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告别伊甸园:多偶制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63410
  • 作      者:
    (美)戴维·巴拉什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人类发展符合进化这一事实,让宗教保守派痛心疾首;人类不是天然的一夫一妻制,让社会保守派深感失望。可即便这样,为什么人类还是无法过上一种人皆可妻、人皆可夫的生活?这同样让某些自由派抱怨连连。

基于生物学、人类学、解剖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进化生物学家戴维·巴拉什大声疾呼:人类是一种多偶制动物!他发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这一惊人事实的影响,人类既无法纯情,也无法滥情。进化,绝不意味着堕落;它代表着自然本真,丰富多彩。


展开
作者简介

戴维•巴拉什(David P. Barash)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写过30多本书,内容涵盖进化、动物和人类行为以及和平研究等领域。巴拉什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迈克尔·沃尔泽(政治思想家,普林斯顿荣休教授)

吴宝沛,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进化心理学。网名“好古叟”,活跃于微博等公共平台,传道撰文,笔耕不辍。译有《猿猴的把戏》《机器人叛乱》等,著有《爱人、情人和怪人》,深受学生和读者的欢迎。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活中,我们常常耳闻目睹名人或普通人各种狗血的出轨事件。为什么人类总那么滥情?难道是因为一夫一妻制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作者根据但不局限于科学研究成果,在书中勇敢、坦然、清晰地洞悉人性,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诠释多偶制,带给读者一种对人类性本能的新鲜认识,帮助人们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多偶制倾向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伟大的法国人类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很长时间都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的安排,跟性欲或生物性无关。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对的,因为如前所见,有无数理由认为我们在自然状态下是一夫多妻制,而一夫一妻制被强加给了我们的生物性而非起源于我们的生物性。然而,列维—斯特劳斯也承认,“即便在任何一个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社会……男人中间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一夫多妻制倾向。”“谈到一夫多妻制,”人类学家韦斯顿·拉巴尔(Weston La Barre)同意说,

 

情况极为普遍。事实上,尽管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实现,但一夫多妻制在北美和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中一直都被允许,只有少数例外,如普韦布洛。在阿拉伯和非洲的黑人中,一夫多妻制也很普遍,而在亚洲和大洋洲它也并非罕见。当然,有时它是一种受文化约束的一夫多妻制。根据古兰经的戒律,穆斯林只能有四个妻子;而西非的阿散蒂王则被严格限制为拥有3333位妻子,而且必须满足这一数字。

 

一项对849个社会的跨文化调查发现,在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对全球殖民之前,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婚姻戒律还普遍强加给世人,有708个(占83%)人类土著社会都倾向于一夫多妻制。在这些社会中,大概一半通常是一夫多妻制,而另一半则偶尔为之。在剩下的社会里,137个(占16%)是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而只有不到1%的社会是一妻多夫制。

这些数字有可能会误导人。请注意,我写的是“倾向于一夫多妻制”而不是“纯粹的一夫多妻制”。事实上,大概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类社会倾向于一夫多妻制,这不意味着身在其中每一个人(更具体地说,是每一个男人)要么是后宫主人,要么是单身汉。相反,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一夫多妻都跟一夫一妻和单身状态共存。事实上,在人类大多数的进化史上,大多数男人到了最后还是跟一个妻子待在一起。

对巴西沙万提人的详细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案例。有人调查了184名已婚的沙万提男性,其中110名是一夫一妻(更确切地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妻子),而另外74人则有多个。某些位高权重的男人甚至拥有四五个妻子。毫不意外,跟同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后代数目是前者的两到三倍。到了40岁,6%的沙万提男人将陷入没有子嗣的境地。相比之下,在195个沙万提女人中,到了20岁,只有1个没有子女。繁殖成就的变异值在沙万提男人中是12.1,而在女人中有3.9。

基于对化石中人类DNA提取的遗传学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原始祖先实行一夫多妻制。从人类化石记录的中期来看,Y染色体的多样性水平较低(Y染色体只会遗传自父亲),而线粒体DNA的多样性水平则较高(只会遗传自母亲),两者间有差异。研究者得出结论说,最简单的解读就是,很可能“在最近之前,只有一部分男人……在每一代人中对Y染色体贡献了很大一部分库存。”换句话说,我们的祖先通常是一夫多妻制,而女性有效的繁殖人口远远多于男性,这是因为大多数女性都能繁殖,而只有一小部分男性才能这么做。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即男性)繁殖成就的变异降低了,随着最近人类由一夫多妻制转换到一夫一妻制,”更多的男性开始在基因库里为Y染色体的内容做贡献。纯粹基于DNA的证据,研究者得出结论,说“在人类大部分的史前时期,一夫多妻都是规则,而非例外。”

