,壮丁有婚姻的自由,减少劳役负担,并允许官庄壮丁由好籍转为民籍。那时,由于官庄的制度太苛刻,致使许多官庄的壮丁逃亡、耕牛倒毙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壮丁负担沉重,每年应交粮食均达不到规定的额数,官庄也面对中原来的流人实行招丁耕种。官庄开辟了早期将东北土地对外招佃的先例。到清后期的宣统三年(1911),这种带有浓厚的家长奴隶制色彩的官庄基本解体,土地已经转籍到老佃户或现佃户的手中了。
  旗地制度是满族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质是最高的领土所有制。旗地是指清代旗人所属的土地,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清廷拨给八旗官兵的随缺地(也叫职田)。随缺,就是自己解决“吃喝”的所用土地,己种收己用。这中间也包括驿站的站丁地和下层旗人的份地,是属于作为旗人兵丁为朝廷效力的一种报酬,代替薪饷之用。当时朝廷对这些土地的作用这样规定:“凡赡养家口以及行军之需,皆从此出”。
  二是功臣地。许多地块,是属于朝廷拨给那些为朝廷建立了功劳的旗臣人丁所有。旗地由国家拨给,是“厚功臣”的。这是对旗人优待的一种手法和制度。但是旗官、兵、丁对旗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支配权。也就是只允许旗之间的置换、转让,但不允许买卖;允许向民人租佃,但禁止向民人典卖、转让。
  松原境内的旗地,实指扶余县原伯都讷厅所辖土地。据《吉林省志·土地志》载,“康熙中叶以后,伯都讷(扶余)、三姓(依兰)、阿勒楚喀(阿城)等地也陆续驻防八旗。随着八旗驻防而增设了旗地”。
  清朝初期,满族人大批进关,致使京师旗人数额迅速膨胀,八旗的生计问题,就成了清统一全国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当时,京城内外究竟驻守多少旗兵,文献无确载。但据历史学家迟茗先生统计,乾隆时的沈起元说过:“世祖时定甲八万……圣祖时乃增为十二万甲。”这里,要弄清“八万”“十二万甲”究竟是指京旗还是包括京旗在内的全国范围的八旗兵总数。莫东寅在《八旗制度》一文中,对满洲八旗兵数做了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入关前后满洲八旗的正规兵数,十万左右是不成问题的”。《圣武记》中说,全国的八旗兵“已不下二十万人”,显然,这是合满蒙汉而言的。若莫东寅的考证是正确的,沈起元所说的“八万”“二十万甲”无疑是指在京的八旗兵说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寻找闯关东的足迹

第二章 关东与复杂的土地制度
一、何谓关东
二、复杂的土地制度

第三章 我的胶东之行
一、发大水俺们也去闯关东
二、当年,孙家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三、亲兄弟棉花街分手

第四章 闯关东其人其事
一、三十八岁累死关东
二、闯关东成了山里“野人”
三、闯关东沦为娼妓
四、闯关东被逼成匪
五、闯关东尸骨还乡
六、小山东找爹

第五章 闯关东留下的技艺
一、艾家大车店
二、兴隆山陶窑
三、吴家剃头铺
四、关东木车
五、于家粉坊
六、张家纸坊
七、董家豆腐坊
八、功成玉钱庄
九、谷家染缸坊
十、关东瓜王
十一、老茂生糖果
十二、宋家油坊
十三、田家当铺
十四、关东窑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