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仪凤之门(叶兆言长篇力作!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86327
  • 作      者:
    叶兆言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叶兆言暌违四年长篇小说新作;

2.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展开
内容介绍

叶兆言史诗长篇力作!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的砥砺与沧桑。

   一部草莽英雄的心灵史,一部南京城的近现代史

 

     没法跟别人细说《仪凤之门》写了什么,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这个。很厚的一本书,当然会有很多意思,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掏心窝的话,也有一些不要紧的赘言和描写。非要做广告的话,只能说这本书写到了女人如何给男人力量,写到了爱和不爱如何转换,革命如何发生,财富如何创造,理想如何破灭,历史怎么被改写。当然,究竟怎么回事,最后也还是要看了小说,才能跟大家解释清楚。                                               ——叶兆言

 

《仪凤之门》是著名作家叶兆言长篇小说力作。

仪凤门是南京的北大门,也就是城市后门。出了仪凤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

这个城门。如果打了胜仗,附近老百姓便会聚集在这儿,欢迎凯旋将士。

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从仪凤门为圆点发散开去,将南京城大革命前夜的历史、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融

汇于以杨逵等男主角为首的人生命运浮沉之中,间杂南京城尤其是下关地区的地理、人文、社会发展

等细微城市脉络,是一部草莽英雄成长奋斗的心灵史,也是南京城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

小小的仪凤门,见证一个民族在历史巨流河中的砥砺与风霜,见证一座城与城中人的创伤与坚韧。


展开
精彩书摘

起义时,彭锦棠与张海涛负责打开敌军封锁的仪凤门。攻打老虎山炮台的计划被取消了,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到时候只需要打开城北的仪凤门,迎接新军入城就行。新军第九镇的主攻方向,将是南京城南的雨花台炮台,届时也会派一支部队绕到城北的下关,从仪凤门进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可惜这只是纸面上的计划,由于约定时间的差错,行动还未开始,失败已不可避免。7 日晚上到了时间,彭锦棠带领他的人,主要是水师学堂的学生,从城里向仪凤门发动正面攻击,张海涛则率领巡警老李,还有杨逵和冯亦雄,还有另外三名同伴,一共是七个人,从城外翻越城墙,趁黑埋伏在山坡上。仪凤门两侧都是高坡,战斗一旦打响,他们立刻登上城墙,居高临下,沿着城墙往下冲,占领仪凤门城楼。
    这个计划有太多漏洞,彭锦棠与他的学生,没有任何实际作战经验。正面进攻本来就不太可取,更何况计划要来的第九镇新军根本不会来。彭锦棠他们磨刀擦枪,箭在弦上,子弹已经上膛,按分按秒地在等待,第九镇的官兵们还蒙在鼓里,还在呼呼大睡。7日晚上三点,一直在等信号的彭锦棠,似乎听到了一声炮声,毫不犹豫地立刻按计划发动,呼喊着向仪凤门冲去。为什么要呼喊,因为这样既可以为自己壮胆,也能在气势上吓唬敌军。如此一呼喊,吓唬的作用起到了,同时也惊醒了正在睡觉的敌军。短兵相接,密集的枪声响起来。彭锦棠他们眼看快到城门口,可只差那么几步,就是到达不了。
    好在这时候,张海涛率领的几个人,悄悄地接近了城楼。他们手中的武器,主要就是雷管,先往城楼上扔,占领城楼以后,再接着往城楼下乱扔。从上往下,扔起来十分顺手。火光四起,混乱中,杀伤力并不是很大的雷管,效果却出人意外地好,非常有效。
    首先是动静大,声音巨响,极易给人造成震慑。虽然只有七个人,城楼很快被拿下。城楼上,张海涛他们得手了,城楼下正在攻击城门的彭锦棠等,也得到了鼓舞,本来已被阻拦住了,又一次发动攻击,这次攻击一鼓作气,终于冲进了仪凤门的门洞。水师学堂的一名学生,非常兴奋地打开了仪凤门。
   仪凤门被打开了,大家作战如此英勇,一来是攻其不备,敌军还在睡梦中;二来也是觉得自己在接应,只要把仪凤门城门按计划打开,起义的新军就会呐喊着冲进城来。没想到城门打开,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黑乎乎的一片。倒是城里还有些动静,不时会有枪声响起。显然,城里的暴动也开始了,在不同的地方,革命党人正按照预定方案,分别发起进攻。几乎也是同样原因,高估了自己的力量,轻视了守城敌军的反抗能力,最关键的是没外援,弹药不足,结果无一例外的都是惨败。
    以进香河老虎桥模范监狱的暴动为例,杨逵还为那边的朱同志送过一箱雷管,7 日晚上,朱同志和他的战友按计划把牢门打开,把预备好的夜饭端出来,先让大家吃饱,给愿意参加的犯人,每人发了几根雷管。半夜三点钟听到枪声,便高喊着“冲呀,冲呀”,冲上了大街。上了大街,才发现除了自己在喊,在狂奔,根本就没有别人响应。这支队伍很快失去了方向,领头的朱同志预感到情况不妙,失败不可避免,又不得不带着队伍,朝小营方向继续冲过去,那里是清军的司令部。结果还没到达小营,队伍已经散了,临时组织起来的犯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逃之夭夭,消失在了黑暗中。剩下几位坚定不移的革命党人,继续往前冲,在离小营还有几十米的地方,被飞过来的子弹击中,全都英勇地牺牲。
    仪凤门这边情况也类似,几乎是差不多的结局。仪凤门打开了,守卫城门的士兵被打跑了,可是敌方的援军,正源源不断赶过来。敌方援军正在从城里赶过来增援,更加糟糕的是,应该在城外出现的起义新军,没有及时到来;突然出现在城外,并且高举着火把,向仪凤门冲过来的一支部队,竟然是敌方江南提督张勋的江防军。
       
