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郭可慈文选
一、闲情漫笔
座右铭,两墨宝
甜蜜的回忆
“草台班子”与《大戏考》
庭院前的白玉簪
持螯赏菊
食粥谈趣
寻找过去的足迹
卧游于方寸之间
门券留玉照赏玩忆归游
“祝君好运”的有奖门券
“戏说”也要有度
二、游踪鸿爪
僧像荟萃法乳堂
少林寺记游
漓江烟雨
雁荡二灵
淮东揽胜醉翁亭
湄洲妈祖风情
一林风月伴高僧
法门古刹瞻舍利
静海观钟
从归来堂到漱玉泉边
曾侯乙编钟真品何处寻
武汉楚天台长联
三、文事摭拾
温雅高贵的朋友——推荐几本必读的散文集
民国名人逸事小考两题
两部未终篇的中国文学史
梁漱溟、沈从文生平经历的一点辩证
也谈“谋杀名作家”
读作家资料的困惑
书籍装帧的表与里
插图本大有可为
咄咄怪事
四、书林折桂
读书的情趣
且从书边觅书趣
雨季情怀
曲终风范在
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韦君宜《思痛录》读后感
走近前辈学人谢泳
重开的紫罗兰
哲人其萎涛声依旧——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读后感
学识与性情的结合——谈吴小如20世纪40年代的书评
冷月诗魂人间沧桑——一本关于苏联文学真相的书
保持新锐学会宽容——读余杰部分作品的感想
书海泛舟浅酌低吟——读陈学勇的《浅酌书海》
秉笔直书平实可信——读朱尚刚的《诗侣莎魂》
方寸世界温书情——《文化人藏书票》欣赏
瓦釜雷鸣一时,黄钟长鸣不已——读郭沫若《黄钟与瓦釜》杂文有感
五、作家剪影
水绘园后人冒广生
南通美籍华人作家水晶的风采
孙犁的正气与清纯——读韩映山《孙犁的人品和作品》
漫游全世界作家的屋子
文学丝绸之路上的拉骆驼者
苏派女作家的南通情结
六、谈书论写
书籍——生活的明灯——读《我和图书》
我读散文
与文学爱好者谈写作
对“来稿不退”制度的质疑
七、文史趣话
唐代名诗人“韦苏州”
岳飞与南通
红生鼻祖——王鸿寿
纪昀和刘墉的文友情
曹聚仁笔下的张謇
文怀沙与南通广教寺
历史上通州反酷吏的民谣
八、附录
附录1:郭可慈年谱
附录2:郭可慈五代家谱图系
中卷 郭谦文选
一、早期作品
夜观星空
周瘦鹃与梅花
郑板桥与菊花
不可丢弃文字里的梦(日记一则)
初恋的花飘落到了江南
二、祖国颂歌
祖国颂
泰山颂
北(京)通州颂
南(通)通州颂
如东颂
南通师范颂
青州颂
平遥颂
大西安颂
三、四季抒情
早春听鸟鸣
徘徊在唯美的夏雨里
浪漫的夏天(散文诗)
在秋色里兜风
2008年南通的第一场大雪
冬天里的阳光
四、情感汇流
陪母亲参观“第30届南通菊花展”
陪母亲治疗眼睛札记
父亲与我的师生缘
家风正,家庭和睦——从妹夫为母亲剪脚指甲说起
友情是需要经营的
我的母校——正场小学
汾阳堂郭氏宗谱追寻记
去故乡(如东)抓一把泥土
五、阅读山河
平遥,让我再回童年
金祖山的奇石、奇树、奇泉
临沂书法广场超级棒
沿京杭运河奔驰,游临清、台儿庄
黄岛的精彩聚焦在海军公园
唐闸老镇凸显南通古风韵
春日值得一游的宝地——常乐镇
清明淮安、曲阜两地游
重生吧!洙泗书院
爬泰山千年古道寻圣迹记
品青州古城美景——青州博物馆、范公亭参观记
去南通蔷园,找张謇墓,鞠躬
家庭旅游团首游水绘园
绍兴鲁迅故里是免费的旅游胜地
到福州,必去三坊七巷
福州于山、西湖景色怡人
天台山寻觅李白踪迹
六、文坛交往录
文坛三个眉心有黑痣的人——邂逅名作家罗珠
飘逸在山峰之间的灵鹫——二访名作家罗珠
艺术是热情、青春常在的源泉——著名作家、画家孟伟哉访谈记
采访齐白石孙女
诗坛伉俪晚霞璀璨——王耀东、刘荔夫妇访谈记
网络奇遇交友录
办报奇遇交往录
七、文史拾翠
“状元郎”为刺绣艺人撰书
梁启超、林长民对“五四”的贡献
曾氏父子共同开辟“真美善”天地(曾朴、曾虚白)
宋氏父子驰骋文坛百年,独领风骚(宋春舫、林以亮)
以诗为人生的胡氏父子(胡征、胡宽)
邹氏两代作家,灵魂中灌注诗意(邹荻帆、邹静之)
丁家父女——不一样的文化道路(丁景唐、丁言昭)
敲锣的诗人、打鼓的小说家(苗得雨、苗长水)
群星闪烁的诗歌之家——艾砂、马乙亚、王耀东、刘荔
陆小曼的爱是另一道风景
八、图书评论
高举爱的旗帜的诗翁——雁翼先生
读《漂泊岁月》诗集有感
艺坛驾凌云诗海扬心帆——《蒋义海选集·诗歌卷》读后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