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本书结构安排
第2章 制度背景
2.1 IPO制度简介
2.1.1 IPO主要的制度形式
2.1.2 我国IPO制度的改革历程
2.1.3 我国IPO核准制的流程
2.1.4 IPO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异同分析
2.2 发审委制度简介
2.2.1 发审委制度的变迁
2.2.2 发审会的工作流程
2.2.3 发审会审核和“陪审团”式决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献综述
3.1 “陪审团”式决策的相关研究
3.2 人力资本保护的相关研究
3.3 IPO抑价的相关研究
3.3.1 IPO抑价和IPO参与群体间的信息摩擦
3.3.2 IPO抑价和上市时的制度安排
3.3.3 IPO抑价的行为金融解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审委员的任期和审核标准
4.1 发审委员审核标准的理论分析
4.2 发审委员的寻租和“从宽”审核
4.2.1 研究假说
4.2.2 研究设计
4.2.3 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稳健性检验
4.2.6 本节结论
4.3 发审委员的问责和“从严”审核
4.3.1 相关制度背景
4.3.2 研究假说
4.3.3 研究设计和样本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3.5 稳健性检验
4.3.6 本节结论
4.4 发审委员的任期和审核标准调整
4.4.1 研究假说
4.4.2 研究设计
4.4.3 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4.4.4 实证结果分析
4.4.5 稳健性分析
4.4.6 本节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审委员的任期和IPO定价及市场表现
5.1 发审委员任期对新股发行的影响
5.1.1 制度背景
5.1.2 研究假说
5.1.3 研究设计
5.1.4 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5.1.5 实证结果分析
5.1.6 稳健性检验
5.1.7 本节结论
5.2 发审委员任期对新股抑价的影响
5.2.1 研究假说
5.2.2 研究设计
5.2.3 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稳健性检验
5.2.6 本节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书的主要结论
6.2 本书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