他们的估计是,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倾向的不断增强,这种转变发生在距今10000年到5000年前。假设这是对的,考虑到即便进入了现代社会,很多传统社群还都保留着一夫多妻制,这一事实明确支持了这样的观点:我们这一物种有着根深蒂固的一夫多妻制倾向。简而言之,人类从一夫多妻制转向一夫一妻制,仅仅是一个最近的演化发展,而且还在进行中。

这里(还有几乎其他所有地方)使用的“一夫一妻制”都应该更正为在某段时间内有一个妻子。迄今为止,大多数的一夫多妻制类型(无论对女人还是对男人)一直以来都是“连续性的一夫一妻制”,其实也可以叫作“连续性的一夫多妻制”。我在后面会讨论,人类同样表现出了配对结合的强烈倾向;当然,这跟一夫多妻制倾向的存在也不矛盾。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来说,在自己的一生中只有一个性伴侣,这种情形都很罕见。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想要多个伴侣,无论是明媒正娶合法婚姻,还是非正式的私下约定,仅仅由于他们个人行为(纳妾、嫖娼和不忠)的影响,就会导致事实上的一夫多妻制。

男人的一夫多妻和女人的一妻多夫,若要对我们的祖先以及我们自己产生深远的进化影响,也不需要很普遍。某些情况并不常见,但其影响却超越了它们在统计频次上的不多见。比如,捕食者对人类的危害或许很少见,这一点在今天格外明显,然而恐惧以及对自己作为大型猎食者(或体型较小而致命的毒蛇)口中猎物的“记忆”,依然给人类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残迹的污染不只局限于解剖结构,比如鲸鱼初级的骨质“腿”,或人类过时的阑尾。有一种动物叫北美叉角羚,常被误认为是羚羊,但事实上它们跟山羊的关系更近。这种动物跑起来风驰电掣,让人印象深刻。叉角羚的许多特征,包括它们的社会组织和择偶行为,来自于它们对高速逃离场景的完美适应,但却悖论式地超越了任何现存天敌的威胁。现已灭绝的美洲豹和它的亲属曾遍布北美大草原,而眼下占据它们位置的是速度更慢的土狼、狼和美洲狮,甚至包括速度更慢的灰熊。即便如此,根据拜尔斯的说法,“天敌驱动的选择早已松弛,”叉角羚的奔跑速度依然超过了它们的明显需要,被“过去天敌的鬼魂”纠缠着。同样,我们也被祖先成败的鬼魂束缚着,被诸多一夫多妻制的选择压力驱动着,而它们大多数(尽管并非全部)来自于过去。

如果一种生物影响足够大(比如一小部分男人拥有不成比例的伴侣),那么结果就很重要,不只是在统计上而且在实践上,即便受影响的个体依然是少数人。只要有一些男人成功实践了他们的一夫多妻倾向,而且因此在他们的进化资产负债表上赢得了更多的回报,就会在男人中造成相对偏态的繁殖成功变异,还会促使某些男人继续这么做。

男性的繁殖能力会持续到中年甚至老年,这一事实也跟一夫多妻制相吻合,因为人类的一种普遍模式就是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攒妻子,但女人却不会积攒丈夫。(同样值得留意的是,在整个西方社会,赤裸裸的一妻多夫制是非法的,但离婚的中年男人要比中年女人更可能再婚。)底线很清楚。涉及繁殖表现时,跟女人相比,男人的变异更大,而这种更夸张的同性差别既来自于男女对比(制造精子对比制造卵子)背后的生物学,也来自于许多人性其他层面的有趣影响。

也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进化生物学家才开始意识到一夫多妻制的重要,才明白它如何导致了男女在繁殖情形下的差异。尽管如此,但人类对一夫多妻制这种特定影响的认识,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据我所知,第一个明确的论述出现于1710年,出现于一篇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的论文中,作者是约翰·阿伯特诺(John Arbuthnott),文章名为“天意的论证,来自两性出生时观察到的恒常律。”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认为,

 

一夫多妻制违背自然律和正义法,也违背人类种族的繁衍: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数量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娶了20个妻子,就得有19个男人保持独身,而这是对自然涉及的违反;同时,20个女人也不会很好地由一个男人予以受精,但20个男人就能做到。

 

阿伯特诺博士的计算正确,他认为一夫多妻制违背西方人当时的公正观也是对的。但事实上,跟违反“自然律”相反,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夫多妻制跟这种“规律”完全契合。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有理由认为,这里的20个假想的女人的确会因为一夫多妻制而受伤害,但原因却更复杂也更有趣,绝不仅仅因为她们会不那么容易“受精”这么简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扫盲多偶制

第二章 狂暴的男人

第三章 性事面面观

第四章 妈妈更爱你

第五章 一夫一妻的奥秘

第六章 通奸的逻辑

第七章 天才、畸恋与上帝

第八章 龟兔赛跑

第九章 抛弃幻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