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珍珠玛瑙(精)/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文学共同体书系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82760
  • 作      者:
    作者:阿拉提·阿斯木|责编:焦亚坤|总主编:何平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文化与语言的“越境”旅行,中国当代多民族作家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
“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作为中国当代多民族作家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收入了阿云嘎、莫·哈斯巴根、艾克拜尔·米吉提、阿拉提·阿斯木、扎西达娃、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吉狄马加、次仁罗布、万玛才旦等小说家和诗人各自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他们不仅是各自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反映了多民族文学的杰出成就,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亦不可忽视。
文学精神在边疆,这些作家作为双语写作的实践者,从母语转向汉语写作,其文化与语言的“越境”旅行,促成写作者的体验和反思,使作品具有特殊精神创造、文化表达和审美呈现。
2.融通双语写作,开掘全新文学路径
作为维吾尔族双语作家,阿拉提·阿斯木从容穿越于两种文化,自觉运用双语写作,汉语创作融通维吾尔语通俗幽默的表现形式,“一种文化、语言甚至思维杂糅之后的奇异,在阿拉提的小说中恣肆,也为他独特的汉语小说世界平添了多元融合的文化底色与精神基调”。阿拉提的汉语散发出混合着孜然的浓烈异香,野性激荡,深情幽默,有了沉思和忏悔,多了讽刺和同情,对精神世界的追问不依不饶起来。
3.灵性哲思,寓言现实,以现代意味重塑民族传统精神旨归
寓言故事神话,拟人通感夸张,阿拉提·阿斯木以其极富现代意味的写作风格标举于当代文坛。灵性哲思的语言方式,通感聚焦的叙事手段,意识流与蒙太奇的写作手法,走在了多民族作家前面。阿拉提借助现代意味的手段重塑民族传统精神,“通过在小说创作中嵌入民族传统源代码,如婚丧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民情礼仪等等,来引起‘疗救者’们的关注与重视”。
展开
作者简介
阿拉提·阿斯木,维吾尔族作家。1958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德艺双馨奖”获得者。1985年获“萌芽”文学创作奖,1986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二等奖,1990年获“新疆新时期文学奖”,2004年获“天山文艺奖”,有散文入选高中教材,2016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奖。主要作品有《时间悄悄的嘴脸》《时间的孩子们》《时间的玫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维吾尔族双语作家,阿拉提·阿斯木以其特质鲜明、极富现代意味的写作风格标举于当代文坛。
本书精选阿拉提·阿斯木两部各具风韵的中篇小说代表《珍珠玛瑙》和《马力克奶茶》,从“纵欲—寻找—点拨—重生—回归”的叙事结构中彰显写作意图。前者以“金子不是正道的秤砣,人心才是大地恒久的天平”为恒常伦理正名:新娶不久的父亲意外身亡,儿子们在金子和人心面前犹疑良久,难觅精神归处。后者以“一个男人看不见的嘴脸,才是他真正的敌人”为写作原点:饱经赞誉、备受拥戴的前市长过世未久,家人却收到来自陌生女人的银行卡与地契,顿时谜点丛生,马力克的斑斓一生重浮水面,铺展在世人眼前。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多民族文学在继承与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写作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景象,为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写作提供了一种重要范式。

——评论家,何平

他是维吾尔族作家,却把汉语应用得精妙传神、别有韵味,他优雅地行走在双语写作的空间,用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新疆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作家,唐浩明

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说令人感受到,新疆的文学在中国文学中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有自己的风格,有与众不同的气势。新疆维吾尔族文学中有很多色彩,是汉族作家作品中没有的。

——作家、诗人,赵丽宏


展开
精彩书摘

珍珠玛瑙

 

在这个热闹的夏天,三十岁的老姑娘莎尼雅,最终嫁给了五十五岁的马赫穆提。婚宴在卡斯木满杯的景点举行,是摇篮苹果园。当年,卡斯木满杯的朋友问他,说,你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不怪吗?卡斯木满杯说,我这个苹果园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不是摇篮是什么?朋友说,你以为所有的人都是和你一样的酒辣辣吗?卡斯木满杯说,不喜欢热闹的人,上我这里跑骚吗?

卡斯木满杯的这个景点最早是村里的苹果园。品种是苏联人的二秋子,果子青白,味甘甜,照上阳光的部分粉红,像是涂在上面的色彩,远看像梵高的油画,极美。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储存这种苹果,用来在冬季调理脾胃。

三十年前,卡斯木满杯的父亲穆萨江承包了这个果园。前十年主要是卖苹果,后来旅游业兴起来了,穆萨江就把果园交给儿子经营了。卡斯木满杯抓住机会,请了几个名厨师,开始搞餐饮了。主要的原因是苹果没有市场了,水果的种类多了。像以前新疆市场看不到的香蕉,橘子,菠萝,金橘,黄元帅、红元帅苹果,把传统的二秋子苹果挤出了市场。

