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编剧的信2.0》,作为《给青年编剧的信》的续作,宋方金继续向读者揭示故事行业的一切。在本书中,资深编剧宋方金结合自身经历和大量生动的内幕故事,揭示了国产影视行业在资本的追逐下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如今流量明星、大IP为王的时代,并真挚地提出,作为一名创作者、编剧,要如何回归本心,回归创作的本质。
诚恳生活,大胆写作。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故事的手艺人。
第二十一封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故事大于一切,它不光大于演员,大于导演,它也大于编剧,大于作家。我们并不能发明故事,我们只能发现故事,它先于存在而存在。故事既然比我们导演、演员、编剧都大,由此可证,故事也肯定大于投资人。除非他不是人。
当下影视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投资人认为他可以用资本或概念操纵故事,并操纵我们这些故事工作者。对不起,这是不可以的。故事是人类记忆最后的堡垒,是人类想象最前沿的阵地。即便影视行业失守,我们故事行业会严防死守。
2015年“怀柔论剑”结束那天,陈道明老师给我发微信,说晚上要请我吃饭。我说我论了两天剑,特别累,要不改天再吃,陈道明老师说正因为论剑太累,必须给你补补。那天陈老师请我吃了一顿大餐。吃饭的时候,陈道明老师非常感慨地对我说,方金,我想了一下,还真是,在影视行业发生危机的时候,还真是你们编剧能挺身而出,还在想更长远的事儿。所以我要请你吃饭,我要支持你们。
大家都知道,陈道明老师云淡风轻,从不发朋友圈。在他的朋友圈里,只有两条,一条是汪海林老师在“怀柔论剑”的发言,一条是我在“怀柔论剑”的发言。在此我代表“怀柔论剑”的那把剑向陈道明老师表示感谢。感谢道明老师对我们编剧行业的支持。
前几天道明老师看了我在宁波的那个演讲,给我发了一条微信,陈老师的微信是:得到了金钱,失去了文化和道德;得到了肉身舒适,失去了安全和信任。这个民族会向何处去。我回的微信是:无限下坠,有限生存。陈老师又回:所以永远没有答案,你们现在是文化人对话资本家。我又回:一切坚固的必烟消云散。这个题目就是从这几条微信的对答而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刘震云老师有部小说,叫“一句顶一万句”。里边有个意大利传教士老詹,老詹日夜思考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老詹在河南的黄河边传教,见到人就想用这三个问题去启发对方,想使对方信主。但老詹很快发现,这三个人类终极问题在中国人这边不是个问题。有次他在黄河边遇到曾家庄杀猪的老曾,说老曾啊,你知道你是谁吗,知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老曾说,知道啊。我是老曾,从曾家庄来,到王家庄去杀猪。老詹一时拔剑四顾心茫然,想了想,说,你说的也对。老詹即便今天用这三个问题来中国传教,估计还是传不下去,因为我们有统一答案:我们是中国人,从没钱的地方来,到有钱的地方去。或者我们从有钱的地方来,到更有钱的地方去。活了上下几千年,中国人还是没活出一个“钱”字去。如果用这仨问题问中国影视界的朋友们,那就更简单了:我是某某某,我还没上市,我要去上市。
但是必须有人说不。那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我们,只能是编剧。编剧是个古老而光荣的职业,编剧中最耀眼的星辰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投资人都已烟消云散,但莎士比亚和他的故事将在人世永远流传。
无论是品牌编剧还是品质编剧,或者其他什么编剧作家,我们最根本的身份都是讲故事的人。
我没有守口如瓶
第一封信 我们这里怎么了
第二封信 危险的谎言
第三封信 手快有、手慢无的IP游戏
第四封信 我们是人类的语言魔术师
第五封信 讲故事的人3
第六封信 消失的片头和片尾
第七封信 我身边的“风之子”
第八封信 天使不出现,魔鬼不退场
第九封信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
第十封信 影视需要“独裁”
第十一封信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甲方乙方
第十二封 剧本种子与IP死穴
故事手艺人
第十三封信 编剧的时间流水账
第十四封信 著作权战争
第十五封信 一个失败的电影编剧
第十六封信 个人化或雇佣兵
第十七封信 故事,而不是小说
第十八封信 面对内心,背对悬念
第十九封信 名师出高徒
第二十封信 每部作品都是九死一生
第二十一封信 日光之下,总有新事
第二十二封信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二十三封信 编剧的品牌之路
剧作人工具箱
第二十四封信 挖掘已然存在的故事
第二十五封信 第三类故事
第二十六封信 传递坏消息
第二十七封信 痴人、呆人、聪明人
第二十八封信 破译故事的秘密
第二十九封信 电影就是让人又哭又笑
第三十封信 钩子
第三十一信 阻力
第三十二封信 时间的艺术
第三十三封信 抛开地域
第三十四封信 故事碎片
第三十五封信 类型与现实
第三十六封信 编剧是背锅侠,更得是信念侠
第三十七封信 意思、意味与意义
第三十八封信 编剧要熟悉环境
第三十九封信 男编剧创作之十大秘籍
第四十封信 女编剧创作之十大秘籍
第四十一封信 如何制作一部烂片之十大不传之秘
后记
在光阴里心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