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变历史的女人 第3卷(宋辽金元篇、明清篇)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8167688
  • 作      者:
    文茜,王红宇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文茜,曾任某女性杂志主编,现专职写作。有十多部书出版,其中小说有《婚姻处方》《苏

麻喇姑》《生死太平轮》《青词宰相》《双面宰相》《摄政宰相》《元白》等,其中《苏

麻喇姑》改编成电视剧《苏茉儿传奇》。

王红宇,历史爱好者、自由撰稿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系列历史女性人物传记第3卷(宋辽金元篇、明清篇)。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取决于这个国家女性受教育程度和人格素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来都未缺少过女性的身影。在这其中,有些女性推动了社会进步,有些迟滞阻碍了历史进步。总之,她们都成为了改变历史的女人。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虽历经千百年沧桑,那些推动人类文明和历史进程的女性人物,她们的功绩和事迹穿越时空,越发地熠熠生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品、清醒剂。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改变历史的女人》系列历史女性人物小传,按历史朝代发展进程划分为:先秦篇、秦汉篇;三国两晋南北朝篇、隋唐篇;宋元篇、明清篇,全3册。

本书为新时代女性读者提升素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范本。

本书主题鲜明、语言通俗流畅、篇章布局合理、叙述遵循史实、人物描写生动、情节设计紧凑,按朝代顺序选取了宋辽金元、明清时期共20位女性:如“仁宗盛治”贤后刘娥、“影子皇帝”高滔滔、为赵宋王朝“续命”的孟氏、引南宋走上不归路的李凤娘、致权臣当道国势衰微的杨桂枝、助朱元璋创大明的大脚马皇后、书写清朝廷女性强权的孝庄、统治清朝四十八年的老佛爷慈禧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唐朝晚期,宦官当道,军事的乏力,致使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其中最大的割据势力是以河南为中心的朱温势力。公元 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公元 904年,朱温先逼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后又将唐昭宗李晔杀死,最后又立唐昭宗李晔的儿子李柷为傀儡皇帝(唐哀帝)作为过度。

公元 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给他,建立后梁。自此,除后梁外,定都中原的还有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而中原之外,又有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 959年,后周皇帝柴荣去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军政大权落到了开封府马直军使赵匡胤手里。赵匡胤趁机将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身边。

公元 960年,后周听说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派赵匡胤率兵北伐,赵匡胤借机称兵少将寡,无法出战。后周宰相范质不得已,给了赵匡胤调动全国兵马的最高军权——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率大军走到陈桥驿(河南封丘陈桥镇)时,发动兵变。赵匡胤和他的亲信,故意在军中散布当今皇帝年幼,不能亲征,我们为国卖命,谁知道呢?不如拥立赵匡胤,再去北伐。士兵们听了这个传言,觉得确实如此。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匡胤的亲信赵普见时机到了,急忙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倒的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假装醒来,为难地说,你们为了你们的富贵,立为我天子,能从我命即可,不然我也不愿意做这个天子。赵光义及赵普和其他拥立者,全都表示会“唯命是听”。赵匡胤随即宣布回开封,而开封城,早有赵匡胤的兄弟——禁军将领开门接应。之后,赵匡胤逼小皇帝禅位于他,兵不血刃取得了政权。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时,藩镇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于是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

赵宋王朝就此开始。

公元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弟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宋太宗年间,刘娥能遇到韩王赵恒,是因很小的时候,她就嫁给了一个走街串巷的银匠。银匠名叫龚美,而赵恒那时候叫赵元休。刘娥之所以能遇到韩王赵恒,又是因为她跟随丈夫龚美,去京

城汴梁谋生时,因为生计出现了问题,龚美想要卖掉她。

刘娥出生于公元 969年的成都华阳,刘娥的命很苦,出生不久,在她还在襁褓中时,她的父母亲就先后去世了。最后,是刘娥母亲庞氏的娘家人将她带回去抚养。

庞氏的娘家也不富裕,寄人篱下的刘娥,也就一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不过,虽然生活艰难,但随着刘娥的长大,刘娥长得明眸皓齿,杏脸桃腮,很是标致。

刘娥十一二岁时,银匠龚美见她长得楚楚动人,很是喜欢,就去抚养她的人家提亲。银匠提亲用的就是银首饰,抚养她的人家,本来就觉得刘娥是个累赘,也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于是,既无兄弟姐妹,也无父母的刘娥,就开始跟着龚美走街串巷。

银匠龚美想去京都汴梁,但盘缠不够,刘娥就说,他们可以一边走,一边卖唱。刘娥并不会唱歌,她只是跟着龚美走街串巷时,看到了那些卖唱,便觉得自己也可以。

刘娥很聪明,嗓音也好,只要听别人唱几遍,自己就能学会。

刘娥人漂亮,嗓音甜美,唱起歌来有模有样,很受人欢迎。

刘娥很好学,一路上,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盘缠,她还跟着其他一些卖唱的,学起了击鼗。

刘娥似乎在这些方面很有天赋,很快就学会了。于是,他们走一处唱一处,唱一处击鼗一处。靠着刘娥一路上赚来的盘缠,刘娥和丈夫龚美,不知不觉就到了汴梁。

汴梁的繁华和热闹让刘娥和龚美很是兴奋。京都富人多,龚美的手艺又出众,想着就靠龚美一个人,也能撑起一个家。于是,刘娥不再卖唱,专心做起了贤妻。

然而,虽然在汴梁,龚美能接到不少生意,但汴梁毕竟是都城,各项开支也大,因而生活还是捉襟见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