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母亲意味着慰藉和安全感。
“过去我有一个家,但是自母亲走后,我仅仅是住在一栋房子里而已。”
“过早失去母亲是令人迅速成熟的一种体验,迫使一个人在认知和行为的层次上比同龄人成熟得更早。”
“我要弄明白,为什么13年过去了,我仍然需要一个答案。10年前我还确信自己已经不再为母亲的逝去而悲伤,但事实是,我的哀恸刚刚开始……”
母亲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无论什么年龄,母爱的失去都是儿女心灵深处难以止息的伤痛。女儿唯有拥抱悲伤、接受伤痛,继续成长;如果母亲事先了解身后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就有机会用自己的大智慧让爱在身后延续……
本书1994年第一次出版,2014年更新为20周年纪念版。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失去
第1章 悲伤的季节
悲痛需要时间 / 2
无论你是否准备好,悲伤来了 / 8
感知还是不去感知 / 13
悼念虐待子女的母亲 / 21
卷土重来 / 24
解除的骗局 / 27
第2章 改变的次数
女儿人生的发展阶段 / 30
早年失去母亲(6岁或是更小的时候) / 36
童年晚期(6~12岁) / 42
青春期(十几岁的时候) / 48
青年时期(二十几岁的时候) / 60
成年以后的人 / 65
第3章 因与果
无路可走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 69
长期患病 / 75
突然死亡 / 83
被抛弃 / 93
第4章 失去之后
学会如何继续人生 /101
预测未来:负面推断 / 106
失去第二位亲人 / 109
第二部分改 变
第5章 父亲的小女孩
父女关系 /118
4种父亲 / 127
父亲的其他女人 / 139
乱伦禁忌 / 143
怨恨之外与过去的责备 / 145
第6章 兄妹或姐弟之间,姐妹之间
兄弟姐妹的联系(以及不再联系) / 149
迷你母亲及其速成孩子 / 158
出生顺序 / 166
你的现实还是我的现实 / 170
第7章 寻找爱
亲密关系 / 175
焦虑矛盾的女孩 / 179
躲避他人的女孩 / 183
有安全感的女孩 / 186
同性之爱 / 188
爱的替代品 / 190
第8章 当一个女人需要另一个女人
性别问题 /195
第三部分成 长
第9章 她是谁,我是谁
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 216
第10章 凡人必死的教训
生命、死亡、病痛、健康 / 237
第11章 当女儿成为母亲
生命的延续 / 260
既恐惧又憧憬 / 263
安妮:超越母亲 / 269
怀孕,生子 / 272
艾丽斯:将母性延续 / 276
养育孩子 / 278
另一个神奇数字 / 281
埃玛:打破锁链 / 286
第12章 凤凰涅槃
创造力、成就和成功 / 289
失去母亲的女性成功的根源 / 294
渴望永生 / 302
尾 声 / 310
20周年后记 / 316
附录A / 321
附录B / 329
参考文献
注释
母亲的去世,尤其是在一个人年幼时,是巨大的伤痛。作者基于大量事实采访和自己的经历,辅之以心理学关于哀伤的研究,指出母亲的去世影响着女儿一生的人格发展。作者成功地开启了很多人的心扉,帮助很多女性朋友面对她们心灵的伤痛。
——《出版者周刊》
本书深刻洞察了失去母爱的女儿们为何终其一生感到失落。
——《图书馆》杂志
对曾被忽视的伤痛进行疗愈是那么深刻感人,而又有价值。这使我们在震撼中认识到母爱的缺失所遗留的问题。
——《纽约时报》
也许很多女性会觉得,虽然本书使她们忆起了伤痛,但是有书中众多相似经历之人的陪伴会让人更为安心。她们终究会意识到,母亲的离去会带来复杂的情感和终生的影响,对此她们需勇敢面对。
——《科克斯评论》
本书写得真好!
——《今日美国》
本书充满了真实生活的故事,作者真是一位专家!
——《洛杉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