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胡雪岩全传.5:高阳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625406
  • 作      者:
    高阳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

◆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展开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


  本名许晏骈,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小说注重历史考证,故事通俗精彩,高阳在历史小说界的地位等同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二人共享“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高阳出生于钱塘望族许氏,受家中长辈熏陶,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清史。高阳将清人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烂熟于心,能将清代的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世态,巧妙地融合到历史小说情节之中,完整地呈现一个真实的清代社会。

  1962年,高阳在《联合报》上发表了他的首篇历史小说《李娃》,而后一鸣惊人,一发不可收拾。高阳一生著作约90 余部,读者遍及海内外华人,其中《胡雪岩全传》是确立高阳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地位的奠基之作。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


展开
内容介绍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一直被视为胡雪岩研究的至高经典,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

  作者高阳是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尤其注重历史考证。他在动笔写作《胡雪岩全传》前,会将小说大纲写在一张极大的宣纸上,再在纸上罗列相关史料、情节设置、写作思考,直到宣纸变黄变皱,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迹,方才动笔。因其小说注重历史考证,故事通俗精彩,高阳在历史小说界的地位等同于写武侠小说的金庸,二人共享“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美誉。

  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高阳得以真实还原清末商圣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成为大清首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在相继结交官场贵人后,胡雪岩背靠大树,开钱庄、操丝业、做当铺、倒军火,事业越做越大,但酿成悲剧的祸根也越埋越深……

  胡雪岩被卷入到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政治斗争中,危机悄然临近,胡雪岩却对此警惕不足;在生意上,新式缫丝技术的潮流不可遏抑,胡雪岩为了保护江南养蚕人家的生计,决定逆势而行,以一人之力对抗西方工业革命的大潮,悲壮的结局悄然注定。胡雪岩一手创下胡氏商业帝国,享尽世间荣华,同时种下隐患。

 

  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展开
精彩书评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华人小说界公认说法

 

高阳的成就当世无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华语小说家 张大春

 

高阳尤其擅长的是清史,在他所有的历史小说中,写清代的几乎篇篇精彩绝伦,与历史的真实面目贴近。

——《新京报》

 

历史小说至高阳,正如武侠小说至金庸,再不会有人逾越了。

——金庸江湖网 刘国重


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

——二月河

 

高阳的文风温和细腻,徐徐道来,有贵族气象。

——豆瓣阅读作者和菜头

 

我相信绝大部分做企业的人都看过《红顶商人胡雪岩》这套书,这书我看过两次。

——马云

 

1988年,29岁的冯仑拿到了一套香港版的胡雪岩。三年后,冯仑创建万通集团,这本书几乎就是他的商业指南。

——中国企业家网 推荐


展开
精彩书摘

  “小爷叔,”古应春顿了一下问道,“莫非上海的市面,你真的一点都不晓得?”

  “怎么?市面有好有坏,这也是常有的事。”

  古应春愣住了,好一会儿方始开口:“看起来你老人家真的不晓得。我现在说实话吧,来催讨欠款,催得最厉害的,就是老宓。”

  此言一出,胡雪岩脸上火辣辣地发烧,真像上海人所说的“吃耳光”一样,一时心里七上八下,竟开不得口了。

  原来古应春口中的“老宓”,就是他阜康钱庄的档手宓本常。“自己人催欠款催得这么厉害!岂有此理!”胡雪岩非常生气,但转念一想,连自己人的欠款都催得这么厉害,可见得阜康的境况也很窘。

  这一转念间,惊出一身汗,定一定神说道:“应春,你晓得的,这几年,阜康的事,我都交给老宓,难得问一问,照现在看,阜康的银根好像比哪一家都紧,你倒同我说一说,到底是怎么个情形?”

  “小爷叔,你从江宁来,莫非没有听左大人跟你谈上海的市面?”

  “怎么?上海市面,莫非——”

  “从来没有这么坏过。小爷叔,你晓得现在上海的现银有多少?”

  “有多少?”

  “这个。”古应春伸一指相示。

  “一千万?”

  “一百万。”

  胡雪岩大吃一惊,“真的?”他问。

  “你问老宓就晓得了。”

  胡雪岩仍旧有点不大相信,“市面这么坏,应该有人告诉左大人啊!”他说,“我在江宁,跟左大人谈起上海。他说因为法国兴兵,上海市面多少受点影响,不过不要紧。”

  “哼!”古应春冷笑一声,“现在做官的,哪个不是瞒上欺下,只会做喜鹊,不肯当乌鸦。”

  “走!”胡雪岩说,“我们一起到集贤里去。”

  ……

 

  于是重回客厅去密谈。胡雪岩此时最关心的是要还汇丰银行第一期的本银五十万两。陕甘总督衙门出的“印票”,不过是摆个样子,还款来源是各省交上海道衙门代收的协饷,数目如果不够,他可以代垫,但银根如此之紧,代垫恐有不能,需要及早筹划。

  “应春,”他问,“汇丰的款子,月底要交,你晓不晓得,邵小村那里已经收到多少了?”

