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江六甲话研究/当代语言学丛书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268650
  • 作      者:
    作者:艾兰|责编:王明智
  • 出 版 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三江六甲话”,指通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程村乡、斗江镇、周坪乡、老堡乡、丹洲镇一带的一种汉语方言。三江县本地群众把最早定居在县内的汉人称为“六甲人”。他们与县内其他汉族人在语言和生活礼俗上都不相同,自称为“客人”,人口约3万。这些人都讲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当地称之为“六甲话”。本书试图通过对三江六甲话的梳理,从而对其进行共时的描写和历时的分析,进而弄清其真实面貌,以起到一定的补白作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三江六甲话的分布及分布地区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及语言概况
1.1 三江六甲话概说
1.2 六甲话分布
1.3 六甲人族源
1.4 历史沿革
1.5 地理人口
1.6 使用语言
1.7 音标符号
1.7.1 辅音
1.7.2 元音
1.7.3 声调符号
第二章 语音
2.1 三江六甲话的声韵调
2.1.1 三江六甲话的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特殊符号))
2.1.2 三江六甲话的韵母(77个,包括自成音节的□(特殊符号))
2.1.3 三江六甲话的声调(共有10个,不包括轻声)
2.2 三江六甲话的语音特点
2.2.1 三江六甲话的声母特点
2.2.2 三江六甲话的韵母特点
2.2.3 三江六甲话的声调特点
2.3 三江六甲话的连读调和变调
2.4 三江六甲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2.4.1 声韵配合关系
2.4.2 声韵调配合关系
2.5 历史音韵
2.5.1 三江六甲话今声母、韵母、声调与古声母、韵母、声调的对应关系
2.5.2 古音与今三江六甲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
2.6 三江六甲话同音字汇
第三章 词汇
3.1 三江六甲话的词汇特点
3.1.1 保存古语古义
3.1.2 单音词指代双音词
3.1.3 省略“子”尾
3.1.4 复合词不同于普通话
3.1.5 词同义不同
3.1.6 特殊方言词
3.2 分类词表
3.2.1 名词
3.2.2 动词
3.2.3 形容词
3.2.4 数词
3.2.5 量词
3.2.6 代词
3.2.7 副词
3.2.8 连词
3.2.9 介词
第四章 语法
4.1 三江六甲话词法
4.1.1 实词的用法
4.1.2 虚词的用法
4.2 三江六甲话句法
4.2.1 语序
4.2.2 几种特殊句式
4.3 语法例句
第五章 历史层次
5.0 引言
5.1 声母
5.1.1 微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2 日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3 溪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4 喻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5 疑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6 晓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1.7 匣母的层次及其演变
5.2 韵母
5.2.1 果摄的层次及其演变
5.2.2 遇摄的层次及其演变
5.2.3 流摄的层次及其演变
5.3 词汇
5.3.1 六甲话词汇的固有层
5.3.2 借自侗语层
5.3.3 借自普通话层
5.3.4 小结
第六章 三江六甲话语料
6.1 民间传说
6.2 三江六甲歌
6.2.1 三江民歌
6.2.2 六甲调
6.2.3 三江民歌《十八姣娥》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