    形势突然之间,变得十分险恶。彭锦棠和张海涛最初都以为是城外的新军到了,正准备欢庆胜利,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张勋的江防军。江防军举着火把,仗着人多势众,恶狼一样地扑了过来。
    这时候,江防军的突然出现,彭锦棠和张海涛带领的人马,立刻处于前后夹击之中。尤其是被困在门洞里的彭锦棠他们,进退两难,除了坐以待毙,举手投降,没有任何生还机会。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局面,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会这样,为什么。也来不及多想了,彭锦棠他们只能是出于本能地两头都兼顾,面对一拥而上的敌军,往这边胡乱打上几枪,往那边随便打上几枪,最后对着城里飞奔而去,直到自己子弹打完,直到被飞来的子弹击中。
    张海涛和杨逵他们在城楼上,情形相对好一些,毕竟是居高临下,进还可攻,退还可守,还可以往两侧的山坡上逃。战斗打响之前,张海涛嘱咐杨逵,到时候只要有机会,要想办法捡上两支枪,有了枪会更好一些,这家伙比雷管更管用,更能保护自己。突然出现的江防军让一切假设都变得不可能,除了手中的雷管,杨逵他们手上连根棍子都没有。寡不敌众,彭锦棠中弹倒下了,挣扎着又爬起来,再次被击倒。他身边的战友全都倒下了,全都牺牲了。如果不是老李一把拉住,杀红了眼的张海涛,差一点就要从马道上冲下去。
    在仪凤门的内侧,有一条可以让骑兵登上城楼的坡道,情急之下,张海涛不顾一切地想沿坡道冲下去,准备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准备与战友一起牺牲。老李死死地拉住了他,不让张海涛往下冲。城楼下面的江防军来势汹汹,他们也不知道城楼上还有多少革命党人,想沿着坡道往上冲,对方用雷管封路,从上面往下扔很容易,一炸一个准,炸得他们人仰马翻。天又那么黑,因此江防军也不急着进攻,准备等天大亮了,再收拾城楼上的革命党人。此时在城楼上的张海涛他们处境非常尴尬,下面真是一片安静了,反倒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局势明摆着,起义已遭遇挫折,已经失败,如果现在不撤退,真等到天亮,那就谁也别想再跑了。
    只能是主动撤退,好在杨逵他们对这一带地形熟悉,天虽然黑,仍然还能找到逃跑的小路。张海涛的心情很沉重,他亲眼目睹彭锦棠的牺牲,革命自然会有牺牲,可是眼看着彭锦棠被无数发子弹击中,眼看着敌人冲上前去,肆无忌惮地糟蹋着战友的尸体,张海涛感到了无限悲痛。天太黑了,如果不是杨逵带路,张海涛根本不可能逃脱。城北这一段城墙,因为是南京的北大门,军事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相对还比较完整,不是经常在城墙上玩过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找到能从上面下去的豁口。
    黑暗中的行走很不容易,张海涛一不小心,便崴了左脚,忍着剧痛,在大家搀扶下,好不容易下到城墙外。城墙从里侧下去容易,外侧下去难度很大。真到了城墙底部,天都亮了。现在又应该去哪儿呢,回三仁货栈似乎不太安全,随着革命形势高涨,周围邻居都知道那里是革命党人的据点,冒冒失失回去,很可能会被抓。
  

展开
目录

楔子    1
上部
第一章    7
第二章    40
第三章    74
第四章    111
第五章    145
下部
第六章    181
第七章    212
第八章    245
第九章     284
第十章     326
第十一章    381
尾声       40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