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境界与精神(象征主义诗潮在中俄的接受与异变)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06655
  • 作      者:
    作者:姚晓萍|责编:闻晓虹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比较诗学的维度切入中俄象征主义诗歌的研究,从本体论到认识论、从价值论到方法论层面对两国象征主义诗潮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钩沉与梳理,力求在比较的视野中把握中俄象征主义诗歌的源与质。 从本体论意义上看,中俄象征派诗歌是基于异质的美学观念生发出来的。本书旨在对中俄象征诗派的“象征”观、“纯诗”观和“契合”论做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中俄象征诗本体观念中纠缠的浪漫和颓废的基调;在此观念框架中,中国象征诗追求的是宇宙万物与诗人主体冥合的“纯诗”境界,俄国象征诗渴求的则是神性世界与诗人本我应和的玄秘精神,他们在心灵世界和彼岸世界完成对“象征诗学”的构筑。
展开
目录
导言 中俄象征主义诗歌比较的学理依据
第一节 同源异质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由“显”入“隐”的精神对话
第一章 中俄象征主义诗歌发生发展举要
第一节 “象征”的诸种话语含义
第二节 中俄象征主义诗歌的发生学考察
第三节 中俄象征诗派流变概览
第四节 接受的向度:先验与经验
第二章 诗之本质:象征、纯诗、契合
第一节 以“象征”为共相的对话
第二节 以“纯诗”为理想的分野
第三节 以“契合”为共情的类比
第四节 传统与立场:勃洛克与戴望舒诗学观念比较
第三章 诗之价值:主题、涉世、自我形象
第一节 主题:现代社会的精神奇观
第二节 涉世:凝视深渊
第三节 诗人与“自我”
第四章 诗之意象:建构与表现
第一节 “恶之美”的意象反拨
第二节 意象建构原则:象征—神思与象征—寓意
第三节 意象表现策略:感知体验与神秘冥思
第五章 诗与音乐:本体与载体
第一节 象征诗的音乐本体:“诗情”与“精神”
第二节 象征诗的音乐载体:词语与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咖啡与茶的相遇(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