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力”的作者提出,这个术语的重要性涉及德勒兹对斯宾诺莎和尼采的重新理解;
第2章处理“表现”这个概念,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概念如何能够一如既往地扩展到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里就力的“口令”和阐释的集体装置展开的一连串思考;
第3章通过把德勒兹的思想视为他chao yue康德之运动的表征,向读者讲述了那个重要的对子,即“差异—重复”;
第4章研究了德勒兹和加塔利广为人知的一个术语,即“欲望”。
第2部分,即“相遇”中的文章,允许作者们把特定概念作为手段,显示它们在其他领域中的活动、效用和生产力。
第5章处理的是“意义—级数”这个对子;
第6章论述了“事件”这个重要概念,并强调了《差异与重复》和《意义的逻辑》,还把这个概念和德勒兹的课程联系了起来;
第7章探究了“装置”这个概念,首先探究了它在德勒兹和加塔利作品中的政治意义,然后探究了一个装置在技术领域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运作方式;
第8章经由“微观政治”这个概念,解释了德勒兹和加塔利如何为理解并反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宏观政治力量提供了可能的手段;
第9章思考了“生成-女人”这个颇受争议的术语;
第10章涉及另一个频繁与德勒兹和加塔利联系在一起的术语——“少数”,该章展示了他们与卡夫卡作品的密切联系如何chao yue了文学而进入少数人在政治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与实验;
第11章论述了在政治和艺术上仍然可能引起强烈反应的一对术语,即“风格与口吃 ”;
第12章处理的是“感觉的逻辑”,解释了德勒兹对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的评论如何为他提供了另一种“做”哲学的方式;
第13章论述了德勒兹在两本论电影的书中提出的相互联系的几个关键概念,以此揭示了德勒兹提出一门电影哲学时所采用的方法。
第3部分“褶子”起到了一个总系索词的作用。
第14章不仅探究了“情动”和“情状”的不同意义,而且探究了这些术语在德勒兹同代人的著作中如何聚集在一起,又是如何地彼此不同;
第15章讨论的是德勒兹论述过的“褶子”和“折叠”的诸般过程;
第16章论述的是德勒兹终身的计划,以便阐明一种既具批评性又具临床性的症状学;
“哲学”构成了第17章的主体,并讨论了这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的哲学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