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托七舅妈的福,庇护他健康成长。慈祥的赵氏十分乐意,将毛泽东视为己出,呵护有加。毛泽东的七舅文正兴是毛泽东的“干爹”,他将毛泽东与自己的子侄并列排行,期望毛泽东和表兄们一起顺利长大成人。
拜了一位干娘,文素勤还是不放心,又让毛泽东拜了另一位干娘。不过这位干娘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块巨石。这块巨石位于韶山去往毛泽东外婆家的路途中。从滴水洞翻过龙头山,西望龙头士乇,便能看见一块拔地而起、高10多米的天然巨石。岩石大小两块相连,做搂抱状。石后,有一股终年不干涸、长流不断的泉水从山洞中潺潺流出。传说此地过去曾出过妖怪,危害百姓。有个神人移来这块巨石,将妖怪永远地镇压在石头底下,从此一方平安。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当作神佛崇拜,取名“石观音”。
有一天,文素勤抱着毛泽东,带上香烛果品,虔诚地来到石观音面前,供食进香,作揖叩拜,扶着毛泽东跪拜石观音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所以起名“石三”。从此,“石三伢子”的乳名就在乡亲中传开了。在毛泽东离开韶山以前,当地的乡亲都管他叫“石三伢子”,而不是叫毛泽东。
1951年5月,毛泽东在接见他的外家表兄文运昌等人时说:“我小时候有个乳名叫‘石三伢子’。那时候,我母亲信迷信,请人算八字,说我八字大,不拜个干娘难保平安。母亲带我去棠佳阁外婆家,发现路上有一块人形巨石,便叫我下地跪拜,拜石头为干娘。因此,母亲又给我取名‘石三伢子’。”“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
文氏笃信佛教,心地极为善良,对穷人富有同情心。她经常瞒着丈夫,悄悄送米送粮接济贫苦的乡亲们。这种美德,对毛泽东兄妹影响很深,他们都很拥护母亲的做法。毛泽东从小就在慈母的熏陶下,养成了母亲那样的好品性。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私塾时,由于离家较远,和许多同学一样常自带午饭。一天,细心的毛泽东发现一位同学黑皮伢子在大家吃午饭时,独自跑到外面去捡柴,好像有意要回避同学们。原来这位同学因家里穷,经常无米下锅,因此没有带饭,他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毛泽东发现这个情况后,便把自己带来的饭菜分给黑皮伢子吃。放学后,他放下书包就到厨房弄饭来填饱肚子。文素勤以为午饭带得太少,第二天便换个大碗给儿子带饭,可是毛泽东放学后还是到厨房狼吞虎咽地弄饭吃。文素勤于是问毛泽东:“怎么你去读书了,反倒吃得下那么多饭?”毛泽东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不仅没有责怪儿子,反而很高兴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只是不该瞒着我,应该早对我说清楚,我给你一个大一点的篮子,每天两份中饭,省得你们两人都吃不饱。”毛泽东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给很多人讲过母亲的这段故事。
还有一次,文素勤给毛泽东装好两箩筐白米,让他送到私塾当口粮。毛泽东出门不久就担着空箩筐回来了。文素勤问儿子怎么回事。毛泽东就把路上遇到本家毛承七夫妇吵架的事向母亲说了一遍。原来毛承七一家已断粮。毛氏宗祠族长不肯平价粜米给七嫂。承七嫂无奈,带着女儿到外村的大财主家里讨米。毛承七嫌她给自己丢了脸面,十分生气,夫妻就大吵了一场。毛泽东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就把自己那担箩筐挑进屋,把那两斗白米倒进了承七家的米缸。母亲听毛泽东说后,赞同儿子乐于济贫的做法,随即又亲手量了两斗米,叫毛泽东赶快挑到学堂里去。
毛泽东对于母亲的善良和慈爱,十分敬佩。毛泽东后来回忆他的母亲时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母亲文素勤的思想和行为,给毛泽东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对他下决心寻找一条解救贫苦农民的道路产生了积极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