  “前十来天我听说,已经收到半数了。这几天,总还有款子进来。差也不过差个十几万,不过,现在全上海的现银只有一百万,”古应春吸着气说,“这件事恐怕也是个麻烦。”

  胡雪岩的心一沉,“我的信用,伤不得一点点。应春,”他说,“只有半个月的工夫了。你有没有啥好主意?”

  “一时倒还没有。”古应春答说,“且等老宓来了再说。”

  宓本常一直到天黑才来。据他说,一接到通知,本来马上就要赶来,只为有几个大客户提存,调度费时,所以耽误了工夫。

  胡雪岩知道,所谓调度,无非先开出银票,问客户到何处提款,然后通知兑付的联号。譬如客户要提五万银子的存款,说要到江宁去提,便用最快的方法通知江宁的阜康。如果江宁“头寸”不足,再查何处有多余的“头寸”——上海阜康是总号,各联号存款进出的情形,都有账可查,查清楚了,透过同行的汇划,以有余补不足。

  不过这是近来的情形,早些日子说要提现银,还要照付,胡雪岩便查问那些现银都到哪里去了?

  “都分散到内地去了。”宓本常说,“不靠水路码头的联号,存款都增加了。不过照我计算,转到别处只占十之六七,还有十之三四,是摆在家里了。这些现银,要到市面平空了,才会派到市面上。”

  “喔,”胡雪岩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这十之三四的现银,也要想个法子,早点让它回到市面上。你开个单子给我,看哪几处地方,存款增加了。”

  “我说过了,只要不是水路上的大码头,存款都比以前多。”

  “那是怕中法一开仗,法国兵轮会到水路大码头。”胡雪岩问,“京里怎么样?”

  “加了很多,而且都是大数目。”宓本常说,“文中堂的三十万都提走了。不过,北京存了四十六万。”

  文中堂便是前年升了协办大学士的刑部尚书文煜,提三十万存四十六万,表示他对阜康的信心十足,胡雪岩自然深感安慰。

   “不管他了,总是他的来头。”胡雪岩又问,“上海几十家钱庄,现银只有一百万,大家是怎么应付的呢?”

  “全靠同心协力,在汇划上耍把戏。”

  ……

 

  “大先生,”宓本常神情严肃地说,“现在存丝总有六七千包,茧子更多,我看用不着这么多存货。”

  “你是说吃本太重?”

  “是啊。”宓本常说,“粗估一估差不多有三百万银子的本钱压在那里。不是因为这样子,古先生的十万银子,我也不好意思来讨。”

  “呃!”胡雪岩立即接口,“这十万银子转到我名下。”他紧接着又转脸对古应春说,“另外的,再想办法。好在你有地皮在那里,不过现金一时周转不开而已。”

  古应春满怀忧虑一扫而空,但自己虽不愁了,又为胡雪岩发愁,“小爷叔,”他说,“现在三家缫丝厂都缺货,你何妨放几千包茧子出去,新式机器,做丝快得很,一做出来,不愁外洋没有买主,那一来不就活络了?”

  “古先生这话一点不错。”宓本常也说,“今年‘洋庄’不大动,是外国人都在等,等机器做的丝,凭良心说,机器做的丝,比脚踏手摇土法子做的丝,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我也晓得。”胡雪岩用低沉的声音说,“不过,做人总要讲宗旨,更要讲信用,说一句算一句,我答应过的,不准新式缫丝厂来抢乡下养蚕做丝人家的饭碗,我就不能卖茧子给他们。现在我手里再紧一紧,这三家机器缫丝厂一倒,外国人没有想头了,自然会买我的丝,那时候价钱就由我开了。”

  古应春与宓本常,都认为他打的是如意算盘。不过,古应春是好朋友的身份,而宓本常是伙计,所以只有古应春还可以劝他。

  “小爷叔,如果那三家新式缫丝厂倒闭了,洋商当然只好仍旧买我们土法子做的丝,可是那三家厂不倒呢?”

  “不倒而没有货色,跟倒了有啥两样?”

  “还有一层,小爷叔要想到,茧子虽然烘干了,到底也还是摆不长的。一发黄就卖不起价钱了。”

  “这话是不错。不过,你说上海现银不到一百万,我就放茧子出去,也换不出现银。”

  “有英镑、有花旗票就可以了。”宓本常接口来的快,“譬如说,现在要还汇丰五十万,如果大先生有卖茧子的外国钱在汇丰,就可以折算给他,收进五十万现银,周转不就活络了?”

  胡雪岩沉吟了好一会儿说:“为了维持我的信用,只好抛茧子,这话我说得响的。明天我去看邵小村,看看这五十万两银子,到底收得齐收不齐?如果银数不够,决定照你们的办法,卖茧子来拿它补足。不然,我另有主意。”

  “小爷叔,你是啥主意?”

  胡雪岩笑笑。“天机不可泄露。”他说,“是蛮狠的一着。”

  ……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 记

第一章 出将入相

第二章 深宫疑云

第三章 元宝街

第四章 美人计

第五章 螺蛳太太

第六章 曲折情关

第七章 帮夫运

第八章 寿域宏开

第九章 千丝万缕

第十章 力争上游

第十一章 移花接木

第十二章 萧瑟洋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