在卡斯木满杯的系列食谱里,最出名的是馕坑贴肉和把子面。馕坑贴肉是他的一个发明,以前没有这种做法,有烤全羊。馕坑贴肉最大的诱惑是煳香,贴在坑面的肉,出坑后微煳,一杯酒后你咬一口这肉,那味道是荡秋千的感觉。这二十多年以来,城里已经看不到把子面了,这种吃法是当年大锅饭时代和困难时期的亮丽存在,形式和牛肉拉面是一样的。但是现在这种面已经没有市场了。现在的面做得精了,面团抹上油沉醒,一个多小时后搓拉拉搓,细硬筋道的面下锅,捞出来拌上菜,再来点鲜红的辣椒酱点缀,那味道又是黎明前的滋味:神志里是似梦非梦的甜酸游。卡斯木满杯众多的回头客,就是冲着他的这两道菜来的。

“摇篮苹果园”五个大铜字是旅游局的艾克拉姆帮他定制的,白杨树下的景点大门,大而讲究,是当下一流的铁艺,立在那里,像一件艺术品,愉悦客人的视觉。艾克拉姆说,满杯,我告诉你,你的那个肉好这个肉好,虽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门面,大门是脸面,脸好了,客人才来。卡斯木满杯说,噢,是这样,我认为肉好才行。艾克拉姆说,满杯,你能天天把你的肉挂在门栏上吗?现在的人不吃南瓜,享受南瓜棚的荫凉。

参加婚礼的客人们开始出现在景点大门下了。有的愉快地大步朝景点里走,脸上的笑容和路边果树上的苹果一样灿烂,有的留在大门下,神秘地转动眼珠说悄悄话。她们的眼睛对视在一起,摇头,诅咒这对老新人三十岁和五十五岁之间的那个不要脸的二十五岁。微风吹来了苹果的香味和景点河边菖蒲的苦香味,飘洒在那些阴沉的脸上,宽慰她们愤怒的眼睛。 

一百多亩的景点,风景地势最好的地方是河岸北面的高坡,能接待三百多人的露天宴会厅,就在这个能放眼欣赏河景的地方。南面是河水,其他地方都是五十多年前的苹果树,虽然二秋子苹果已经没了当年的名望,但高大茂密的枝叶,坚强自信地诉说着当年的威风和风光。河岸是五排百年多的白杨树,像世纪前骄傲的贵族,傲立在爱河的上空,欣赏飞鱼的舞姿。那些巨大的青黄鱼跃出水面,享受人间的空气,感受光的抚摸,呼吸百草的问候。

漂亮的衣服们开始入座了。都是自由组合。肉和肉,汤和汤,骨头和骨头们都分别黏合在一起了。有的宾客是带着眼睛来的,他们一组;有的自己没有来,心来了,他们又是一组;有的戴着眼镜来了,有的没有带鼻子,在看不见的肠胃里,他们诅咒今天的味道。坐在角落里的那些客人,眼睛鼻子心脏肝脏肠胃眼皮子额头笑脸都带来了。坐在显要地方的客人们,在伦理和现实,哲学和生活等宏大命题的折磨里磨炼智慧的时候,穿便宜衣服的人们,他们在最靠边的桌子上,愉快地用点心。一位中年妇女说,嫁给老汉怎么了?这是莎尼雅额头上的命,生活就是依靠,马赫穆提的朋友我都知道,都是靠卖嘴皮子吃饭的人,说什么娶比自己年龄小的女人,男人死得快。男人不死,女人不死,有什么意思?这人间的房子够用吗?过日子嘛,有感觉就行,咬人家的年龄有什么意思?人间的游戏就是生和死,过程是我们的野心,终点是我们的命。

宴会厅的主桌是一个很大的长形桌,面对面可以坐五十多人。吃的东西很多,看的东西只有一样:玫瑰花。维吾尔人,世世代代,都坚定地、固执地喜欢玫瑰花,歌唱玫瑰花,这种花儿是一种万能的象征,象征爱情、友谊、愿望,是一种温馨暖眼的花儿,是花儿之王。远看,桌上的点心像鲜花,鲜花又像点心,特别打制的喜馕,在馕面红花的衬托下,像一个个艺术品,喜悦人心。石榴花图案的刺绣餐布,衬托质朴的二秋子苹果,在香蕉和橘子中间,散发着自信的光亮。主桌中央是一张巨大的木卡姆油画的复制品,装镶在幕墙上,衬托整个宴会厅的美丽。那些深沉、似醉、忘我地演唱的民间歌手和乐人,在灵魂里衔接祖辈几千年的绝唱,那神态神情和姿势,像天外来人,向人间馈赠人类最早的曙光。主桌周围的桌子上,已经坐满了许多高级的西服和项链,伪高贵的少妇们,严肃地坐在那里,偶尔眼角里扫视一下邻桌的一件昂贵的花裙,用自己脖子上的祖传玛瑙压对方的傲气。早早地在角落里占好了座位的老实客人们,像过节的儿童似的注视主桌的方向,寻觅新郎和新娘。

 


展开
目录
珍珠玛瑙 ...... 1
马力克奶茶 ...... 13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