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译注》:
此章是《老子》一篇之总纲,如释德清云:“老氏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余言所敷演者,唯此一章而已。”此章在《老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章通篇都是对“道”的描述与赞叹,而“道”在《老子》一书中有多重含义,读《老子》书者不可不辨。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道理或治理之术,又有讲述言说等之意,此为普通含义,不论。西周春秋的道是指与某一目标相关的行事原则的总和,《老子》中的道在概念的框架上与之保持一致。但在具体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原则的内容与传统迥然不同。《老子》的目标是指天下混然为一,无所分析,与周人所设定的“天下文明”的目标正相反。实现天下混然的行事原则的总和就是道。此外,道还具有终极性质的本根的意味。这个含义在《老子》之前没有,是《老子》独创的。《老子》的道表现在具体用词上,目标,原则,本根三方面都可以用道称。如“大道废”,“道之在天下”,“道殷无名”等都是称目标或目标实现为道。如“明道若昧”,“保此道者不欲盈”,“弱者道之动”以昧、不盈、弱为合于道的行为原则。如“道生之”,“大道泛兮”,“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等都是有本根意味。合而泛言之者也以道称,如“上士闻道”,“坐进此道”,“道之出口”等。道又有与其他词结合起来使用的情况。道的实现与否可以称为有道或无道,如“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行事违背原则称为“不道”或“非道”,如“不道早已”,“是谓盗竽,非道也哉”。对道的践行称为“为道”,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明于道的称为有道者,如“有道者不处”。《老子》的道一词比较宽泛,各章具体含义,随文而异,需具体考察。
名,是《老子》中一个重要概念,王弼对之有精辟的解释。本章王弼注云:“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二十五章注云:“夫名以定形。”王弼《老子指略》云:“名号生乎形状。”合三处可知,王弼认为名与形有着密切关系。名是对有形事物的指称。王弼所谓形或形状,不是今天具有一定形体之意,而是指分化(详见五十一章)。有所分,则有形。王弼举了一个具体例子,温凉寒热是由不温不凉分化而来,温凉没有具体形体,但有所分,故而称为形。以此类推,其他如阴阳之类,皆可谓有形。有形则可名,道是混然未分者,无形故不可名。
“道可道”,前一“道”字,泛指当时凡俗所谓治道。“可道”,谓可称言。“常道”则是特指《老子》所主张的道。“名可名”,前一“名”字是指有形者所具有之名称。“可名”是动词,可以称名之意。“常名”其实还是指“常道”。《老子》盖从世俗以名称其所指的角度而言,以“常名”称“常道”。可称言之道、名,如王弼所云是“指事造形”,有形则可变,温可变为凉,故而说非常道、非常名。《老子》的潜台词非常明晰,他所主张的道则是恒常不变的,这是相对于其他所谓道者的一大区别。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自宋以来有两种断句方式,一以“无名”断句,如严遵、河上公、王弼等。一以“无”断句,如王安石、高亨、陈鼓应等。两说当以前说为是。自《老子》《老子译注》而言,以“无名”断句,如“道常无名”、“始制有名”、“镇之以无名之朴”。自他书而言,《文子’道原篇》云:“有名产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史记·日者列传》:“此老子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如上举王弼等汉魏旧注皆以无名、有名断句,亦可为佐证。
自其含义而言也应当是无名、有名断句。王弼注云:“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其言“无名之时”、“有名之时”十分准确,无名、有名是两个阶段的名称。名与形相关,“未形”即初始之混一尚未分化,形尚未有,附形而来的名自然也没有,故言“无名”。及混一破,形有所分,万物以成,因形而有名,故言“有名”。
……
展开